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基礎入門:了解網絡的基本概念》

網絡基礎

文章目錄

  • 網絡基礎
    • 網絡通信核心原理
      • 網絡通信定義
      • 信息傳遞過程
      • 關鍵術語解釋
    • 網絡的分類
    • 網絡參考模型
      • OSI 參考模型
        • 各層核心工作
        • 分層核心原則
      • TCP/IP 參考模型(4 層 / 5 層,實際應用模型)
        • TCP/IP 與 OSI 模型的對應關系
      • 傳輸層核心協議(TCP 與 UDP)
        • TCP 的 “三次握手”(建立連接)
        • TCP 的 “四次揮手”(斷開連接)
    • 網絡基本架構
      • (一)三層架構整體流程
      • (二)各層核心功能與設備
      • (三)架構示意圖(以園區網為例)
    • 五、常用網絡設備詳解
      • 路由器
        • 核心功能
        • 工作場景
      • 交換機
        • 分類與功能

網絡通信核心原理

網絡通信定義

網絡通信是指終端設備(如電腦、手機)借助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傳遞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讓不同設備之間能 “對話”,把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從一個設備傳到另一個設備。

信息傳遞過程

我們可以把信息傳遞比作 “快遞運輸”,具體對應關系如下(參考華為文檔圖例):

image-20250828114112824
快遞運輸流程網絡信息傳遞流程說明
物品(你要寄的東西)數據載荷最終要傳遞的核心信息,比如你發的微信消息、下載的文件
包裹(裝物品的盒子 + 快遞單)報文(數據載荷 + 頭部 + 尾部)給核心信息加上 “包裝”(頭部和尾部),方便網絡傳輸和識別
本地集散中心發送端網關路由器負責把 “包裹”(報文)整理后,發送到主干網絡
天空 / 公路(運輸干線)Internet 主干道連接不同地區的核心傳輸通道,像全國性的網絡 “高速公路”
目的地集散中心接收端網關路由器接收來自主干網絡的 “包裹”,再轉發到最終目的地
拆包裹(拿出物品)解封裝去掉報文的 “包裝”(頭部和尾部),提取出核心的 “數據載荷”

以兩臺計算機通過 Internet 通信為例,完整流程是:
發送端計算機→給數據加頭部 / 尾部(封裝成報文)→發送到網關路由器→通過 Internet 主干道傳輸→接收端網關路由器→解封裝(去掉頭部 / 尾部)→把數據傳給接收端計算機。(參考華為文檔圖例)

image-20250828114827790

關鍵術語解釋

術語通俗解釋重點說明
數據載荷要傳遞的 “干貨” 信息比如文檔內容、視頻畫面、語音數據等
報文網絡中 “打包好的信息單元”由 “數據載荷 + 頭部 + 尾部” 組成,是網絡傳輸的基本單位
頭部加在數據前面的 “信息卡”最關鍵的兩個頭部: 1. IP 頭部(三層頭部):記錄發送端和接收端的 IP 地址,相當于 “快遞單上的收件人 / 寄件人地址” 2. 二層頭部(如以太網頭部):記錄設備的 MAC 地址,相當于 “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小區門牌號”
尾部加在數據后面的 “校驗碼”用于驗證數據在傳輸中是否損壞,比如判斷 “包裹有沒有被拆開過、里面的東西有沒有壞”
封裝給 “數據載荷” 打包的過程從應用層到物理層,每一層都會給數據加對應的頭部(部分層加尾部),讓數據能在網絡中傳輸
解封裝給 “報文” 拆包的過程從物理層到應用層,每一層都會去掉對應的頭部(部分層去尾部),最終提取出核心數據
網關網絡的 “中轉站”能實現不同類型網絡的轉換(比如家里的 WiFi 和小區寬帶)、選擇數據傳輸路徑,相當于 “快遞集散中心”
路由器網絡的 “導航員”根據報文的目的地址,選擇最合適的傳輸路徑,比如從北京發往上海的報文,路由器會決定走 “北京→濟南→南京→上海” 還是其他路線
終端設備網絡的 “使用者設備”就是我們日常用的設備,比如電腦(PC)、手機、平板、打印機、攝像頭等,負責發送或接收信息

