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基礎要求
首先強調了學習前應具備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對于理解 C++ 的核心概念和編程技巧至關重要。
-
動態內存分配與使用:
-
理解動態內存分配的概念,掌握
new
和delete
操作符的使用。 -
能夠動態分配和管理內存,避免內存泄漏和非法訪問。
-
-
C++ 標準庫的容器:
-
熟悉 C++ 標準庫中的容器,如
vector
、list
、map
等。 -
掌握容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插入、刪除、遍歷等操作。
-
動態內存分配,這個概念在C++里挺重要的。我記得以前在學校學過,但可能有些細節需要再復習一下。首先,動態內存分配是什么意思呢?應該是在程序運行時根據需要分配內存,而不是在編譯時固定大小。比如,當我們需要一個數組,但不確定它會有多大時,用動態分配就可以在運行時決定大小。對吧?
那C++里用new和delete操作符來管理動態內存。new用來分配內存,delete用來釋放。比如,想要一個int,可以int* p = new int; 然后賦值*p = 5; 使用完后要delete p; 對吧?這樣就不會內存泄漏了。但是如果忘記delete的話,就會導致內存泄漏,這確實是個問題。
那動態數組呢?比如int* arr = new int[10]; 這樣分配一個10個int的數組,釋放的時候要用delete[] arr;。這里容易出錯的地方可能就是用了delete而不是delete[],這樣可能導致未定義行為,比如只釋放了第一個元素,剩下的沒釋放,或者破壞堆的結構?
還有內存泄漏的情況,比如在函數里分配了內存,但沒有在返回前釋放,或者因為異常導致delete沒有被執行。這時候需要用智能指針比如unique_ptr或shared_ptr來管理,自動釋放內存。不過我們主要了解new和delete,所以暫時不考慮智能指針的話,需要注意手動管理。
另外,非法訪問的問題,比如分配了n個元素,但訪問第n+1個元素,這會導致越界,可能引發崩潰或安全漏洞。動態分配的內存需要自己確保不越界訪問,不像vector有邊界檢查。
那怎么避免內存泄漏呢?確保每一個new都有對應的delete,并且在正確的時機調用。比如在函數中,如果有多個返回點,每個可能的路徑都要有delete。或者使用RAII(資源獲取即初始化)技術,把指針封裝在對象里,析構時自動釋放。
比如,寫一個類,構造函數中用new分配內存,析構函數中用delete釋放。這樣當對象離開作用域時,自動調用析構函數,釋放內存。這樣可以避免忘記delete的情況。
另外,使用new的時候可能會拋出std::bad_alloc異常,如果內存不足的話。這時候要考慮異常安全,確保在異常發生時已經分配的資源能被正確釋放。或者使用nothrow版本的new,比如int* p = new(nothrow) int; 這樣在分配失敗時返回nullptr,而不是拋出異常。
還有,淺拷貝的問題。如果一個類有動態分配的成員,默認的拷貝構造函數和賦值運算符會進行淺拷貝,導致多個指針指向同一塊內存。這樣在析構時可能會多次delete同一塊內存,導致未定義行為。這時候需要自己實現深拷貝,或者在C++11以后使用移動語義。
總結一下,動態內存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正確配對使用new和delete,new[]和delete[]。
2. 避免內存泄漏,確保所有分配的內存都被釋放。
3. 防止懸空指針,釋放后不要繼續使用指針。
4. 避免越界訪問動態分配的數組。
5. 處理可能的異常情況,確保異常安全。
6. 使用RAII或智能指針來自動管理內存,減少手動管理的錯誤。
比如,舉個簡單的例子,動態分配一個整數:
int* ptr = new int;
*ptr = 10;
// 使用ptr
delete ptr;
如果忘記delete,ptr指向的內存就泄漏了。或者如果在delete之后再次使用ptr,就會訪問已經釋放的內存,導致未定義行為。
再比如動態數組:
int size = 5;
int* arr = new int[size];
for(int i=0; i<size; i++) {
arr[i] = i;
}
// 使用數組
delete[] arr;
這里如果錯誤地使用delete arr; 而不是delete[] arr;,會導致問題,因為前者只調用一次析構函數(如果有對象的話),而后者正確釋放整個數組的內存。
還有,當在函數中動態分配內存并返回指針時,調用者需要負責釋放,這容易出錯。比如:
int* createArray(int size) {
