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資源:
湖科大教書匠
1、概述
網絡層實現主機到主機的傳輸,主要有分組轉發和路由選擇兩大功能
路由選擇處理機得出路由表,路由表再生成轉發表,從而實現分組從不同的端口轉發
網絡層向上層提供的兩種服務:面向連接的虛電路服務、無連接的數據報服務。因特網采用后者
習題1
1 以下屬于網絡層范疇的是
A. 透明傳輸比特流
B. 媒體接入控制
C. IP地址
D. 實現進程之間的通信
2 在因特網使用的TCP/IP協議棧中,核心協議是
A. TCP
B. IP
C. ARP
D. HTTP
3 【2011年 題33】TCP/IP參考模型的網絡層提供的是
A. 無連接不可靠的數據報服務
B. 無連接可靠的數據報服務
C. 有連接不可靠的虛電路服務
D. 有連接可靠的虛電路服務
2、IPV4編址
IPv4地址因特網上的每一個主機(或路由器)的每一個接口分配在全世界的唯一的32比特標識符
IPv4編址:分類編址->劃分子網->無分類編址
表示:點分十進制表示法,如192.128.0.1
分類編址
分為網絡號和主機號,有5類地址
ABC類地址為單播地址,只有他們能分配給各接口。
但是其中主機號全0的為網絡地址,不能分配給接口;主機號全1的為廣播地址,也不能分配。
缺點:容易浪費地址
劃分子網
從主機號借用一些比特作為子網號
子網掩碼:1表示網絡號和子網號
三級結構:網絡號、子網號、主機號
特點:每個子網的可分配主機號數量一樣
無分類編址CIDR
兩級結構:網絡前綴、主機號
使用地址掩碼,與子網掩碼類似
使用斜線標記前綴位數,如192.68.3.1/25
路由聚合:找共同前綴,這樣能方便路由表配置減少開銷
路由器查表轉發時也遵循最長前綴匹配
習題2
1 構成IPv4地址的比特數量和構成以太網MAC地址的比特數量分別是
A. 16,24
B. 32,48
C. 64,96
D. 128,192
2 IPv4編址方法的三個歷史階段不包含
A. 分類編址
B. 劃分子網
C. 路由選擇
D. 無分類編址
3 某個IPv4地址的二進制形式為11000000111111100000111111110000,則點分十進制形式為
A.
192.254.15.240B.
240.15.254.192C.
96.128.51.120D.
120.51.128.96
1 分類編址的IPv4地址共分A. 3類
B. 4類
C. 5類
D. 6類
2 在IPv4地址的分類編址階段,A類網的數量為
A.27-1
B.27-2
C.27+1
D.27+2
3 在IPv4地址的分類編址階段,每個B類網包含的IP地址數量為
A.28
B.28-2
C.216
D…216-2
4 在IPv4地址的分類編址階段,每個C類網可分配給主機或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數量為
A.28
B.28-2
C.216
D…216-2
5 以下屬于C類IPv4地址,但又不能分配給主機的是
A.
196.2.3.8B.
192.0.0.255C.
191.255.255.252D.
126.255.255.255
1 已知某個網絡的地址為192.168.0.0,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128對其進行子網劃分,可劃分出的子網數量為A. 2
B. 4
C. 8
D. 16
2 已知某個網絡地址為10.0.0.0,使用子網掩碼255.255.192.0對其進行子網劃分,則每個子網包含的地址數量為
A.210
B.210-2
C.214
D.214-2
3 已知某個網絡地址為172.16.0.0,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24.0對其進行子網劃分,則所劃分出的最后一個子網的廣播地址是
A.
172.16.0.255B.
172.16.255.255C.
172.0.255.255D.
172.255.255.2554 已知某個網絡地址為192.168.1.0,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128對其進行子網劃分,則所劃分出的第一個子網的廣播地址是
A.
192.168.1.127B.
192.168.1.128C.
192.168.1.254D.
192.168.1.2555 某主機的IP地址是166.66.66.66,子網掩碼為255.255.192.0,若該主機向其所在子網發送廣播分組,則目的地址可以是
A.
166.66.66.255B.
166.66.255.255C.
166.255.255.255D.
166.66.127.255
1 某個IPv4地址的CIDR表示形式為126.166.66.99/22,則以下描述錯誤的是A. 網絡前綴占用22個比特
B. 主機編號占用10個比特
C. 所在地址塊包含地址數量
D.
126.166.66.99是所在地址塊中的第一個地址2 CIDR地址塊10.0.0.0/10中的最后一個地址是
A.
10.63.255.255B.
10.255.255.255C.
10.0.255.255D.
10.0.0.2553 某個網絡所分配到的地址塊為172.16.0.0/29,能接收目的地址為172.16.0.7的IP分組的最大主機數是
A. 4
B. 5
C. 6
D. 7
4
某路由表中有轉發接口相同的2條路由表項,其目的網絡地址分別為202.118.133.0/24和202.118.130.0/24,將這2條路由聚合后的目的網絡地址為A.
202.118.128.0/21B.
202.118.128.0/22C.
202.118.130.0/22D.
202.118.132.0/205 地址172.16.2.160屬于下面哪一個地址塊
A.
172.16.2.64/26B.
172.16.2.96/26C.
172.16.2.128/26D.
172.16.2.192/26
3、IPv4應用規劃
定長子網掩碼、不定長子網掩碼
不定長劃分先分大的再分小的
習題3
1 在一條點對點的鏈路上,為了減少地址的浪費,地址掩碼應該指定為
A.