網絡的分類

我們可以根據網絡覆蓋的 “地理大小”,把網絡分成三類,就像 “小區、城市、國家” 的范圍區別:

網絡類型英文縮寫覆蓋范圍常見例子特點
局域網LAN方圓幾千米以內(小范圍)家里的 WiFi 網絡、公司的辦公網絡、學校的機房網絡速度快、延遲低、成本低,只供局部區域的設備使用
城域網MAN一個城市的范圍城市的教育城域網(連接全市的學校)、政務城域網(連接全市的政府部門)覆蓋范圍比局域網大,連接多個局域網,通常由運營商或政府建設
廣域網WAN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大范圍)Internet(互聯網)、跨省的企業專網覆蓋范圍最大,能連接不同城市、不同國家的局域網和城域網,是全球信息互通的基礎

網絡參考模型

網絡通信就像 “工廠流水線”,把復雜的信息傳遞拆分成多個 “工序”(分層),每個 “工序” 只負責自己的工作,這樣能提高效率、方便維護。常見的有兩種參考模型:OSI 模型和 TCP/IP 模型。

OSI 參考模型

OSI 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 “理想分層模型”,把網絡通信分成 7 層,從下到上依次是: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各層核心工作
層級通俗功能類比例子
物理層負責 “物理連接”(比如網線、WiFi 信號),傳遞電信號 / 光信號相當于 “工廠的電線、傳送帶”,負責把原材料(信號)傳送到下一道工序
數據鏈路層給物理層的信號加 “MAC 地址標簽”,實現相鄰設備的通信相當于 “給原材料貼上限速標簽、工位編號”,讓原材料能準確傳到隔壁工位
網絡層負責 “跨網絡傳輸”,通過 IP 地址選擇傳輸路徑(路由器工作在此層)相當于 “工廠的物流調度中心”,根據目的地地址,安排原材料走哪條路線
傳輸層負責 “端到端的可靠傳輸”,比如判斷數據是否傳完、有沒有丟失相當于 “工廠的質檢 + 進度跟蹤員”,確保原材料能完整、不丟失地送到目的地工位
會話層負責 “建立和管理通信會話”(比如打開一個 APP 的連接)相當于 “工廠的訂單系統”,負責開啟一個訂單(會話)、關閉訂單
表示層負責 “數據格式轉換”(比如加密、壓縮、編碼)相當于 “工廠的包裝 / 解壓車間”,把數據壓縮變小(方便傳輸)、加密(防止泄密)
應用層直接給用戶提供 “應用服務”(比如瀏覽網頁、發微信)相當于 “工廠的成品車間”,直接產出用戶能用到的產品(如微信、瀏覽器)
分層核心原則
  1. 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比如物理層給數據鏈路層提供 “信號傳輸服務”,網絡層給傳輸層提供 “路徑選擇服務”。
  2. 通過 NSAP 地址通信:NSAP 是 “網絡服務訪問點” 的縮寫,相當于每層之間的 “接口地址”,讓上層能準確調用下層的服務。

TCP/IP 參考模型(4 層 / 5 層,實際應用模型)

TCP/IP 模型是互聯網實際使用的 “實用模型”,比 OSI 模型更簡潔,常見的 4 層劃分是:
網絡接入層→網際層→傳輸層→應用層

TCP/IP 與 OSI 模型的對應關系
TCP/IP 模型(4 層)OSI 模型(7 層)核心功能
應用層應用層 + 表示層 + 會話層提供應用服務(如 HTTP、FTP)、數據格式轉換、會話管理
傳輸層傳輸層端到端傳輸(TCP/UDP 協議)
網際層(互聯網層)網絡層IP 地址管理、路由選擇(路由器工作在此層)
網絡接入層數據鏈路層 + 物理層物理連接、MAC 地址通信

