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編程與數學 02-004 Go語言Web編程 16課題、并發編程

青少年編程與數學 02-004 Go語言Web編程 16課題、并發編程

  • 一、并發編程
      • 并發編程的關鍵概念包括:
  • 二、并發與并行
      • 并發編程(Concurrency)
      • 并行計算(Parallelism)
      • 區別
  • 三、Go語言并發編程
      • 1. 協程(Goroutine)
      • 2. 通道(Channel)
      • 3. Select和Close
      • 4. WaitGroup
      • 5. Mutex和RWMutex
      • 6. Once和Cond
      • 7. 并發模式
  • 四、協程(Goroutine)
      • 1. 定義和創建
      • 2. 棧管理
      • 3. 并發與并行
      • 4. 調度
      • 5. Channel
      • 6. 錯誤處理
      • 7. 等待Goroutine結束
      • 8. 資源共享和同步
      • 9. 限制和最佳實踐
  • 五、通道(Channel)
      • 1. 創建通道
      • 2. 傳遞數據
      • 3. 緩沖通道和非緩沖通道
      • 4. 關閉通道
      • 5. 檢測通道是否關閉
      • 6. 通道的方向
      • 7. 通道和select
      • 8. 通道和sync
      • 9. 通道的性能
  • 六、異步編程
      • 1. 使用Goroutine
      • 2. 使用Channel
      • 3. 使用WaitGroup
      • 4. 使用Context
      • 5. 使用select和Channel進行并發控制
  • 七、并發與異步
      • 并發(Concurrency)
      • 異步(Asynchronous)
      • 并發與異步的關系
      • 并發與異步的區別
  • 八、沒有并發是否需要異步
  • 六、并發編程的重要性

課題摘要:本文探討了并發編程的概念、關鍵概念、Go語言中的并發模型以及異步編程。并發編程允許程序同時執行多個任務,提高性能和資源利用率。關鍵概念包括線程、進程、協程、并行、并發、同步等。Go語言的并發模型基于輕量級的Goroutine和Channel,簡化了并發編程。異步編程通過Goroutine和Channel實現,提高應用響應性和吞吐量。并發與異步雖相關但獨立,異步不依賴于并發。并發編程的重要性體現在性能提升、資源利用率提高、響應性增強等方面,但也增加了編程復雜性。正確實現并發編程對現代軟件開發至關重要。


一、并發編程

并發編程是指在計算機程序中同時執行多個任務的能力。這種編程范式允許程序利用多核處理器的優勢,提高性能和資源利用率,同時執行多個計算分支。并發編程的目的是減少程序的總執行時間,提高程序的響應性,以及更好地利用系統資源。

并發編程的關鍵概念包括:

  1. 線程(Thread)

    • 線程是操作系統能夠進行運算調度的最小單位,也是被系統獨立分配和擁有CPU資源的最小單位。在并發編程中,線程被用來實現任務的并行執行。
  2. 進程(Process)

    • 進程是計算機中已運行程序的實例。每個進程至少有一個線程,即主線程。進程擁有獨立的內存空間,而線程共享進程的內存空間。
  3. 協程(Coroutine)

    • 協程是一種程序組件,它允許掛起和恢復執行,通常用于異步編程。協程通常比線程更輕量級,且在用戶態管理。
  4. 并行(Parallelism)

    • 并行是指同時執行多個計算分支,通常在多核處理器上實現。并行計算涉及到將任務分解成可以并行處理的子任務。
  5. 并發(Concurrency)

    • 并發是指程序有能力處理多個計算分支,這些分支可能是交替執行的,也可能是并行執行的。
  6. 同步(Synchronization)

    • 同步是控制多個線程間操作順序的機制,確保共享資源的一致性和防止數據競爭。
  7. 互斥鎖(Mutex)

    • 互斥鎖是一種同步原語,用于保護共享資源不被多個線程同時訪問。
  8. 信號量(Semaphore)

