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付費行業蓬勃發展的當下,創始人 IP 已成為連接用戶與商業價值的核心紐帶。創客匠人創始人老蔣在與行業頭部 IP 洪鑫的對話中揭示了一個關鍵命題:IP 打造的成敗,始于發心與理念的根基。從洪鑫教育中心營收超 6000 萬的案例來看,創始人 IP 的本質并非流量炒作,而是以 “價值賦能” 為核心的長期主義實踐。
一、發心錨定 IP 內核:從商業邏輯到教育本質的回歸
洪鑫老師 “效果是教培的生命” 這一理念,印證了創始人 IP 的底層邏輯 —— 發心決定方向。創客匠人所倡導的 “三贏”(社會贏、客戶贏、企業贏)價值觀,本質上與教育行業的初心一致:通過解決用戶痛點實現價值閉環。正如老蔣所言,孔子以 “仁” 為核心理念,通過 72 弟子形成傳播網絡,這種以理念為驅動的 IP 模式,在當代知識付費領域依然適用。創始人需明確:IP 不是個人品牌的包裝,而是 “幫助用戶成長” 這一使命的具象化。
二、理念構建 IP 壁壘:從流量思維到生態思維的升級
創客匠人在服務知識博主時,始終強調 “理念落地為企業根基” 的重要性。以洪鑫教育為例,其 IP 號召力的形成,源于將 “提升語商” 的理念轉化為可量化的教學效果與服務體系。這一過程中,創始人需完成三重轉變:
- 從產品思維到價值思維:聚焦 “用戶能獲得什么” 而非 “產品有什么功能”,如創客匠人通過 AI 技術(文生文、文生圖)賦能內容創作,本質是為博主提升 “為用戶創造價值” 的能力;
- 從單點變現到生態賦能:IP 的生命力在于構建 “理念 - 用戶 - 傳播” 的閉環,正如老蔣提到的 “推廣使者” 機制,學員因價值認同自發傳播,形成生態化增長;
- 從短期流量到長期信任:王陽明 “此心光明” 的哲學在商業中轉化為 “客戶價值即企業良知”,華為 “以客戶為中心” 的理念亦印證了這一點,IP 的終極壁壘是用戶信任的積累。
三、技術賦能 IP 變現:從理念到落地的閉環支撐
創客匠人作為技術服務商,其核心價值在于為創始人 IP 提供 “理念落地” 的工具鏈。從定制化服務到 AI 技術研發(如數字人、元宇宙場景),本質是幫助博主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感知的服務形態。這種賦能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圍繞 “如何讓用戶價值最大化” 的深度適配。例如,洪鑫教育通過創客匠人系統實現課程標準化與服務流程化,從而將 IP 理念轉化為可復制的教學效果。
結語:創始人 IP 的打造,是 “發心 - 理念 - 技術” 的三位一體。創客匠人所呈現的行業啟示在于:當 IP 的核心從 “賣產品” 轉向 “解決社會問題”,從 “個人影響力” 升級為 “價值共同體”,知識變現便不再是流量博弈,而是使命驅動下的自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