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馬斯克跳過Grok 3.5直接發布Grok 4,計劃在7月4日后上線,專注編程模型優化,這次"極限迭代"能否讓馬斯克在AI軍備競賽中翻盤?
📋 文章目錄
- 🚀 Grok 4發布概況
- 🏆 Grok 3性能基準評測
- 💻 編程能力專項突破
- 🔍 技術架構深度分析
- ?? 當前存在的問題
- 🎯 與競品對比分析
- 💰 商業化前景展望
- 🔮 未來發展趨勢
🚀 Grok 4發布概況
發布時間線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宣布,xAI團隊正在連夜開發Grok,Grok 3.5版本將被跳過,下一個版本將直接命名為Grok 4,計劃在7月4日之后發布。
核心特性預覽
🎯 主打編程模型優化
還需針對專業編程模型進行一次重大調試,這表明Grok 4將在代碼生成和理解能力上實現飛躍。馬斯克終于學聰明了,不再追求"萬金油"式的全能模型,而是選擇單點突破——這招確實像極了Claude的成功路徑。
🌟 "重寫人類知識庫"的野心
馬斯克用這樣一種"躍進"的方式,直接將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到了xAI身上,更令人矚目的是他為Grok 4設定的宏大目標——重寫全人類知識。
🏆 Grok 4核心性能評測
🔥 重磅跑分數據曝光
根據最新泄露的基準測試結果,Grok 4在多項關鍵評測中表現驚艷,如果這些泄露的測試結果屬實,那么意味著Grok 4通過了AI基準測試中最艱難的一關。
核心跑分對比表:
評測項目 | Grok 4 | Grok 4 (推理模式) | OpenAI o3 | Claude 4 Opus | Gemini 2.5 Pro |
---|---|---|---|---|---|
HLE (人類最后考試) | 35% | 45% 🏆 | ~20% | - | ~22.5% |
GPQA (研究生物理) | 87-88% 🏆 | - | ~87% | ~75% | - |
AIME 2025 (數學奧賽) | 95% 🏆 | - | 80-90% | 34% | - |
SWE-Bench (編程) | 72-75% | - | 71.7% | 72.5% | - |
🧠 "人類最后考試"的突破
Grok 4在HLE上達到了驚人的45%,幾乎是Gemini 2.5 Pro成績的兩倍。要知道HLE是一個自由回答測試,隨機猜測準確率僅約5%,因此每個百分點的提升都非常困難。
這個成績意味著什么?簡單來說,HLE被稱為"人類最后考試"不是開玩笑的——它包含很多晦澀難懂的信息檢索任務,能在這個測試中拿到45%,基本上可以說是"吊打"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AI模型。
📊 技術規格一覽
基礎參數:
- 上下文長度:128K tokens
- 訓練完成時間:2025年6月29日
- 核心能力:函數調用、結構化輸出和推理能力
- 專業版本:Grok 4 Code(專注編程優化)
🎖? Grok 3的歷史戰績
作為鋪墊,Grok 3早期還化名"巧克力"打榜LMSYS,一舉奪魁并成為唯一一個得分超1400的模型。這個"化名打榜"的操作簡直太馬斯克了,先偷偷測試水溫,確認實力過硬再亮明身份。
💻 編程能力專項突破
為什么聚焦編程?
我個人感覺Musk和Grok團隊終于醒悟了!開始大量參照借鑒Claude的成功經驗,單點突破,不再追求于所謂的全能的通用的模型,現在一個點上聚焦,把模型的編程能力提升到頂尖的水準。
與Cline的合作策略
前不久在Cline提供商中直接開放免費的Grok3.5 API權限來使用,其目的就是為了收集大量用戶實際生產當中的編碼實踐和場景應用。
這招"數據收割"玩得相當聰明——免費給開發者用,換取真實的編程場景數據,然后用這些數據訓練出更強的編程模型。這波操作,OpenAI和Anthropic都得學學。
🔍 技術架構深度分析
算力配置對比
Grok3無疑是含著金鑰匙誕生的佼佼者,它直接動用了10萬塊H100芯片進行大規模訓練,僅僅耗時122天便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預訓練任務。
10萬塊H100,這算力配置簡直是在"炫富"。要知道,整個行業的H100都是緊缺資源,馬斯克直接拉來10萬塊,這財力確實讓人羨慕嫉妒恨。
訓練方法創新
Grok 3經過合成數據的訓練,能夠通過重新分析信息來反思自己的錯誤,從而獲得更好的邏輯一致性。
?? 待驗證的問題與改進
🔍 爭議與質疑聲音
雖然Grok 4的跑分數據看起來相當驚艷,但也有網友表示質疑,認為Grok 4的HLE分數"不太可能這么高,這里面肯定有問題"。
質疑觀點包括:
- 上次xAI報告了其他模型使用單次嘗試的結果,但對自己的模型卻使用了不同的報告方法
- HLE中包含很多晦澀難懂的信息檢索,能跑到這么高分如何解釋?
- 泄露數據的配置條件不明,可能涉及實驗性設置
🔧 前代遺留問題
從Grok 3的用戶反饋來看,之前版本存在一些基礎功能問題:
具體問題示例:
- 1.29^21的正確答案是210.0796,但Grok 3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沒一次對的
- 基礎的日期計算(如從一個日期減去90天)會出錯
- 太容易接受主流敘事而沒有支持性證據
Grok 4的改進期待:
- 基礎計算準確性是否得到修復?
- 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 6月29日完成訓練的版本是否解決了這些問題?