    • 信號量是一種同步原語,用于控制對共享資源的訪問數量。
  9. 通道(Channel)

    • 通道是一種在Go語言中用于在協程之間同步和傳遞數據的同步原語。
  10. 死鎖(Deadlock)

    • 死鎖是指兩個或多個線程在等待對方釋放資源而永遠阻塞的情況。
  11. 競態條件(Race Condition)

    • 競態條件是指程序的執行結果依賴于多個線程的執行順序,這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結果。

并發編程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響應性,但也增加了編程的復雜性,因為需要正確地管理資源共享、同步和并發控制。正確地實現并發編程需要深入理解并發模型、操作系統的調度機制以及編程語言提供的并發工具和庫。

二、并發與并行

并發編程和并行計算是兩個密切相關但又有所區別的概念,它們都涉及到同時執行多個計算任務,但側重點和應用場景有所不同。

并發編程(Concurrency)

并發編程是指在程序設計中允許多個操作(任務、執行線程)在同一個時間段內“同時”進行。這里的“同時”并不一定意味著真正的并行執行,而是指在邏輯上可以同時進行的操作。并發編程的關鍵在于協調這些操作,以避免資源沖突和數據不一致性。

  • 資源共享:并發編程中,多個線程或進程可能需要訪問共享資源,因此需要同步機制來避免競態條件和數據競爭。
  • 上下文切換:并發編程中的操作可能在不同的時間點被操作系統調度執行,涉及到上下文切換。
  • 順序控制:并發編程需要考慮操作的執行順序,即使這些操作在邏輯上是同時進行的。
  • 應用場景:適用于需要提高響應性、處理多個輸入/輸出請求或同時執行多個任務的場景。

并行計算(Parallelism)

并行計算是指同時使用多個計算資源(如CPU核心、GPU、分布式系統)來執行多個計算任務。并行計算的關鍵在于將大問題分解成可以并行處理的小問題,以實現真正的同時執行。

  • 任務分解:并行計算需要將問題分解成可以獨立處理的子任務,這些子任務可以在不同的計算資源上并行執行。
  • 獨立性:并行計算中的子任務通常是相互獨立的,沒有或很少有數據依賴。
  • 性能提升:并行計算的目的是利用多個計算資源來顯著提高性能和處理速度。
  • 應用場景:適用于可以并行處理的大規模計算任務,如科學計算、大數據處理、圖形渲染等。

區別

  • 執行方式:并發編程可能涉及到任務的交替執行(在單個或多個處理器上),而并行計算則涉及到任務在多個處理器上真正的同時執行。
  • 資源共享:并發編程中的任務通常需要共享資源和數據,而并行計算中的任務則往往是獨立的。
  • 同步需求:并發編程需要更多的同步機制來協調任務,而并行計算則更注重任務的獨立性和并行度。
  • 復雜性:并發編程可能更復雜,因為它涉及到任務的協調和資源共享,而并行計算則更關注任務的分解和分配。

總的來說,并發編程和并行計算都是為了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和響應性,但它們的方法和關注點不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往往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并行計算任務可能需要并發編程來協調和管理多個并行執行的子任務。

三、Go語言并發編程

Go語言(Golang)的并發模型是輕量級的,基于協程(goroutine)和通道(channel)構建的。這種模型旨在簡化并發編程,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以下是Go語言并發模型的幾個關鍵組成部分:

1. 協程(Goroutine)

  • 輕量級線程:Goroutine是Go語言并發設計的核心,它是一種輕量級的線程,由Go運行時管理,比傳統的線程更加高效。
  • 創建和運行:Goroutine的創建非常簡單,只需要在函數調用前加上關鍵字go。一旦創建,Goroutine會并行執行該函數。
  • 調度:Goroutine的調度是由Go語言的運行時進行的,而不是由操作系統內核管理。

2. 通道(Channel)

