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簡稱“軟考”)中 程序員(初級) 考試的核心知識點匯總,涵蓋考試大綱的主要方向,幫助你系統復習:
一、計算機基礎
-
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
- 計算機五大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 進制轉換: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的相互轉換
- 數據表示:原碼、反碼、補碼、浮點數表示、ASCII碼、漢字編碼(GB2312、Unicode)
- 存儲單位:位(bit)、字節(Byte)、KB、MB、GB、TB
- 總線類型: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
-
操作系統基礎
- 操作系統功能:進程管理、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
- 進程與線程:進程狀態(就緒、運行、阻塞)、線程調度算法(先來先服務、短作業優先、時間片輪轉)
- 內存管理:分頁、分段、虛擬內存、頁面置換算法(FIFO、LRU)
- 文件系統:文件目錄結構(樹形目錄)、文件存儲方式(連續、鏈式、索引)
二、數據結構與算法
-
基本數據結構
- 線性結構:數組、鏈表(單向、雙向、循環鏈表)、棧(FILO)、隊列(FIFO)
- 樹形結構:二叉樹(滿二叉樹、完全二叉樹)、二叉查找樹、平衡二叉樹(AVL)、哈夫曼樹
- 圖:圖的表示(鄰接矩陣、鄰接表)、遍歷算法(DFS、BFS)
- 哈希表:哈希函數、沖突解決方法(開放定址法、鏈地址法)
-
常用算法
-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歸并排序、堆排序(時間復雜度比較)
- 查找算法:順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
- 遞歸與分治:斐波那契數列、漢諾塔問題
- 動態規劃:背包問題、最長公共子序列
三、編程語言(C語言為主)
-
基礎語法
- 數據類型:整型、浮點型、字符型、數組、結構體、指針
- 運算符與表達式:算術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位運算符
- 流程控制:條件語句(if-else)、循環語句(for、while、do-while)、switch-case
- 函數:函數定義與調用、參數傳遞(值傳遞、指針傳遞)、遞歸函數
-
重點難點
- 指針與內存管理:指針運算、動態內存分配(malloc、free)
- 文件操作:文件打開/關閉(fopen、fclose)、讀寫函數(fread、fwrite)
- 預處理指令:宏定義(#define)、條件編譯(#ifdef、#endif)
四、數據庫基礎
-
關系數據庫
- 基本概念:表、字段、記錄、主鍵、外鍵、索引
- SQL語句:增刪改查(INSERT、DELETE、UPDATE、SELECT)、條件查詢(WHERE)、排序(ORDER BY)、分組(GROUP BY)
- 事務管理:ACID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離性、持久性)
-
數據庫設計
- E-R圖:實體、屬性、關系(1:1、1:N、M:N)
- 范式理論: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
五、網絡基礎
-
網絡模型與協議
- OSI七層模型 vs TCP/IP四層模型
- 常見協議:HTTP/HTTPS、FTP、DNS、TCP(三次握手、四次揮手)、UDP、IP、ARP
-
網絡設備與安全
- 網絡設備: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
- 安全基礎:對稱加密(AES)、非對稱加密(RSA)、數字簽名、常見攻擊(DDoS、SQL注入、XSS)
六、軟件工程基礎
- 軟件開發模型
- 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開發、螺旋模型
- 軟件測試
- 測試類型: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
- 黑盒測試 vs 白盒測試(邏輯覆蓋、路徑覆蓋)
- UML建模
- 用例圖、類圖、時序圖、活動圖
七、新技術趨勢(了解即可)
- 云計算:IaaS、PaaS、SaaS
- 大數據:Hadoop、MapReduce
-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基礎概念
備考建議
- 教材與真題
- 推薦教材:《程序員教程(第五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 刷近5年真題,熟悉題型(選擇題+編程題)。
- 重點突破
- 編程題以C語言為主,掌握指針、數組、字符串操作。
- 數據結構與算法題需理解原理,手寫代碼。
- 時間分配
- 綜合知識(選擇題):60分鐘
- 應用技術(編程題):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