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電影《朝云暮雨》,看完之后,感覺自己整個人都不太好了,也不是說電影太差,只是覺得電影沒有傳達正能量,讓人很不舒服。
(1)演技在線
對于著名的演員“范偉”,或者說,他飾演的“老頭”,即使你知道,這個人,并且你知道他的性格秉性,或者你覺得他就是那樣的人,也不得不感嘆他演技的嫻熟,使你覺得電影中這個人,就是那個人,很難知道他原本是什么樣的,形成對比的是女主角,某種意義上來說,女主角也是非常成功的,成功引起了自己厭惡感覺,自己討厭的感覺,純粹的善和壞,其實很難讓人覺得演技高超,讓人感到反感,感到厭惡,也是很難的,所以不得不說也算成功。
(2)電影不好的點-沒有傳達正能量
電影可能確實不差,但自己覺得這個電影,并沒有起到,正能量傳達的作用,結合現實,目前在互聯網上,充斥著大量的結婚,詐騙,騙婚和天價彩禮等,相關系列的內容,無論真假,都讓人民不敢輕易結婚,電影看完了,完全沒感覺到導演要表達的意思。
這本電影中。那個女孩通過傷害自己的行為,來獲取其他人的同情。這種不斷索要錢財,錢財,還是錢財。真的讓人感覺厭惡,最后,導演畫風一轉。說女主有童年陰影,所以才做了這么多錯事,看著是想洗白,但感覺答非所問,現在向“老頭”要錢和童年父母被撞,然后去復仇,沒多大關系吧,童年確實會影響成人的自己,但是事應該一碼歸一碼。感覺強加的一個洗白理由,這種感覺讓人很不爽。
而且,為了要錢,還來了一波經典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這讓人們不敢輕易去碰觸,這條婚姻的界限,到是能當成警戒的范例,另外,這部電影中,女主非常愛叫“男主”為“老頭”,只有你親身感受過,或者在旁邊,你才能體會到這種感覺,幾年前,自己的父親在奶牛場打工,自己跟著體驗了一天,晚間,父親的同事同自己一起坐父親的車,出去買東西,在車上,同事說了很多話,比較能說的那種吧,自己現在都已經記不清了,但是有一點記得很清楚,只要父親在車上,這位“同事”因為坐自己父親車的原因,一口一個“大哥”,說的很是殷勤,但是父親下車買東西的時候,他就立刻改口“老頭子”,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這幾個字,言行不一,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3)自我理解
自己活這么大,自己依然覺得還有很多事情不能理解,尤其對于感情相關的事。我們看電影是為了樹立良好價值觀,體驗他人的生活,收獲喜悅,或者警示,亦或是其他,畢竟去電影院,我們是實實在在花了錢的。但這部電影自己覺得并沒有做到這些,即使演員演的好,內容說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改編并不是真實報道,改編了多少,是否真實,其實尚未可知,但這樣的事被拍出來,至少應該引導正能量,或者做為相關警示。
但是最后。那個花光了積蓄,百萬家產的“老頭”。竟然還在養育這個人,自己確實不是在歧視這個人,但是這種意思的傳達,感覺不是正確的,對于這個“傻老頭”,他最終如愿,得到一個妻子,對于他個人,有著相關的意義,可能心滿意足,但對于社會的普羅大眾的教育意義,沒有分毫,沒有做到“以儆效尤”,讓人感覺實在有些難以理解。
以前小時候,有時候都會覺得男方多多少少虧欠女方一樣,現在也時這樣感覺,但是長大之后,總會想著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當這些觀念進入后。常常思考之后,其實我們,我們如何對待一個人,就應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平等對待,一視同仁,說簡單點,女生拿不動重物這樣的事情,還是可以該幫幫,但思想上,要保持平等對待,用對待自己一樣的方式。中國有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以自己為出發,你想找一個什么樣的人,如何去對待她(或他),就以相同方式對待自己,其實想象鏡中的自己一樣,其實就是如何對待自己。現在,網上很多說,虧欠女方什么的,可能或許會有,但是我們真正應該思考去。去如何對待,當然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全對,甄別對待吧。
(4)刑滿釋放后,一切罪惡清楚
另外,個人覺得一個人,在刑滿釋放之后,那么這個人之前所做的罪惡,可以一筆勾銷,重新做人。沒必要活在過去,他的過去應該已經不會再成為他的負擔,當然,只有那些他曾經傷害過的人,想記得這些事情,就是那些人自己的事情,至少犯人算是在法律上的“善惡全消”了。一旦人從監獄服刑期滿,釋放之后,可以認為他自己,至少可以認為,一切罪責在此后,均一筆勾銷了,當然這也只是自己普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