傳輸層核心協議(TCP 與 UDP)

傳輸層有兩個核心協議,就像 “快遞的兩種配送方式”,分別適用于不同場景:

協議特點適用場景通俗例子
TCP(傳輸控制協議)1. 面向連接:傳輸前要先 “握手” 建立連接 2. 可靠傳輸:能判斷數據是否丟失,丟失了會重傳 3. 有序傳輸:保證數據按發送順序到達對 “可靠性要求高” 的場景1. 瀏覽網頁(HTTPS):必須完整接收頁面內容,不能少字漏圖 2. 文件傳輸(FTP):下載文件不能損壞,否則無法打開 3. 發送郵件:郵件內容不能丟失或亂序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1. 無連接:傳輸前不用建立連接,直接發 2. 不可靠傳輸:不判斷數據是否丟失,丟了也不重傳 3. 速度快:因為不用做 “可靠性檢查”,延遲低對 “速度要求高、允許少量丟失” 的場景1. 視頻通話:偶爾卡一下(丟少量數據)不影響整體通話,但若延遲高會很卡頓 2. 直播:允許偶爾掉幀,但若延遲高會和主播互動不同步 3. 語音通話(如微信語音):少量數據丟失聽不出差別,速度優先
TCP 的 “三次握手”(建立連接)

TCP 建立連接時,發送端和接收端要通過 3 次 “消息確認”,確保雙方都能正常收發數據,就像兩個人打電話前的確認:

  1. 甲(發送端):“喂,你能聽到嗎?”(發送 SYN 報文,請求建立連接)
  2. 乙(接收端):“能聽到,你能聽到我嗎?”(發送 SYN+ACK 報文,確認收到甲的請求,并請求甲確認)
  3. 甲(發送端):“能聽到,我們開始聊吧!”(發送 ACK 報文,確認收到乙的請求,連接建立)

以 PC1(1.1.1.1:1024)和 PC2(2.2.2.2:23)為例,具體報文交互:

  • 第 1 次握手:PC1 發送 TCP 報文,Seq=a(序列號 a)、Ack=0(還沒收到 PC2 的消息),Flags=SYN(請求建立連接)
  • 第 2 次握手:PC2 回復 TCP 報文,Seq=b(序列號 b)、Ack=a+1(確認收到 PC1 的 Seq=a),Flags=SYN+ACK(確認請求 + 請求建立連接)
  • 第 3 次握手:PC1 回復 TCP 報文,Seq=a+1(序列號更新)、Ack=b+1(確認收到 PC2 的 Seq=b),Flags=ACK(確認請求)
  • 此時,TCP 連接正式建立,雙方可以開始傳輸數據。
TCP 的 “四次揮手”(斷開連接)

TCP 斷開連接時,需要 4 次 “消息確認”,因為雙方都要確認 “沒有數據要傳了”,就像打電話結束前的確認:

  1. 甲(發送端):“我說完了,要掛電話了。”(發送 FIN 報文,請求斷開連接)
  2. 乙(接收端):“好的,我知道了,等我把剩下的話說完。”(發送 ACK 報文,確認收到斷開請求,但可能還有數據要傳)
  3. 乙(接收端):“我也說完了,可以掛電話了。”(發送 FIN 報文,確認自己也沒有數據要傳,請求斷開連接)
  4. 甲(發送端):“好的,掛了。”(發送 ACK 報文,確認收到斷開請求,連接斷開)

以 PC1(1.1.1.1:1024)和 PC2(2.2.2.2:23)為例,具體報文交互:

  • 第 1 次揮手:PC1 發送 TCP 報文,Seq=101(當前序列號)、Ack=301(確認收到 PC2 的 Seq=300),Flags=FIN(請求斷開連接)
  • 第 2 次揮手:PC2 回復 TCP 報文,Seq=301、Ack=102(確認收到 PC1 的 Seq=101),Flags=ACK(確認斷開請求)
  • 第 3 次揮手:PC2 發送 TCP 報文,Seq=302、Ack=102,Flags=FIN(請求斷開連接,自己無數據可傳)
  • 第 4 次揮手:PC1 回復 TCP 報文,Seq=102、Ack=303(確認收到 PC2 的 Seq=302),Flags=ACK(確認斷開請求)
  • 此時,TCP 連接正式斷開。

