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電力參數
-
電壓 (Voltage)
-
單位:伏特(V)
-
含義:電勢差,推動電流流動的動力
-
類型:線電壓(三相系統)、相電壓,如220V(家用)或380V(工業)
-
-
電流 (Current)
-
單位:安培(A)
-
含義:電荷的定向移動速率,反映負載用電強度
-
測量:通過電流互感器(CT)非接觸式檢測
-
-
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
-
單位:瓦特(W)/千瓦(kW)
-
公式:P = V×I×cosφ
-
特性:實際轉化為機械能、熱能的有效功率
-
-
無功功率 (Reactive Power)
-
單位:乏(var)
-
公式:Q = V×I×sinφ
-
作用:維持電磁設備(電機、變壓器)的磁場建立
-
-
視在功率 (Apparent Power)
-
單位:伏安(VA)
-
公式:S = √(P2 + Q2) = V×I
-
意義:電氣設備容量設計的基準參數
-
-
頻率 (Frequency)
-
單位:赫茲(Hz)
-
標準值:50Hz(中國)/60Hz(美日)
-
重要性:電網穩定運行的核心指標,發電機轉速決定
-
-
功率因數 (Power Factor)
-
范圍:0~1(理想值為1)
-
公式:cosφ = P/S
-
經濟意義:低于標準值(如0.9)時可能被電力公司罰款
-
二、時間標識參數
-
日期 & 時間
-
格式:YYYY-MM-DD / HH:MM:SS(ISO 8601)
-
功能:數據記錄的時間戳
-
技術實現:設備內置RTC時鐘芯片(需電池供電)
-
三、設備管理參數
-
通信地址
-
范圍:Modbus協議常用1-247
-
應用:多設備組網時的唯一標識,如智能電表陣列
-
協議示例:RTU模式地址配置
-
-
版本號
-
格式:Vx.y.z(主版本.次版本.修訂號)
-
作用:固件兼容性判斷依據
-
示例:V2.1.3表示第二次重大升級后的第三次修訂
-
-
全顯檢測
-
類型:開機自檢(POST)功能
-
檢測內容:LCD所有字段顯示、LED指示燈、數碼管段碼
-
行業標準:符合DL/T 645-2007電表通信規約的顯示測試要求
-
四、基礎用電計量參數
-
總用電量
-
單位:千瓦時(kWh)
-
含義:電表累計消耗的總電能,包含所有時段的用電量。
-
應用:計算電費的核心依據,常用于年度能耗分析。
-
-
尖/峰/平/谷用電量
-
劃分依據:電力公司分時電價政策(例:某地區時段劃分):
-
尖時段(最高電價):19:00-21:00(夏季用電高峰)
-
峰時段(次高電價):8:00-11:00, 13:00-19:00
-
平時段(基準電價):11:00-13:00, 21:00-22:00
-
谷時段(最低電價):22:00-次日8:00
-
-
意義:通過電價差異引導用戶錯峰用電,降低電網負荷壓力。
-
示例:若谷電價0.3元/kWh、峰電價1.2元/kWh,空調谷時段運行可節省75%電費。
-
五、設備標識與狀態參數
-
表號
-
格式:12-20位數字編碼(如:12345678901234567890)
-
作用:電表唯一身份標識,用于繳費系統、故障報修時的設備追蹤。
-
技術實現:國網電表遵循Q/GDW 1355-2013編碼規范,包含廠商代碼、批次號等信息。
-
-
報警金額1 & 報警金額2
-
典型設置:
-
報警金額1(初級預警):余額低于50元時提醒
-
報警金額2(次級預警):余額低于20元時自動斷電
-
-
應用場景:預付費電表的核心功能,防止用戶欠費(如校園宿舍用電管理)。
-
-
當前電價
-
動態性:可遠程更新(通過電力載波或4G通信),適應政策調整。
-
