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開發與運行知識
導航
文章目錄
- 系統開發與運行知識
- 導航
- 一、軟件工程
- 二、軟件生命周期
- 三、開發模型
- 四、開發方法
- 五、需求分析
- 結構化分析
- 六、數據流圖
- 分層數據流圖的畫法
- 設計注意事項
- 七、數據字典
- 數據字典的內容
- 八、系統設計
- 九、結構化設計常用工具
- 十、面向對象
- 十一、UML
- 十二、軟件測試
- 測試過程
- 測試原則
- 測試類型
一、軟件工程
軟件危機
軟件工程
- 三個要素:
- 方法:是指完成軟件開發的各項任務的技術方法
- 工具:是指為運用方法而提供的軟件工程支撐環境
- 過程:是指為獲得高質量的軟件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務
二、軟件生命周期
三、開發模型
四、開發方法
五、需求分析
軟件需求是指用戶對系統在功能、行為、性能、設計約束等方面的期望。
軟件需求他是指用戶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條件或能力,是系統要滿足合同、標準、規范或其他正式規定文檔所需具有的條件或者能力,以及反映這些條件或能力的文檔說明
結構化分析
-
數據流圖:是一種最常用的結構化分析工具,它從數據傳遞和加工的角度,以圖形的方式刻畫系統內數據的運行情況。
-
數據字典:
加工處理邏輯描述
- 結構化語言
- 判定表
- 判定樹
六、數據流圖
分層數據流圖的畫法
- 畫系統的輸入和輸出
- 畫系統的內部
- 畫加工的內部
- 對第3步分解出來的DFD子圖中的每個加工,重復第3步的分解,直到圖中尚未分解的加工都足夠簡單為止
設計注意事項
- 適當取名,避免空洞的名字
- 加工輸入、輸出不應同名
- 允許一個加工有多個數據流流向另一個加工
- 允許一個加工有兩個相同的輸出數據流流向兩個不同的加工
- 一個存儲首次出現時只與一個加工有關,則該存儲應作為加工的內部,而不必畫出
- 表現的是數據流而不是控制流
- 保持父圖與子圖的平衡
- 保持數據守恒
- 每個加工必須既有輸入數據流,又有輸出數據流
- 整套數據流圖中,每個數據存儲必須既有讀,又有寫的數據流;但某一張子圖中可以只有讀或者寫
七、數據字典
數據字典的內容
- 數據元素(數據項):包括數據項名,數據項含義說明、別名、數據類型長度、取值范圍、取值含義、與其他數據項的邏輯關系。
- 數據結構:數據結構它是用來描述數據元素之間的關系。
- 數據流:它是由一個或一組數據元素所組成的。
- 加工邏輯:數據流圖中功能塊的說明。數據存儲:數據流圖中數據塊的存儲特性說明。
八、系統設計
九、結構化設計常用工具
十、面向對象
十一、UML
十二、軟件測試
測試意義與目的
測試過程
- 制定測試計劃
- 編制測試大綱
- 根據測試大綱設計和生成測試用例,產生測試設計說明文檔
- 實施測試
- 生成測試報告
測試原則
- 盡早、不斷的進行測試
- 程序員避免測試自己設計的程序
- 既要選擇有效、合理的數據,也要選擇無效、不合理的數據
- 修改后應進行回歸測試
- 尚未發現的錯誤數量與該程序已發現錯誤數成正比
測試類型
-
動態測試
-
黑盒測試法
-
白盒測試法
-
灰盒測試法
-
-
靜態測試
-
桌前檢查
-
代碼審查
-
代碼走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