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模型模型發展路線退
二、DeepSeek V2-V3/R1技術原理
DeepSeek V2、V3 和 R1 模型架構優化要點:
1、?DeepSeek V2?
- 混合專家架構(DeepSeekMoE)?:采用細粒度專家劃分與共享專家機制,總參數規模達236B但僅激活21B參數,降低計算冗余?34。?
- ?多頭潛在注意力(MLA)?:通過低秩壓縮優化Key-Value矩陣計算,結合旋轉位置編碼(RoPE),減少推理顯存占用?14。
- ?訓練數據擴展?:預訓練階段使用8萬億token數據,通過平衡不同領域的數據采樣提升模型泛化能力?3。
2、?DeepSeek V3?
- 參數規模與效率平衡?:總參數擴展至671B,結合動態稀疏激活機制,僅激活37B參數,實現更高性能與更低推理成本?24。?
- 動態專家選擇優化?:基于輸入內容自適應分配計算資源,增強對復雜任務(如數學推理、代碼生成)的適應性?15。?
- ?多令牌預測(MTP)?:在訓練階段同時預測多個未來token,提升模型對上下文邏輯關系的捕捉效率?45。
3、?DeepSeek R1??
- ?檢索增強生成(RAG)架構?:采用雙模塊設計(檢索模塊+生成模塊),結合外部知識庫提升生成內容的準確性與實時性?15。??
- 強化學習策略?:通過GRPO框架和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優化模型對齊能力與安全性?25。??
- 輕量化推理優化?:結合DeepSeek-V3的稀疏激活特性,在AIME 2024等測試中實現接近GPT-4的性能但成本更低?12。
?
演進關系?:
- V2到V3的核心升級在于參數擴展(236B→671B)、動態專家選擇優化以及MTP訓練目標的引入?24;?
- R1基于V3的基礎架構,強化檢索增強生成與輕量化推理能力,聚焦垂直領域的高效應用?
三、DeepSeek效應
四、未來展望
視頻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zNVepEg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8066b0fe558a3d040eb762ed70ba3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