示例:上海夏季分時電價中,谷時段電價可能從0.3元臨時調整為0.25元以鼓勵儲能。
-
六、用電控制與安全參數
-
購電次數
-
記錄內容:用戶通過IC卡、APP等方式的充值次數。
-
用途:分析用戶繳費習慣,輔助反竊電稽查(異常頻繁小額購電可能提示違規)。
-
-
功率閾值
-
單位:千瓦(kW)
-
設置邏輯:
-
家庭場景:通常設為入戶總閘承載能力的80%(如40A空開對應8.8kW,閾值設7kW)
-
工業場景:根據變壓器容量設置(如630kVA變壓器,功率因數0.9時閾值≈500kW)
-
-
觸發動作:超限后自動跳閘或發送告警至管理平臺。
-
七、有功電能參數體系
(1) 組合有功電能
-
定義:
將不同費率時段(費率1~4)的用電量按策略組合后的總電能,常用于分時計費或階梯電價統計。-
參數示例:
-
當前組合有功總電能:所有費率時段用電量的總和(
費率1+費率2+費率3+費率4
) -
當前組合有功費率1電能:僅統計費率1時段(如尖峰時段)的用電量
-
當前組合有功電能數據塊:包含總電能及各費率電能的完整數據集(含時間戳、校驗碼等)
-
-
(2) 正向/反向有功電能
-
核心區別:
參數類型 電能流向 典型場景 正向有功 電網→用戶(消耗電能) 常規用電(如家庭、工廠) 反向有功 用戶→電網(回饋電能) 分布式發電(光伏、風電) -
參數結構:
-
總電能:不分費率的總正向/反向電能(如光伏系統累計回饋電網的總電量)
-
費率1~4電能:按費率時段劃分的正向/反向電能(如光伏在谷時段反向送電)
-
電能數據塊:結構化數據包,包含總電能、各費率電能及校驗信息(用于防篡改)
-
八、無功電能參數
(1) 組合無功1總電能
-
定義:
特定類型無功電能的累計值(如感性無功或容性無功),用于功率因數計算和設備效率評估。-
組合無功1費率1/2電能:按費率時段劃分的無功電能(部分電網對高無功用電收取附加費)
-
(2) 無功類型擴展
-
感性無功:由電動機、變壓器等感性負載產生,需電容補償
-
容性無功:由電纜電容、容性負載產生,需電感補償
九、關鍵概念解析
(1) 費率時段劃分
-
費率1:尖峰時段(最高電價,如19:00-21:00)
-
費率2:高峰時段(次高電價,如8:00-11:00)
-
費率3:平段(基準電價,如11:00-13:00)
-
費率4:低谷時段(最低電價,如22:00-次日6:00)
(2) 數據塊結構
-
組成要素:
plaintext
復制
[起始符] + [表號] + [總電能] + [費率1電能] + ... + [費率4電能] + [時間標簽] + [CRC校驗碼]
-
通信協議:DL/T 645-2007、IEC 62056-21 等規約定義的數據格式
(3) 雙向計量場景
-
光伏系統:白天發電時反向有功電能增加,夜間用電時正向有功電能增加
-
儲能系統:充電時正向有功增加,放電時反向有功增加
十、典型應用案例
-
工商業分時計費
-
通過?組合有功費率1電能?統計尖峰時段用電量,計算高電價電費成本。
-
對比?正向/反向有功總電能,分析分布式能源系統的凈用電量(總正向 - 總反向)。
-
-
無功補償控制
-
監測?組合無功1總電能,當感性無功超標時自動投切電容器組。
-
根據?費率2無功電能?判斷高峰時段無功損耗,優化補償策略。
-
-
防竊電稽查
-
校驗?電能數據塊?的完整性(CRC校驗),發現異常數據時觸發告警。
-
對比正向有功總電能與組合有功總電能,差值超過閾值提示電表被篡改。
-
十一、參數關聯與擴展
-
與功率因數的關系:
功率因數 = 有功功率 / √(有功功率2 + 無功功率2)
通過控制無功電能可提升功率因數(通常要求 ≥0.9 避免罰款)。 -
國際標準差異:
歐美部分國家采用?TOU(Time-of-Use)?費率,劃分時段更精細(如每15分鐘動態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