  • 通信機制:Channel是Go語言中的一個核心類型,用于在Goroutine之間同步和傳遞數據。它可以幫助避免共享內存時出現的競態條件。
  • 類型安全:Channel可以是任何類型的,并且它是類型安全的。
  • 緩沖和非緩沖:Channel可以是緩沖的或非緩沖的。緩沖Channel有一定的容量,可以存儲多個值;非緩沖Channel則每次發送和接收操作都必須同時進行,否則會阻塞。

3. Select和Close

  • 多路復用select語句允許Goroutine等待多個Channel操作,類似于多個if語句的通信多路復用。
  • 關閉Channelclose函數用于關閉Channel,表示不再向Channel發送數據。這可以配合select語句來實現復雜的流程控制。

4. WaitGroup

  • 同步工具sync.WaitGroup是一個用于等待一組Goroutine完成的同步原語。
  • 計數器WaitGroup內部有一個計數器,用于跟蹤Goroutine的數量。每個Goroutine開始時調用Add方法,結束時調用Done方法,主Goroutine使用Wait方法等待所有Goroutine完成。

5. Mutex和RWMutex

  • 互斥鎖sync.Mutex提供了互斥鎖機制,用于保護共享變量不被多個Goroutine同時訪問。
  • 讀寫鎖sync.RWMutex允許多個Goroutine同時讀取,但在寫入時需要獨占訪問。

6. Once和Cond

  • 一次性執行sync.Once用于確保某個操作只被執行一次,無論有多少Goroutine嘗試執行它。
  • 條件變量sync.Cond與Mutex一起使用,用于等待或通知某些條件的發生。

7. 并發模式

Go語言的并發模型鼓勵使用一些特定的并發模式,如:

  • Pipeline模式:多個Goroutine串聯起來處理數據流,每個Goroutine作為數據處理管道中的一個階段。
  • 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通過Channel進行通信的順序進程,強調了并發編程中的通信機制。

Go語言的并發模型以其簡潔性和高效性而聞名,它通過限制共享內存和提供強大的通信機制,使得編寫并發程序變得更加容易和安全。這種模型鼓勵開發者將并發視為程序設計的一部分,而不是作為一個復雜的附加功能。

四、協程(Goroutine)

Go語言中的協程(Goroutine)是實現并發設計的核心技術之一。Goroutine提供了一種輕量級的線程機制,允許在程序中高效地執行并發任務。以下是Goroutine的詳細解析:

1. 定義和創建

Goroutine是由Go語言的運行時管理的輕量級線程。與操作系統管理的線程不同,Goroutine的調度是由Go語言的運行時進行的。創建一個Goroutine非常簡單,只需要在函數調用前加上關鍵字go

go myFunction()

這行代碼會創建一個新的Goroutine,并在這個新的Goroutine中異步執行myFunction函數。

2. 棧管理

Goroutine在創建時會分配一個很小的棧(大約幾千字節),這與操作系統線程的棧大小(通常為幾MB)相比非常小。Go語言的運行時會根據需要自動擴展Goroutine的棧,這意味著Goroutine可以動態地使用更多的內存,而不需要在創建時就確定棧的大小。

3. 并發與并行

Goroutine使得編寫并發代碼變得容易,但它們并不總是并行執行的。并發意味著多個任務可以交錯執行,而并行意味著多個任務同時執行。在單核處理器上,Goroutine是并發執行的,因為它們共享單個CPU核心。在多核處理器上,Go語言的運行時可以利用多個核心將Goroutine并行執行。

4. 調度

Goroutine的調度是由Go語言的運行時負責的。當一個Goroutine在執行過程中被阻塞(例如,等待I/O操作或Channel操作),運行時可以將CPU資源分配給其他Goroutine,從而提高CPU的利用率。這種協作式調度機制使得Goroutine在執行I/O密集型任務時非常高效。