說白了,跑分再高,如果連基礎計算都搞不定,那就是"高分低能"的典型。希望Grok 4能在保持推理優勢的同時,把這些基礎功能做扎實。
🎯 與競品深度對比分析
🏆 關鍵指標橫向對比
詳細能力評分對比:
評估維度 | Grok-4 | OpenAI-o3 | Claude-4-Opus | Gemini-2.5 | 說明 |
---|---|---|---|---|---|
🧠 推理能力 | 10/10 🏆 | 9/10 | 8/10 | 7/10 | HLE 45%創紀錄 |
?? 基礎準確性 | 7/10 ?? | 8/10 | 9/10 🏆 | 8/10 | 前代存在計算問題 |
💻 編程能力 | 9/10 🏆 | 8/10 | 9/10 🏆 | 7/10 | SWE-Bench并列第一 |
🚀 創新突破 | 10/10 🏆 | 8/10 | 7/10 | 8/10 | 跨越式版本升級 |
🏢 企業穩定性 | 8/10 | 9/10 🏆 | 9/10 🏆 | 7/10 | 快速迭代影響穩定性 |
📊 細分領域對比
🧮 數學推理領域
模型 | AIME 2025 | HLE | 優勢特點 |
---|---|---|---|
Grok 4 | 95% 🏆 | 45% 🏆 | 第一性原理推理,頂級數學能力 |
OpenAI o3 | 80-90% | ~20% | 邏輯推理穩定,企業級可靠性 |
Claude 4 Opus | 34% | - | 文本理解優秀,安全性高 |
Gemini 2.5 | - | ~22.5% | 多模態集成,生態完整 |
💻 編程能力對比
- Grok 4 Code: 72-75% (SWE-Bench)
- Claude 4 Opus: 72.5% (SWE-Bench)
- OpenAI o3: 71.7% (SWE-Bench)
可以看出,Grok 4在編程領域基本與Claude并列第一,這證明了馬斯克團隊"專注編程模型優化"的策略確實奏效了。
🎭 風格與定位差異
🏢 企業市場分析
Grok 4的競爭優勢:
- 算力碾壓:10萬H100的訓練規模無人能及
- 實時數據:與X平臺深度整合,數據新鮮度高
- 推理突破:在HLE等硬核測試中表現驚艷
- 快速迭代:團隊執行力強,版本更新激進
短板與挑戰:
- 企業信任度:專業咨詢公司評估認為"尚未準備好用于企業"
- 穩定性擔憂:快速迭代可能積累技術債務
- 監管風險:無審查的風格可能面臨合規挑戰
- 基礎功能:前代在簡單計算上的問題是否已解決?
💰 商業化前景展望
估值飆升
xAI也成功完成了一輪百億美元融資,使其估值飆升至1130億。這個估值已經接近一些傳統科技巨頭,可見投資者對Grok的未來相當看好。
定價策略
服務等級 | 價格 | 功能 |
---|---|---|
X Premium+ | 月費制 | Grok 3基礎版 |
SuperGrok | $30/月 或 $300/年 | 完整功能 |
API服務 | 按使用量計費 | 開發者接入 |
應用場景擴展
🔮 未來發展趨勢
技術路線圖
"這是最后一個需要人類監督的AI版本。"馬斯克在發布會上宣稱,Grok-3不僅是技術里程碑,更是AI發展路線的分水嶺。
如果馬斯克的話能信一半,那Grok 4可能真的會是個轉折點。但考慮到他之前"火星2024年殖民"、"自動駕駛2020年實現"等諸多"跳票"記錄,這話還是聽聽就好。
行業影響預測
可能的積極影響:
- 推動編程工具進化:專業編程模型可能改變開發者工作方式
- 開源生態建設:xAI的開源策略可能促進行業開放
- 算力競賽升級:其他廠商可能跟進大規模算力投入
潛在風險:
- 技術債務:快速迭代可能積累技術問題
- 市場分化:過度個性化可能限制企業市場
- 監管風險:無審查的風格可能面臨監管挑戰
對開發者的影響
🎬 結語
Grok 4的發布,更像是馬斯克在AI軍備競賽中的一次"王炸"。從評測數據來看,這次確實有點"炸場"的意思——HLE 45%的成績幾乎是競爭對手的兩倍,AIME 95%的數學能力更是"吊打"一眾對手。
核心評測總結:
🏆 絕對優勢領域:
- 數學推理:AIME 95%,遠超Claude 4的34%
- 人文考試:HLE 45%,是Gemini 2.5的兩倍
- 編程能力:SWE-Bench 72-75%,與Claude并列第一
?? 待驗證問題:
- 測試方法的標準化程度
- 基礎計算功能的穩定性
- 企業級應用的可靠性
🎯 商業前景判斷:
- 短期影響:編程領域可能迎來新的工具革命
- 中期挑戰:企業市場的信任建立需要時間
- 長期價值:推理能力的突破可能改變AI應用格局
給開發者的建議:
- 值得嘗試:編程輔助功能確實強悍,可以作為輔助工具
- 保持理性:不要完全依賴,基礎功能穩定性仍需驗證
- 關注發展:xAI的快速迭代值得持續關注
至于馬斯克"重寫人類知識庫"的宏大目標,從目前的評測結果看,Grok 4確實在推理能力上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實力。但正如網友質疑的那樣,一些基礎功能的穩定性和測試方法的透明度仍需要官方進一步澄清。
畢竟,AI的價值不僅在于跑分好看,更在于能否真正幫助人類解決實際問題。從這個角度看,Grok 4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但距離"完美"還有路要走。
Bottom Line:Grok 4在推理和編程領域的突破值得肯定,但基礎功能穩定性和企業級可靠性仍是關鍵考驗。對于追求前沿技術的開發者,這絕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玩具";對于企業用戶,建議先觀望再決策。
本文基于最新泄露的評測數據和公開信息整理,實際性能以官方正式發布為準。AI江湖風起云涌,讓我們拭目以待Grok 4的正式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