網絡基本架構

企業或園區的網絡通常采用 “三層架構” 設計,就像 “公司的管理層(核心層)→部門主管(匯聚層)→員工(接入層)”,每層負責不同的工作,分工明確、易于維護。

(一)三層架構整體流程

終端設備(手機、電腦)→接入層設備→匯聚層設備→核心層設備→Internet / 其他網絡
簡單說:員工(終端)→部門辦公室(接入層)→部門主管辦公室(匯聚層)→公司總部(核心層)→外部合作伙伴(Internet)

(二)各層核心功能與設備

層級核心功能常用設備通俗說明
1. 接入層1. 連接終端設備(讓電腦、手機能連入網絡) 2. 提供豐富的接口(有線網口、WiFi 信號) 3. 簡單的接入控制(比如限制某臺設備連網)二層交換機(L2 交換機)、無線 AP(WiFi 發射器)相當于 “公司的前臺 / 門禁”,負責讓員工(終端)進入公司(網絡),提供進門的 “通道”(接口)
2. 匯聚層1. 作為局域網的 “網關”(連接接入層和核心層) 2. 實現訪問控制(比如限制銷售部不能訪問技術部的文件) 3. 匯總接入層的流量(把多個接入層的 data 集中傳給核心層)三層交換機(L3 交換機)相當于 “公司的部門主管”,負責管理多個前臺(接入層),控制部門內的訪問權限,把部門的需求匯總后傳給總部(核心層)
3. 核心層1. 傳輸全網的核心流量(比如公司總部到 Internet 的 data) 2. 對流量進行管控(比如優先傳輸重要的業務數據) 3. 保證高速、穩定的傳輸(設備性能要求最高)高性能三層交換機、核心路由器相當于 “公司的 CEO / 總部”,負責處理全公司的核心業務(核心流量),確保數據傳輸快速、不卡頓,是網絡的 “心臟”

(三)架構示意圖(以園區網為例)

Internet(外部網絡)↓
核心層(高性能三層交換機/路由器)——負責核心流量傳輸↓
匯聚層(三層交換機)——每個匯聚層對應一個辦公區域↓
接入層(二層交換機/無線AP)——連接終端設備↓
終端設備(辦公區域1:PC、打印機;辦公區域2:手機、服務器;辦公區域3:攝像頭、平板)

五、常用網絡設備詳解

路由器

核心功能
  1. 轉發 IP 報文:根據報文的目的 IP 地址,從路由表中選擇一條路徑,把報文傳給下一個設備(類似 “快遞員根據地址選路線”)。
  2. 連接不同類型的網絡:比如把家里的 WiFi(局域網)和小區的寬帶(廣域網)連起來。
  3. 隔離廣播域:防止某個局域網的 “廣播風暴”(比如一臺設備不停發無效消息)影響其他網絡(類似 “防止一個部門的噪音影響其他部門”)。
  4. 維護路由表:路由表是 “地址 - 路徑” 的對應表,比如 “要去 192.168.1.0 網段,走路由器 A”,路由器會通過路由協議(如 OSPF)自動更新路由表。
  5. 網絡地址轉換(NAT):把局域網的 “私有 IP” 轉換成廣域網的 “公有 IP”(比如家里的電腦用 192.168.1.100,通過路由器轉換成公網 IP 后才能訪問 Internet)。
工作場景