5. Channel

Channel是Goroutine之間通信的同步機制。它不僅可以傳遞數據,還可以用于同步Goroutine的執行。通過使用Channel,可以避免共享內存時出現的競態條件,因為Channel保證了每次只有一個Goroutine可以訪問數據。

6. 錯誤處理

在Goroutine中處理錯誤需要特別小心,因為Goroutine的失敗不會導致主程序崩潰。通常,需要在Goroutine中返回錯誤,并在主程序中檢查這些錯誤。

7. 等待Goroutine結束

可以使用sync.WaitGroup來等待一個或多個Goroutine完成。WaitGroup內部有一個計數器,用于跟蹤Goroutine的數量。每個Goroutine開始時調用Add方法,結束時調用Done方法,主Goroutine使用Wait方法等待所有Goroutine完成。

8. 資源共享和同步

雖然Goroutine之間共享內存很簡單,但也需要小心處理競態條件。可以使用sync.Mutexsync.RWMutex來保護共享資源,或者使用Channel來傳遞數據,避免直接共享內存。

9. 限制和最佳實踐

  • Goroutine的堆棧大小有限,因此不適合存儲大量數據。
  • 盡量避免在Goroutine中進行大量的計算,因為這可能導致堆棧溢出。
  • 使用Channel進行Goroutine之間的通信,避免使用共享內存。
  • 合理使用sync包中的同步原語,如Mutex、RWMutex、WaitGroup等。

Goroutine是Go語言并發設計的核心,它提供了一種簡單而強大的方法來構建并發程序。通過合理使用Goroutine和Channel,可以有效地解決并發編程中的許多挑戰。

五、通道(Channel)

Go語言中的通道(Channel)是一種核心類型,用于在Goroutine之間同步和傳遞數據。通道是類型安全的,可以用于任何類型的數據。它們是Go語言并發模型的關鍵組成部分,提供了一種安全的方式進行Goroutine間的通信,避免了共享內存時可能出現的競態條件。

1. 創建通道

通道使用chan關鍵字創建,可以指定通道中可以傳遞的數據類型。例如,創建一個用于傳遞整數的通道如下:

ch := make(chan int)

2. 傳遞數據

數據通過<-操作符發送到通道,并通過相同的操作符從通道接收數據。發送數據的語法如下:

ch <- v  // 發送v到通道ch

接收數據的語法如下:

v := <-ch  // 從通道ch接收數據到變量v

3. 緩沖通道和非緩沖通道

  • 非緩沖通道:默認情況下,通道是不帶緩沖的,這意味著發送操作會阻塞,直到另一個Goroutine在同一個通道上執行接收操作。
  • 緩沖通道:可以通過指定容量來創建帶緩沖的通道。例如:
ch := make(chan int, 3)  // 創建一個緩沖大小為3的通道

在緩沖通道中,發送操作會將數據放入緩沖區,直到緩沖區滿。如果緩沖區已滿,發送操作會阻塞,直到緩沖區中有空間。接收操作會從緩沖區中取出數據,如果緩沖區為空,接收操作會阻塞,直到緩沖區中有數據。

4. 關閉通道

通道可以被關閉,使用close函數。一旦通道被關閉,不能再向其發送數據,但可以繼續從中接收數據,直到通道中的數據被完全接收。嘗試向已關閉的通道發送數據會導致panic。關閉通道的語法如下:

close(ch)

5. 檢測通道是否關閉

可以使用range循環來從通道接收數據,當通道關閉時,range循環會結束。這是檢測通道是否關閉的推薦方式:

for v := range ch {// 處理數據v
}

6. 通道的方向

在Go語言中,通道可以是單向的,即只能是發送通道或接收通道。單向通道可以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因為它限制了通道的使用方式。例如,可以只創建一個發送通道:

ch := make(chan int)

