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幾期的學習,我們已經學會了排隊論的基本概念、生滅過程和Poisson過程,等待制排隊模型、混合制排隊模型、其他排隊模型以及排隊系統優的定義與相關求解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能發現排隊論在經濟管理中有著許多應用,本期小編選擇了其中一些典型例子,包括等待制排隊模型、混合制排隊模型以及M/M/1模型中的最優服務率問題,進行詳細講解。
一些常見的等待制模型包括:M/M/1單服務臺等待制模型:一個服務臺,到達和服務時間都是指數分布;M/M/s多服務臺模型:多個服務臺,到達和服務時間都是指數分布。這些模型可以用于計算系統的性能指標,如平均等待時間、系統繁忙度、平均服務時間等。通過分析這些指標,可以優化系統,提高效率,降低等待時間,從而提升顧客體驗。
1、問題描述
工廠中只有一個服務臺,工件按泊松流到達服務臺,平均間隔時間為10分鐘,假設對每一工件的服務所需時間服從負指數分布,平均服務時間8分鐘。求:
(1)工件在系統內等待服務的平均數和工件在系統內平均逗留時間;
(2)若要求在90%的把握使工件在系統內的逗留時間不超過30分鐘,則工件的平均服務時間最多是多少;
(3)若每一工件的服務分兩段,每段所需時間都服從負指數分布,平均都為4分鐘,在這種情況下,工件在系統內的平均數是多少?
2、問題解析
由題目可知該問題是M/M/1單服務臺等待制模型,其中到達率λ=1/10,服務率μ=1/8,服務強度ρ=0.8。
(1)工件在系統內等待服務的平均數即排隊長
工件在系統中的平均逗留時間
(2)工件在系統中逗留時間不超過30分鐘的概率
得
故工件得平均服務時間最多為5.6分鐘。
(3)此時模型變為M/M/2等待制排隊模型,其中s=2服務率μ1=μ2=0.25=μ,服務強度ρ=λ/μ=0.4,ρs=λ/2μ=0.2,則平均排隊長
故系統中的工件數為
小結
單服務臺模型與多服務臺模型的區別:
(1)服務臺數量:
單服務臺模型:只有一個服務臺為顧客提供服務
多服務臺模型:包含多個服務臺,每個服務臺都可以同時為顧客提供服務
(2)服務率:
單服務臺模型:取決于單個服務臺的處理能力
多服務臺模型: 由所有服務臺的總體處理能力決定,取決于每個服務臺的速率以及服務臺的數量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服務系統都應用混合制排隊模型,當顧客到達時,服務臺不空就排隊,若排隊位置已滿就離去,如果系統的最大容量為K ,對于單服務臺的情形,排隊等待的顧客最多為K-1,在某時刻,顧客到達時,如系統中已有K個顧客,那么這個顧客就被拒絕進入系統。
1、問題描述
單人理發館有 6 個椅子接待人們排隊等待理發。當 6個椅子都坐滿時,后來到的顧客不進店就離開。顧客平均到達率為 3人/小時,理發平均每人15 分鐘。
(1)求某顧客到達理發館就能理發的概率;
(2)求需要等待的顧客數的期望值;
(3)求有效到達率;
(4)求顧客在理發館內逗留的期望時間;
(5)在可能到來的顧客中不等待就離開的概率。
2、問題解析
根據題目可知,該問題是該模型為K=7的M/M/1/K的模型,可得到達率λ=3人/小時,服務率μ=4人/小時,服務強度ρ=λ/μ=0.75
(1)到達理發館就能理發情形相當于理發館內沒有顧客,所求概率
(2)需要等待的顧客數的期望值,就是平均排隊長
(3)顧客的有效到達率為
(4)顧客在理發館內逗留的期望時間就是平均逗留時間
(5)顧客不等待就離開的概率,即系統拒絕率也是系統滿員率
這也是理發館的損失率為3.7%。
總結
等待制模型與混合制模型的區別
等待制模型:顧客源無限,系統空間無限,允許無限排隊,當顧客到達時所有的服務臺均被占用,顧客就排隊等待,直到接受完服務才離去。
混合制模型:顧客源無限,系統空間有限,不允許無限排隊,混合制模型既有等待又有損失,在限度以內就排隊等待,超過一定限度就離去。
在M/M/1隊列模型中,最優服務率通常是指能夠使系統達到某種性能指標的最佳服務率。這個性能指標可能是最小的平均等待時間、最小的系統繁忙度或最大的系統通過率。具體來說,M/M/1模型的最優服務率是在給定到達率的情況下,通過調整服務率μ來實現某個優化目標。
1、問題描述
某公司醫務室為職工檢查身體,職工的到達服從泊松分布,每小時平均到達50人,若職工不能按時體檢,造成的損失為每小時每人平均60元。體檢所花時間服從指數分布負指數分布,平均每小時服務率為μ,每人的體檢費為30元,試確定使公司總支出最少的參數μ。
2、問題解析
該問題求解公司總支出最少的參數μ,即平均服務率的最優值,根據題意可知,該排隊模型為M/M/1模型,那么單位時間服務成本與顧客在系統逗留費用之和
式中Cs為當μ=1時服務機構單位時間的費用;Cw為每個顧客在系統停留單位時間的費用。則代入模型的平均隊長公式可得
對μ進行求導,并令導數為零,得
故
注意
? ? ? ?M/M/1模型是相對簡單的排隊模型,因此最優服務率的解通常可以通過解析方法找到,對于更復雜的排隊模型,可能需要使用數值方法進行求解。
? ? ? ?以上就是本期排隊論例題講解的全部內容啦,通過對這一期的學習,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加深對排隊論的理解,進而在生活實踐中學會應用!
作者 | 林鑫?馬書良
責編 | 王一靜
審核 | 徐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