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系統:把大廚房拆成多個小廚房
想象你開了一家超火爆的餐廳,但原來的廚房太小了:
-
問題:一個廚師要同時切菜、炒菜、烤面包,手忙腳亂還容易出錯。
-
解決方案:
-
拆分成多個小廚房(分布式):
-
切菜間:專門處理食材準備
-
炒菜間:只管炒菜
-
甜品站:專注做蛋糕
-
-
優勢:
-
效率暴增:每個小廚房專注做一件事
-
抗風險:炒菜間著火了,其他廚房還能工作
-
-
代價:
-
需要傳菜員(網絡通信)在各廚房跑腿
-
要協調各廚房的進度(分布式事務)
-
-
二、微服務:讓每個廚師變成專業小店
如果餐廳繼續擴大,發現連小廚房也不夠靈活了:
-
新問題:
-
修改蛋糕配方要整個廚房停業升級
-
情人節訂單暴增,但其他菜品的廚師卻在閑著
-
-
解決方案:
-
讓每個菜系獨立成小店(微服務):
-
川菜館:只做辣菜,有自己的廚師和食材庫
-
甜品屋:獨立運營,隨時調整蛋糕菜單
-
飲品站:專注調飲料,和外賣平臺直接對接
-
-
關鍵操作:
-
每家店用對講機溝通(API接口)
-
統一收銀臺記錄所有訂單(分布式追蹤)
-
遇到客流量大時,臨時開分店(彈性擴容)
-
-
-
好處:
-
川菜館裝修不影響甜品屋營業(獨立部署)
-
雙十一時給飲品站多雇5個員工(按需擴展)
-
可以嘗試用機器人做奶茶(技術異構)
-
三、現實中的經典翻車案例
-
上菜順序混亂(分布式事務問題):
-
顧客先拿到蛋糕,半小時后才等到主菜
-
解決辦法:要么全部上齊再算成功,要么接受有時序問題
-
-
對講機信號差(網絡延遲):
-
川菜館說“收到訂單”,但甜品屋沒聽見
-
解決辦法:設定超時重試,或者接受偶爾丟單
-
-
監控盲區(可觀測性不足):
-
后廚著火了,前廳還在正常接待客人
-
解決辦法:給每個廚房裝煙霧報警器(監控系統)
-
四、什么時候該用這些技術?
-
適合用分布式:
-
你的“餐廳”已經需要同時接待1000人
-
顧客來自不同國家(多地部署)
-
不能容忍整個餐廳停電(高可用)
-
-
適合用微服務:
-
菜單有200道菜且經常更新(需求變化快)
-
想嘗試用無人機送餐(技術實驗)
-
不同菜系由不同團隊管理(跨團隊協作)
-
-
千萬別用:
-
街邊早餐攤(小項目)
-
老板親自下廚且拒絕招人(團隊能力不足)
-
顧客只點煎餅果子(簡單需求)
-
五、一句話總結
-
分布式:人多力量大,但要管好分工
-
微服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但要建立好溝通機制
-
本質:用復雜度換彈性,就像用樂高積木代替大理石雕塑——更靈活,但組裝需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