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程序猿出身,因幾年前的懵懂無畏闖入期貨市場,盈了,感覺期貨太簡單,飄然裸辭,想當財務自由者,全職做交易。當深入學習時,卻虧了,原來市場是讓人敬畏的,也是反人性的。
深入學習,今年還考了個期貨從業資格證,最終只是考證,沒想去當居間人,卻開始幫別人寫寫策略。
寫策略成了我的兼職工作,也是全職工作,但相比于交易本身,開發所賺的收入不值一提,可能全年的收入在一天的交易里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了,那為了什么?
越是了解更深,越是覺得期貨盈利很難。以前看到期貨公司的客戶數據,說90%帳號是虧了,7%是持平,3%盈利時,覺得不可信,后來接觸多了,信了。
市場是讓人敬畏的,反人性的。見過太多人,自信滿滿,一年多少倍盈利,不是造假就是短壽賭徒。在一個常駐期貨交流群里,什么大佬都有,有七禾網采訪過的明星交易者,有上億資金的操盤者,有主觀大佬,也有量化大佬,在這兩年能盈利的都太少,一年幾倍的沒看到。汪星敏為什么當網紅賣課,傅海棠虧損退出期貨市場,樓之梁權益曲線造假。
保持市場敬畏,曾遇到一個人找我寫策略,說他多牛多牛,全國比賽冠軍,一年多少倍,說寫的策略我也可以用。交談中太過浮夸,策略內容空泛不嚴謹,報價砍價,我拒了這單。寫過太多策略,我明白量化的圣杯是怎樣的存在。
今年3月份才開始幫客戶寫策略,佛系接單,總結一下:
?? ?1、有成交記錄的客戶:156人
?? ?2、寫的總策略文件數(包括升級的不同版本):548個
?? ?3、人均策略數:3.51個
?? ?4、羅列寫過的有特點的策略:MACD背離,網格交易,A函數策略,策略內交易助手,策略內委托精控,指數映射多合約擬合,訂單流,A函數功能且能回測,交易盈虧曲線,大周期指標隨小周期波動,tick高頻,大單拆單算法交易,全品種篩選,橫截面策略,自動換月,自動同步,套利,數據庫動態倉管,延遲交易,指數實現真實價回測。
?? ?5、不會寫的策略:機器學習,纏論
前面問題我還沒回答,我寫策略為了什么?學習是一種信仰,探索是愛好,幫寫策略是最直接最能提升經驗認識的方式,汲取精華,終為交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