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教育部副部長吳巖應港澳特區政府邀請,率團赴港澳宣講《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 (2024—2035 年)》。在港澳期間,吳巖闡釋了教育強國目標的任務,并與特區政府官員交流推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辦法。這一系列行動體現出人工智能教育在當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也顯示出各方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的決心。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的核心動力,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人才培養越發受重視。眾多高校積極響應,把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納入教育范圍。但是,在課程籌備時,教學內容如何進行合理編排、實驗實訓怎樣設計的讓學生清楚易懂、以及算力資源怎樣配備等問題,成了阻礙課程順利推進的難題。為此,和鯨科技憑借在教育科技領域積累的經驗,及時推出了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解決方案。
01
精品課程設計:新生AI啟蒙
和鯨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解決方案包含教學平臺、精品課程、實驗資源。其中,《人工智能導論:思維與應用》課程專為大一新生設計,旨在通過零代碼、低代碼多種實驗,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體驗與理解大模型、智能體等 AI 前沿技術。2月25日,和鯨人工智能通識解決方案發布會圓滿落幕,會上,課程主創團隊基于課程理念、架構與實驗展開,同與會教師一同交流通識教育及AI人才培養路徑。您前往去和鯨社區-課堂板塊/和鯨官網解決方案頁了解更多方案信息。
這門課程涵蓋人工智能歷史發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大語言模型等主要內容,避開復雜難懂的理論,關注實際應用與操作。
比如在講機器學習時,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直觀理解常見機器學習方法如何解決實際問題,像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商品銷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 AI 基礎概念。同時,課程設置 4 大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和應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也注重培養學生對 AI 技術的批判性思維與社會責任感。課程配備的完整教學材料,像教學大綱、PPT 課件等,也方便高校快速開展教學。
02
實訓賦能:搭建AI實踐橋梁
以前,學生常面臨 “不學寫代碼就難以實踐 AI” 的情況,而基于和鯨即開即用的 AI 通識課實訓平臺 ModelWhale,學生可以直接采用拖拉拽式模塊化編程組件,不用編寫復雜代碼,就能理解機器學習建模流程和模型迭代過程。
在數據處理方面,平臺可以全面輔助學生完成數據采集與標注的整個過程,從而讓學生深刻理解數據作為人工智能核心要素的運行機制。
此外,它支持集成流行模型編排工具,幫助學生掌握大模型與智能體組合運用,解決復雜問題。比如,學生能借助平臺,利用大模型和智能體為旅游公司制定個性化旅游規劃方案,提升實戰技能。平臺的自動化作業評估功能,也能快速評估機器學習模型結果,幫助學生優化模型。
03
場景適配:云端教學助力
在教學場景選擇上,和鯨充分考慮了各高校的實際需求。對于學生多的通識課程,尤其是實驗類課程,云端平臺優勢明顯。和鯨的云端平臺能承載大規模學生在線學習,已經助力某高校實現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全校 6000 多名學生云端學習。依靠 ModelWhale 教學實訓平臺和和鯨社區豐富資源,教師能在平臺上高效管理班級,進行學情監控、課件作業發布和計算資源分配等操作。
04
多學科領域的實踐探索
和鯨也持續深耕多學科領域,積極探索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創新實踐路徑。
(一)攜手南大,共啟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的浪潮中,南京大學積極探索綜合性的AI教育模式。計算機基礎教學部聯合和鯨科技、智譜華章科技,借助“101數智領航計劃”,構建“1+X+Y”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體系。從基礎理論到跨學科應用,和鯨社區豐富的實踐資源、智譜的大模型技術全方位融入,為學生打造了前沿且實用的學習路徑,全面提升學生的AI素養,為各學科領域輸送具備AI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二)醫學領域深耕,AI 驅動健康醫療教育變革
目前,和鯨與多家醫學院校的合作已取得顯著成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雙方共建健康醫療人工智能實驗室,開發《醫學人工智能分析應用實踐》課程創新考核形式,構建了覆蓋數據采集、模型訓練到臨床應用的全流程實踐環境。該實驗室支持學生完成智能診斷系統開發、醫療影像分析等科研項目,部分成果已進入臨床輔助決策系統試用階段。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合作開展的醫學數據科學教育項目,通過公益課程與專項培訓,提升了醫學生運用 AI 技術進行疾病預測與健康管理的能力。
(三)文科創新探索:AI 賦能文科專業多元發展
和鯨也針對文科專業的特點設計了差異化的教學方案。
南開大學作為文科領域探索的典型代表,與和鯨科技合作開展新文科建設。雙方共同推出的《新文科 Python 程序設計基礎》和《新文科數據分析基礎》課程,采用 了POT - OBE 教學理念,依托和鯨 ModelWhale 平臺,以實際任務為導向,如圍繞高考平行志愿任務和數據分析實例展開教學。讓文科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 Python 編程和數據分析知識,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編程能力,還培養了學生運用 AI 技術解決文科領域實際問題的思維和方法,為新文科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經管領域,構建分層教學體系,基礎層借助商業數據分析案例培養學生 AI 應用意識,進階層利用算法模型開展投資組合優化等實戰訓練,并提供免費在線課程資源,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能。
從課程設置到實訓平臺,從教學場景到多學科實踐,再到教學各環節資源支持,和鯨的方案涵蓋了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各個方面。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會不斷發展完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有 AI 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