然后通過類型斷言將其轉換為接收通道:

v, ok := <-ch

7. 通道和select

select語句用于同時等待多個通道操作。它類似于switch語句,但每個case都是一個通道操作。如果多個通道都準備好了,select會隨機選擇一個執行:

select {
case v := <-ch:// 處理接收到的數據v
case x := <-ch2:// 處理從ch2接收到的數據x
default:// 沒有通道準備好,執行默認情況
}

8. 通道和sync

通道是同步Goroutine執行的強大工具。它們可以用來確保Goroutine按特定順序執行,或者在多個Goroutine之間同步狀態。

9. 通道的性能

通道操作通常是非常快的,因為它們是由Go語言運行時優化的。通道操作可以被編譯成非常少的機器指令,這使得它們在性能上非常高效。

通道是Go語言并發設計的核心,它們提供了一種安全、高效的方式來處理Goroutine之間的通信和同步。通過合理使用通道,可以編寫出既簡潔又健壯的并發程序。

六、異步編程

在Go語言中,異步編程主要通過Goroutine和Channel來實現。Goroutine是Go語言的輕量級線程,而Channel用于在Goroutine之間同步和傳遞數據。以下是在Go Web應用中實現異步編程的一些常見方法:

1. 使用Goroutine

Goroutine是Go語言實現異步操作的核心。你可以在處理長時間運行的任務時啟動一個Goroutine,這樣主線程可以繼續處理其他請求,而不被阻塞。

http.HandleFunc("/expensive-task",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go performExpensiveTask()w.Write([]byte("Expensive task started in background"))
})func performExpensiveTask() {// 執行一些耗時的操作,比如文件I/O、網絡請求等time.Sleep(5 * time.Second) // 模擬耗時操作fmt.Println("Expensive task completed")
}

2. 使用Channel

Channel不僅可以用于在Goroutine之間同步和傳遞數據,還可以用于控制Goroutine的執行流程。

http.HandleFunc("/async-task",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ch := make(chan struct{})go func() {performTask()close(ch) // 任務完成后關閉Channel}()<-ch // 等待任務完成w.Write([]byte("Task completed"))
})func performTask() {// 執行任務time.Sleep(2 * time.Second) // 模擬耗時操作fmt.Println("Task performed")
}

3. 使用WaitGroup

如果你需要等待多個Goroutine完成,可以使用sync.WaitGroup

var wg sync.WaitGrouphttp.HandleFunc("/multiple-tasks",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wg.Add(2) // 增加兩個等待計數go func() {defer wg.Done() // 完成時減少計數performTask1()}()go func() {defer wg.Done() // 完成時減少計數performTask2()}()wg.Wait() // 等待所有Goroutine完成w.Write([]byte("All tasks completed"))
})func performTask1() {time.Sleep(1 * time.Second) // 模擬耗時操作fmt.Println("Task 1 performed")
}func performTask2() {time.Sleep(2 * time.Second) // 模擬耗時操作fmt.Println("Task 2 performed")
}

4. 使用Context

在Go 1.7及以上版本中,context包提供了一種在Goroutine之間傳遞請求范圍的值、取消信號和超時控制的機制。

http.HandleFunc("/timeout-task",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ctx, cancel := context.WithTimeout(r.Context(), 2*time.Second)defer cancel() // 釋放資源go func(ctx context.Context) {select {case <-ctx.Done():fmt.Println("Task cancelled or timed out")case <-time.After(5 * time.Second):fmt.Println("Task completed")}}(ctx)w.Write([]byte("Task started with timeout"))
})

5. 使用select和Channel進行并發控制

select語句可以用于等待多個Channel操作,這在處理多個異步結果時非常有用。

http.HandleFunc("/concurrent-tasks", func(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ch1 := make(chan string)ch2 := make(chan string)go func() {time.Sleep(1 * time.Second)ch1 <- "Result from task 1"}()go func() {time.Sleep(2 * time.Second)ch2 <- "Result from task 2"}()select {case result := <-ch1:w.Write([]byte(result))case result := <-ch2:w.Write([]byte(result))}
})