255.255.255.252B.
255.255.255.248C.
255.255.255.240D.
255.255.255.1962 若將某個C類網絡劃分出5個子網,每個子網最多20臺主機,則使用的子網掩碼是
A.
255.255.255.192B.
255.255.255.224C.
255.255.255.240D.
255.255.255.2483 下面有關FLSM與VLSM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FLSM使用同一個子網掩碼來劃分子網
B. VLSM可以使用不同的子網掩碼來劃分子網
C. 使用FLSM劃分的子網,每個子網所分配的IP地址數量相同
D. 使用VLSM劃分子網,只能劃分出偶數個子網
4 IP地址與MAC地與ARP協議
ARP地址解析協議,由IP地址找MAC地址
ARP只能在同一個網絡中使用,不能跨網絡使用,若要跨網絡,則需在鏈路上每個網絡中都使用ARP,即多次ARP才行
在同一網絡中,A想直到B的MAC地址(已知IP地址),會發送MAC地址為全1的廣播幀,B收到后處理,并發送ARP相應報文,此時是單播幀,A收到后處理更新ARP緩存表
動態ARP記錄時效為兩分鐘,靜態的依據不同操作系統,生命周期不同
習題4
1
下列情況需要發送ARP請求的是A. 主機需要接收信息,但ARP高速緩存表中沒有源IP地址與MAC地址的映射關系
B. 主機需要接收信息,但ARP高速緩存表中已有源IP地址與MAC地址的映射關系
C. 主機需要發送信息,但ARP高速緩存表中沒有目的IP地址與MAC地址的映射關系
D. 主機需要發送信息,但ARP高速緩存表中已有目的IP地址與MAC地址的映射關系
2 主機A發送IP數據報給主機B,途中經過了8個路由器,則在此過程中使用ARP的次數為
A. 8
B. 9
C. 10
D. 11
5,IP數據報的發送和轉發
在同一網絡中直接交付,不同網絡中間接交付
比較網絡號即可得知是否在同一網絡
交由哪個路由器轉發一般是默認網關
路由器根據目的IP地址在路由表中進行查詢,找到匹配的路由條目則進行轉發,否則丟棄該IP數據報,向源主機發送ICMP差錯報告
如果路由器收到廣播地址,則默認不會對該數據包進行轉發
習題5
1 源主機給目的主機發送IP數據報時,首先要
A. 獲取默認網關的IP地址
B. 獲取目的主機的MAC地址
C. 判斷默認網關與自己是否在同一網絡
D. 判斷目的主機與自己是否在同一網絡
2 路由器轉發IP數據報的依據是
A. IP數據報的源IP地址和路由表中的路由記錄
B. IP數據報的目的IP地址和路由表中的路由記錄
C. IP數據報的源MAC地址和路由表中的路由記錄
D. IP數據報的目的MAC地址和路由表中的路由記錄
3 路由器收到目的IP地址為255.255.255.255的IP數據報,則路由器的操作是
A. 丟棄該IP數據報
B. 從所有接口轉發該IP數據報
C. 根據路由表中的記錄從某個接口轉發該IP數據報
D. 隨機決定是否轉發該IP數據報
6,IPv4的首部格式
固定部分20字節,最大40字節可變部分
版本:4比特,表示IP協議的版本,IPv4版本值為4
首部長度:表示首部長度,以4字節為單位,最小為0101
區分服務: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質量,一般不使用
總長度字段:IP數據報的總長度,以字節為單位,包括首部長度和數據載荷長度
標識:屬于同一個IPv4數據報應有相同的標識,8比特
標志:3比特
片偏移:13比特,以8字節為單位,指出分片的IPv4的數據載荷偏移其在原數據報的位置有多遠.
分片時,最后一個數據分片除外,其它分片中數據載荷必須是8的整數倍
生存時間:TTL,8比特,最大為255,以跳數為單位,路由器收到數據報時先-1,不為0就轉發.
協議:8比特,指明數據載荷使用哪種協議,如TCP為6,ICMP為1,IGMP為2,UDP為17,IPv6為41,OSPF為89
首部檢驗和:16比特,每經過路由器都要重新計算,兩字節求和取反碼,即為檢驗和,接受方收到后兩字節求和再取反碼,不為0則有錯.
計算過程中,最高位若有進位要回卷,即最后一位加1
源IP地址:32比特
目的IP地址:32比特
習題6
1 以下關于IPv4數據報結構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IPv4數據報的首部長度是可變的
B. IPv4數據報首部中的協議字段表示IP的版本,值為4表示IPv4
C. IPv4數據報首部中的首部長度字段以4B為單位,總長度字段以字節為單位
D. IPv4數據報首部中的生存時間字段的值表示一個IPv4數據報可以經過路由器的數量
2 在IPv4數據報首部的字段中,與分片和重組無關的字段是
A. 標識
B. 標志
C. 片偏移
D. 協議
3 以下關于IPv4數據報分片基本方法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IPv4數據報長度大于MTU時,就必須對其進行分片
B. DF值為0表示允許對IPv4數據報進行分片
C. 分片的MF值為1表示接收到的分片不是最后一個分片
D. 屬于同一原始IPv4數據報的分片可以具有不同的標識
習題答案
習題1:C、B、A
習題2:B、C、A、C、B、C、B、B、A、C、B、A、D、D、A、C、A、C
習題3:A、B、D
習題4: B,C,B
習題5:D,B,A
習題6:B,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