書本上畫了很多線,回頭看等于沒畫出任何重點。
不是所有的觸動都是有效的。就像你曾經看過很多好文章,當時被觸動得一塌糊涂,還把它們放進了收藏夾,但一段時間之后,你就再也記不起來了。如果讓你在一本書上畫出令自己觸動的地方,紙頁上可能會有很多橫線,但顯然這些內容不能全部為你所用。觸動了卻用不了,這就好像在醫藥箱里備了創可貼,可真到劃破手指的時候卻又想不起來用,這和沒觸動又有什么區別呢?
可以使用費曼學習法閱讀重要的書籍。費曼學習法包括四個核心步驟。
第一步:選一個你想學習的概念;
第二步:設想面對十歲的孩子,你應該用什么語言解釋清楚這個概念,并讓孩子完全聽懂;
第三步:如果你無法解釋清楚,重新回頭把這個概念研究一遍,直到這個概念被流利地解釋出來;
第四步:繼續升華,用更簡潔的語言和類比等技巧來完美闡釋概念。
費曼學習法的精髓就是教授他人本身也是學習。
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解釋新知識,這會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對新知識做出反應。如果能用自己的語言把一個知識、一個道理、一件事情說清楚,讓外行人也能聽懂,那么這些知識、道理、事情十有八九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經常輸出的人往往成長得很快,因為他們總是不斷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連接。當時很受觸動,但需要用的時候完全想不起來的知識,就是“偽觸動”。說明它們離我們的真實需求很遠,所以放棄也罷。
如果你在讀書、寫作、交談的時候想到了一個觀點,哪怕你記不清具體的內容,只有一條微弱的線索,你也要極端重視這些內容,因為那些能在需要的時候被提取的知識,是與你真正產生觸動的知識,你們之間寶貴的連接還在,所以要想辦法主動關聯和強化。很多人讀書的時候往往只關注自己是否理解了書中的內容,卻經常忽視頭腦中冒出的想法。其實這些想法是非常珍貴的,放過了它們,我們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最后就是一定要學以致用,在生活中能夠經常練習或使用這些知識,因為實踐是產生強關聯的終極方法。
學習不是為了知道,而是為了發生真實的改變,學以致用是絕對的學習真理。
當你運用那些知識踐行那些道理時,相關細節就會源源不斷地顯現在你的視野里。到那時,你不僅能成為認知上的強者,也會成為行動上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