在Go Web應用中實現異步編程可以提高應用的響應性和吞吐量,特別是在處理I/O密集型任務時。正確使用Goroutine和Channel是Go語言并發編程的關鍵。

七、并發與異步

在Go語言編程中,并發與異步緊密相關,但它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以下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區別:

并發(Concurrency)

并發是指程序設計中同時涉及多個操作的概念。在Go語言中,并發通常是通過Goroutine來實現的。Goroutine是Go語言的輕量級線程,它們允許程序中的多個部分同時運行,即使在單核處理器上也能通過協作式多任務處理來實現并發。

  • 多個控制流:并發意味著程序中有多個控制流同時進行。
  • 資源共享:并發的Goroutine可能會共享內存和數據結構,需要同步機制來避免競態條件。
  • 提高響應性:并發可以提高程序的響應性,特別是在I/O密集型應用中。

異步(Asynchronous)

異步是指程序在執行某個操作時不被阻塞,可以繼續執行其他任務,直到操作完成。在Go語言中,異步通常是通過回調函數、Channel和context包來實現的。

  • 非阻塞操作:異步操作允許程序在等待某個長時間操作(如I/O)完成時繼續執行其他代碼。
  • 回調機制:異步操作通常在完成時通過回調函數來通知程序。
  • 提高效率:異步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特別是在等待外部事件(如網絡響應)時。

并發與異步的關系

  • 并發實現異步:在Go語言中,異步操作通常是通過并發來實現的。例如,通過啟動一個Goroutine來執行一個可能會阻塞的操作,主線程可以繼續執行,這就是異步非阻塞的體現。
  • 提高性能:并發和異步都可以用來提高程序的性能,它們允許程序更有效地利用CPU和I/O資源。
  • 編程模型:Go語言的并發模型(Goroutine和Channel)提供了一種簡潔的方式來實現異步編程,使得編寫并發和異步代碼變得更加容易。

并發與異步的區別

  • 概念層面:并發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涉及到程序設計中的多個執行流,而異步更側重于單個操作的非阻塞特性。
  • 實現方式:并發可能涉及到多線程或多進程,而異步通常涉及到回調、事件循環或Promises等機制。
  • 控制流:并發涉及到多個控制流的同時執行,而異步關注的是單個操作的執行方式,即是否阻塞調用線程。

在Go語言中,開發者通常會使用Goroutine來實現并發和異步操作,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簡單而高效的方式來處理并發任務和異步事件。通過合理使用Goroutine和Channel,可以構建出既并發又異步的高效程序。

八、沒有并發是否需要異步

并發和異步是兩個相關但獨立的概念,它們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一起使用。以下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區別:

  1. 異步不依賴于并發

    • 異步編程關注的是單個操作的非阻塞特性,即使在沒有并發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異步操作。例如,在單線程環境中,可以通過回調函數、事件循環、Promises或異步API來實現異步編程。
  2. 并發可以沒有異步

    • 并發編程允許多個操作同時進行,但這些操作可能是同步的。例如,在多線程程序中,如果所有線程都在執行同步操作,那么程序就是并發的,但不是異步的。
  3. 異步編程的目的

    • 異步編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阻塞,特別是在I/O操作、網絡請求或長時間計算等可能會延遲的操作中。這可以提高程序的響應性和吞吐量。
  4. 并發編程的目的

    • 并發編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利用多核處理器的能力,通過同時執行多個任務來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吞吐量。
  5. 并發和異步的結合

    • 在很多情況下,異步和并發會一起使用,以充分利用系統的資源。例如,在多核處理器上,可以通過并發執行多個異步操作來提高程序的性能。
  6. 語言和框架的支持

    • 一些編程語言和框架提供了異步編程的原生支持,如JavaScript的事件循環、Python的asyncio、Go的Goroutine和Channel等,這些特性使得在沒有顯式并發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異步操作。
  7. 應用場景