家里的 “無線路由器”(兼具路由器和 AP 功能)、公司核心層的 “核心路由器”、運營商的 “骨干路由器”。

交換機

分類與功能
類型核心功能適用場景
二層交換機(L2)1. 基于 MAC 地址轉發數據幀(“根據小區門牌號送快遞”) 2. 連接終端設備(提供多個網口,讓多臺電腦連網) 3. 分割沖突域(防止兩臺設備同時發數據導致沖突)接入層(比如辦公室里的交換機,連接 10 臺 PC)
三層交換機(L3)1. 兼具二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部分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處理!!!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94929.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94929.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94929.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基于vue駕校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5hl93(程序+源碼+數據庫+調試部署+開發環境)帶論文文檔1萬字以上,文末可獲取,系統界面在最后面。

系統程序文件列表:項目功能:學員,教練,教練信息,預約信息,場地信息,時間安排,車輛信息,預約練車,時間段,駕校場地信息,駕校車輛信息,預約報名開題報告內容:一、選題背景與意義背景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駕校行業規模不斷擴大&am…

灰度思維:解鎖世界原有本色的密碼

摘要本文深入探討灰度思維的概念內涵及其在處理他人評價中的應用價值。研究指出,灰度思維作為一種超越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個體以更客觀、全面的態度接受他人評價的片面性,從而促進個人成長和人際關系和諧。文章分析了他人評價片面性…

動態規劃--Day03--打家劫舍--198. 打家劫舍,213. 打家劫舍 II,2320. 統計放置房子的方式數

動態規劃–Day03–打家劫舍–198. 打家劫舍,213. 打家劫舍 II,2320. 統計放置房子的方式數 今天要訓練的題目類型是:【打家劫舍】,題單來自靈艾山茶府。 掌握動態規劃(DP)是沒有捷徑的,咱們唯一…

Nuxt.js@4 中管理 HTML <head> 標簽

可以在 nuxt.config.ts 中配置全局的 HTML 標簽,也可以在指定 index.vue 頁面中配置指定的 HTML 標簽。 在 nuxt.config.ts 中配置 HTML 標簽 export default defineNuxtConfig({compatibilityDate: 2025-07-15,devtools: { enabled: true },app: {head: {charse…

UCIE Specification詳解(十)

文章目錄4.5.3.7 PHYRETRAIN(物理層重訓練)4.5.3.7.1 Adapter initiated PHY retrain4.5.3.7.2 PHY initiated PHY retrain4.5.3.7.3 Remote Die requested PHY retrain4.5.3.8 TRAIN ERROR4.5.3.9 L1/L24.6 Runtime Recalibration4.7 Multi-module Link…

電商數據的獲取方式:API、爬蟲、第三方服務及更多

在競爭激烈的電商領域,數據是驅動業務增長的關鍵。準確、及時地獲取電商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洞察市場趨勢、優化運營策略、提升用戶體驗。本文將全面介紹電商數據的獲取方式,涵蓋API接口、網絡爬蟲技術、第三方數據服…

《WINDOWS 環境下32位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第8章 通用對話框

Windows操作系統為一些常用功能提供了一些通用對話框(Common Dialog Box),比如,在不同的應用程序中進行打開文件、選擇字體、選擇顏色等操作時,不同程序顯示的對話框的模樣都是一樣的。另外,把同樣的應用程…

SOME/IP-SD協議中組播IP地址和端口號應從何處獲取、由誰設置?

<摘要> AUTOSAR SOME/IP-SD協議中組播通信參數的核心配置規則明確規定了在服務端傳輸&#xff08;Server-Transmits&#xff09;和客戶端傳輸&#xff08;Client-Transmits&#xff09;兩種模式下&#xff0c;組播IP地址和端口號應從何處獲取、由誰設置&#xff0c;從而確…

DAY49打卡

追到第45天內容浙大疏錦行

十四、測試 (Testing)

Rust內置了強大的測試框架,使得編寫和運行測試變得非常簡單。Rust的測試系統主要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文檔測試。 1. 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通常放在與被測試代碼相同的文件中,使用#[cfg(test)]模塊和#[test]屬性標記。 1.1 基本測試結構 // 在src/lib.rs或任何模塊中pub…