return new int[size];
}
void someFunction() {
int* myArr = createArray(10);
// ... 使用myArr
delete[] myArr; // 必須記得
}
如果調用者忘記delete[],就會泄漏。所以最好返回智能指針,或者讓調用者明確責任。
總的來說,正確使用new和delete需要嚴格的代碼紀律,確保每個分配都有對應的釋放,并且正確處理所有可能的執行路徑和異常情況。而使用現代C++的智能指針可以大大減少這些問題,但理解底層機制還是很重要的。
二、課程目標
????????課程的目標是幫助學員從基礎到高級,全面掌握 C++ 編程語言的各個方面。
-
從基礎到高級:
-
從最基礎的 C++ 語言構件,如變量、類型、作用域、循環、流程控制等,逐步深入到高級主題,如內存管理、類和對象、模板編程等。
-
通過系統的學習,幫助學員構建扎實的 C++ 編程基礎,為后續的高級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
-
內存管理器:
-
學習高知名度的內存管理器,如 STL Allocators、Boost.Pool、jemalloc 等。
-
理解內存管理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掌握如何在實際項目中選擇和使用合適的內存管理器。
-
三、工具與環境
課程中介紹了多種開發工具和環境,幫助學員更好地進行 C++ 編程實踐。
-
Dev-C++:
-
Dev-C++ 是一個免費的 C++ 集成開發環境(IDE),支持 GNU 編譯器(GCC)。
-
通過 Dev-C++,學員可以方便地編寫、編譯和調試 C++ 代碼,進行項目管理和代碼管理。
-
-
Visual C++ 6.0:
-
Visual C++ 6.0 是微軟推出的一個經典的 C++ 開發環境,支持 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等框架。
-
通過 Visual C++ 6.0,學員可以學習如何使用 MFC 進行 Windows 應用程序開發,掌握 MFC 的基本使用方法。
-
四、實際應用案例
在實際應用中,動態內存分配和標準庫容器的使用非常廣泛。
-
動態內存分配:
-
示例代碼:
int* ptr = new int(10); // 動態分配一個整數 std::cout << *ptr << std::endl; // 輸出 10 delete ptr; // 釋放動態分配的內存
-
-
標準庫容器:
-
示例代碼:
std::vector<int> vec; // 創建一個整數向量 vec.push_back(1); // 添加元素 1 vec.push_back(2); // 添加元素 2 vec.push_back(3); // 添加元素 3 for (int i : vec) {std::cout << i << " "; // 輸出 1 2 3 }
-
五、學習資源
課程中還推薦了一些網絡資源和書籍,幫助學員進一步學習和深入理解 C++ 編程。
-
網絡資源:
-
Doug Lea 的主頁:Doug Lea 是 C++ 標準模板庫(STL)的主要作者之一,他的主頁上提供了許多關于 STL 和內存管理的資源。
-
CSDN:CSDN 是一個大型的中文技術社區,提供了豐富的 C++ 編程資源和教程。
-
-
書籍:
-
《STL源碼剖析》:侯捷老師本人著,詳細解析了 STL 的源碼,幫助學員深入理解 STL 的實現原理。
-
《Small Memory Software》:James Noble 和 Charles Weir 著,介紹了在有限內存系統中設計和實現小內存軟件的模式和方法。
-
《Modern C++ Design》:Andrei Alexandrescu 著,介紹了現代 C++ 設計模式和泛型編程的應用。
-
六、學習心得
通過學習侯捷老師的 C++ 課程,我對 C++ 的內存管理和工具應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課程內容從基礎到高級,逐步引導學員掌握 C++ 的核心概念和編程技巧。特別是對動態內存分配和標準庫容器的使用,為后續的面向對象編程和高級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實際編程中,合理使用動態內存分配和標準庫容器可以顯著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同時,掌握開發工具和環境的使用,可以提高開發效率,更好地進行項目管理和代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