    • 在I/O密集型或高延遲的應用中,異步編程尤為重要,因為這些操作通常會導致線程阻塞。在這些場景下,即使沒有并發,異步編程也是必要的。

總結來說,異步和并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在某些情況下,沒有并發并不意味著不需要異步,反之亦然。開發者應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求來決定是否使用并發、異步或兩者的結合。

六、并發編程的重要性

并發編程的重要性在現代軟件開發中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性能提升

    • 并發編程可以充分利用多核處理器的計算能力,通過同時執行多個任務來提高程序的運行速度和處理能力。
  2. 資源利用率

    • 通過并發執行,可以更高效地使用系統資源,如CPU、內存和I/O設備,減少閑置時間,提高整體的資源利用率。
  3. 響應性

    • 在交互式應用中,如Web服務器和桌面應用,并發編程可以確保主線程保持響應,從而提供更流暢的用戶體驗。
  4. 吞吐量增加

    • 并發可以提高系統的吞吐量,即單位時間內處理的請求或任務數量,這對于高負載系統尤其重要。
  5. 異步處理

    • 并發編程允許異步處理任務,如I/O操作,可以不阻塞主程序流程,提高效率。
  6. 系統可擴展性

    • 并發設計使得系統更容易擴展,可以通過增加更多的處理器或分布式系統節點來處理更多的并發任務。
  7. 容錯性

    • 并發系統可以通過設計來提高容錯性,例如,通過在不同的計算節點上運行相同的任務來實現故障轉移。
  8. 實時處理

    • 對于需要實時處理的應用,如股票交易平臺或實時監控系統,并發編程可以確保系統能夠及時響應事件。
  9. 模塊化和并行化

    • 并發編程促進了代碼的模塊化,可以將復雜問題分解為可以并行處理的子問題,簡化問題解決。
  10. 多任務處理

    • 用戶和系統常常需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如同時下載多個文件、執行多個查詢等,這需要并發編程來實現。
  11. 電池續航和能源效率

    • 在移動設備上,通過并發優化可以減少CPU的使用率,從而延長電池壽命。
  12. 適應性

    • 并發編程可以幫助系統適應不同的工作負載,自動調整資源分配以滿足當前需求。
  13. 代碼復用和維護性

    • 并發編程模式和庫(如Go的goroutine和channel)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方式來編寫可復用和易于維護的代碼。
  14. 云計算和微服務

    • 在云計算和微服務架構中,服務常常需要并發處理來自不同客戶端的請求,這要求后端服務具備并發處理能力。

并發編程雖然帶來了上述好處,但也增加了編程的復雜性,如死鎖、競態條件和上下文切換等問題。因此,開發者需要掌握并發編程的技巧和最佳實踐,以確保程序的正確性和性能。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web/63719.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web/63719.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web/63719.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均值聚類算法

K-均值聚類算法是一種常用的無監督學習算法&#xff0c;用于將數據集劃分為K個簇或聚類。它的基本思想是通過迭代將數據點分配到簇中&#xff0c;使得每個數據點都屬于最近的簇中心&#xff0c;并且使得簇內的數據點之間的距離最小化。 算法步驟如下&#xff1a; 1. 初始化K個…

wtforms+flask_sqlalchemy在flask-admin視圖下實現日期的修改與更新

背景&#xff1a; 在flask-admin 的modelview視圖下實現自定義視圖的表單修改/編輯是件不太那么容易的事情&#xff0c;特別是想不自定義前端view的情況下。 材料&#xff1a; wtformsflask_sqlalchemy 制作&#xff1a; 上代碼 1、模型代碼 from .exts import db from …

