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提前學C和C++。學完語法去洛谷或者Acwing二選一,刷300道左右題目。主要培養編程思維,讓自己的邏輯能夠通過代碼實現出來。
現在對算法有點感興趣但是沒有天賦,打不了acm,為就業做準備咯。
大二(算法競賽):繼續學基礎算法,打各種比賽。開發崗和數據崗選一條技術棧跟著學吧,最后大概率還是要靠這個干活。這條路的本質應該是把一部分的實習經歷換成了算法獎項,但相應的技術棧不能少吧。
可能?大二(開發崗),先學前端三件套以及vue入門,我是打算跟著比特學,當然b站也有很多優質教程。然后是java全家桶或者go全家桶,在b站從入門到入土,還有各種數據庫中間件什么的都學一學。做項目參加比賽。
大二暑假:在網上翻一翻別人的簡歷,照著上面繼續擴充技術棧
大三:(就業):做一些能往簡歷上寫的項目,投簡歷找機會去實習。
機器學習:看《西瓜書 機器學習》,《機器學習實戰:基于Scikit-Learn、Keras和TensorFlow》《統計學習方法》和《機器學習實戰(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的相應章節。
(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入門門的階段可以分為四個板塊:深度學習理論,用原生python實現算法,pytorch框架使用,以及用pytorch搭建經典模型。)
深度學習理論和用原生python實現算法這兩個部分,看帝藤康毅的《深度學習入門:基于Python的理論與實現》和《深度學習進階:自然語言處理》。
(書中會先提出一個實際的問題,然后給出一個解決方法,之后提出當前算法的不足并改進。書中有大量圖片幫助理解算法步驟,閱讀前不需要任何高數和線代基礎。還有配套的原生python代碼方便理解算法。)
pytorch框架使用這個部分,看《深度學習框架PyTorch:入門與實戰》的第三四五章
最后用pytorch搭建經典模型,李牧的《動手學深度學習》講的比較快,up主「霹靂吧°啦Wz」的視頻比較好
還有李牧的論文精讀系列。
我 好 不 清 醒 的
“感覺是滴像草莓奶油蛋糕般柔軟的淚,但欲蓋彌彰的你,總愛用重金屬搖滾樂來掩蓋自己的抒情調,演繹著一場充滿痛楚和漠然的傷痕文學。
以狹小的世界作為中軸線,以你封閉的內心畫半圓,你站在這半圓中,在無數個熟悉的地點,在時針與分鐘的交替轉動中,留下自己孤身一人的痕跡和身影。公交站臺前,小組分隊中,無人的斑馬線處。
你試圖走出這封閉的半圓,寂寞的荒夜,卻逃不過時間本該有的規律循環。敏感、退縮、不熱烈、不堅韌。于是你開始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你說你擁有好多好多的愛,說自己不缺陪伴。你是最成熟的演員,出演了令人羨慕的高票房電影,卻留下了數個能叫人輕易發現的穿幫鏡頭。
眼前的一切都不清晰,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有紀念意義的重大節日再激不起你的波瀾,得到的答案,你不再期待,續集無論是好是壞,都與你無關。你將這種麻木的生活誤認為成平靜,最擅長說謊的人是你自己,最容易輕信謊言的人也是你自己。十八年,只教會了你如何熟練地學會自欺欺人。
私密日志記錄著你稍加修飾的真心話與自卑,羨慕著隔壁班那個自信張揚的他,后悔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后匆匆選下的文理分科,還有你對自我的極端厭棄。
總得向前看 未來我可能一無是處,藉藉無名,甚至一無所有,或許莫名其妙的死了,又或是莫名其妙的活著。但這些都不重要 不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