LeetCode 刷題【56. 合并區間】

56. 合并區間 自己做 解&#xff1a;排序合并 class Solution { public:static bool compare(const vector<int> &p1, const vector<int> &p2){ //按第一個數排序return p1[0] < p2[0]; }vector<vector<int>> merge(ve…

DistributedLock 實現.Net分布式鎖

在分布式系統中&#xff0c;經常會遇到多個實例同時訪問同一份資源的情況&#xff0c;例如&#xff1a; ? 多個服務節點同時寫入數據庫同一行數據? 定時任務在多個節點上同時運行&#xff0c;導致重復執行? 多實例寫緩存時出現數據覆蓋問題 為了解決 并發沖突 和 數據一致…

Flutter:ios打包ipa,證書申請,Xcode打包,完整流程

步驟1 - 5 為 申請ios的簽名文件&#xff0c;App ID&#xff0c;證書&#xff0c;描述文件&#xff0c;并添加測試打包設備。 步驟1&#xff1a;生成證書簽名文件&#xff08;打開鑰匙串訪問>證書助理>從證書頒發機構請求證書&#xff09; 存儲后得到了一個簽名文件&…

Shell 秘典(卷二)——號令延展秘術 與 流程掌控心法?if 天機判語篇精解

文章目錄前言一、命令擴展詳解1.1 邏輯運算符1.1.1 邏輯與運算符&#xff08;&&&#xff09;1.1.2 邏輯或運算符&#xff08;||&#xff09;1.1.3 組合使用注意事項1.2 echo 命令1.2.1 基本用法1.2.2 輸出到標準錯誤&#xff08;stderr&#xff09;1.3 標準文件描述符&…

Agent實戰教程:深度解析async異步編程在Langgraph中的性能優化

在現代Python開發中&#xff0c;異步編程已經成為提高程序性能的重要手段&#xff0c;特別是在處理網絡請求、數據庫操作或AI模型調用等耗時操作時。本文將通過實際的LangGraph 示例&#xff0c;深入解析async的真正作用&#xff0c;并揭示一個常見誤區&#xff1a;為什么異步順…

coalesce在sql中什么作用

COALESCE?是SQL中的一個函數&#xff0c;用于返回參數列表中的第一個非空值&#xff0c;若所有參數均為NULL則返回NULL&#xff0c;常用于處理數據中的空值情況。 ?核心功能與語法? COALESCE函數的基本語法為&#xff1a;COALESCE(expression1, expression2, ..., express…

【Rust】 6. 字符串學習筆記

一、Rust 字符串概述 Rust 字符串是 UTF-8 編碼的文本序列&#xff0c;提供兩種主要類型&#xff1a; &str - 字符串切片&#xff08;通常作為引用出現&#xff09;String - 動態可變的、擁有所有權的字符串 二、字符串字面量 (&str) 編譯時已知大小&#xff0c;靜態分…

達夢數據庫-數據文件 (二)

達夢數據庫-數據文件&#xff08;二&#xff09;-自動監控達夢數據庫表空間使用率的 Shell 腳本 自動監控達夢數據庫表空間使用率的 Shell 腳本&#xff0c;支持&#xff1a; ? 實時計算每個表空間的使用率? 設置閾值告警&#xff08;如 >80%&#xff09;? 支持郵件告警&…

如何用 Android 平臺開發第一個 Kotlin 小程序

安裝開發環境下載并安裝最新版 Android Studio&#xff08;官方 IDE&#xff09;&#xff0c;安裝時勾選 Kotlin 插件。確保 JDK 版本為 11 或更高。創建新項目打開 Android Studio 選擇 File > New > New Project&#xff0c;選擇 Empty Activity 模板。在配置界面中&am…

Java常用工具類

異常 (Exception)。程序世界并非總是完美的&#xff0c;異常處理機制就是Java為我們提供的優雅應對錯誤的解決方案。一、為什么需要異常處理&#xff1f;—— 從現實世界說起 想象一下現實生活中的場景&#xff1a; 開車上班&#xff1a;你計劃開車去公司&#xff08;正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