【AIGC-ChatGPT進階副業提示詞】末日生存指南 2.0:瘋狂科學家的荒誕智慧

引言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xff0c;末日似乎總是lurking在角落。但是&#xff0c;親愛的幸存者們&#xff0c;不要害怕&#xff01;因為我&#xff0c;瘋狂科學家2099&#xff0c;正在這里為你們帶來最新版本的末日生存指南。這不是你祖母的應急手冊&#xff0c;而是一本…

BiLSTM:深度學習中的雙向長短期記憶網絡

目錄 ?編輯 1. BiLSTM原理 2. BiLSTM的應用案例 3. BiLSTM研究進展 4. BiLSTM技術挑戰 5. BiLSTM未來趨勢 6. BiLSTM的實際應用示例 6.1 數據準備 6.2 構建BiLSTM模型 6.3 訓練模型 6.4 評估模型 6.5 可視化訓練過程 7. 結論 在深度學習的浪潮中&#xff0c;BiLS…

Socket 收發內部拆包封包函數

在socket通信的時候&#xff0c;有時候數據比較大&#xff0c;內部緩存會溢出&#xff0c;導致發送或接收數據不正確。 針對這個情況&#xff0c;封裝了一個接收和發送的底層函數&#xff0c;根據緩存大小批次發送和接收&#xff0c;內部有自己的緩沖區&#xff0c;測試情況良…

RK3588 , mpp硬編碼yuv, 保存MP4視頻文件.

RK3588 , mpp硬編碼yuv, 保存MP4視頻文件. ?? 傳送 ?? Ubuntu x64 架構, 交叉編譯aarch64 FFmpeg mppRK3588, FFmpeg 拉流 RTSP, mpp 硬解碼轉RGBRk3588 FFmpeg 拉流 RTSP, 硬解碼轉RGBRK3588 , mpp硬編碼yuv, 保存MP4視頻文件.

powershell美化

powershell美化 寫在前面 除了安裝命令&#xff0c;其他都是測試命令&#xff0c;后續再寫進配置文件 安裝主題控件 安裝主題oh-my-posh&#xff0c;powershell中執行 winget install JanDeDobbeleer.OhMyPosh -s winget oh-my-posh init pwsh | Invoke-Expression # 查看…

2024/12/22周報

文章目錄 摘要Abstract深度學習文獻閱讀1. 背景與問題2. 發明目的3. 方法與實現3.1 數據采集與變量選取3.2 BP神經網絡建立穩態預測模型3.3 構建多目標優化函數3.4 多目標差分進化算法求解優化3.5 最優決策變量篩選3.6 實時控制 4. 系統實現5. 實際效果與驗證5.1 仿真驗證5.2 神…

前端編程訓練 異步編程篇 請求接口 vue與react中的異步

文章目錄 前言代碼執行順序的幾個關鍵點接口請求vue與react中的異步 vue中的異步react的state修改異步 前言 本文是B站三十的前端課的筆記前端編程訓練,異步編程篇 代碼執行順序的幾個關鍵點 我們可以理解為代碼就是一行一行&#xff0c;一句一句是執行&#xff08;定義變…

Excel生成DBC腳本源文件

Excel制作 新建一個Excel&#xff0c;后綴為“.xls” 工作本名稱改為“CAN_Matrix” 在首行按照列來起名字&#xff0c;在里面只需要填寫必須的內容即可。 列數名稱第0列Message Name第1列Message Format第2列Message ID第3列Message Length (byte)第4列Message Transmitte…

16.2、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技術與攻擊

目錄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技術方法與工具 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技術方法與工具 資產信息收集&#xff0c;可以通過調查表的形式把我們各類的資產信息進行一個統計和收集&#xff0c;掌握被評估對象的重要資產分布&#xff0c;進而分析這些資產關聯的業務面臨的安全威脅以及存在的安全…

C++-----函數與庫

數學中的函數與編程中的函數對比 數學中的函數 - 數學函數是一種映射關系&#xff0c;例如&#xff0c;函數\(y f(x)x^{2}\)&#xff0c;對于每一個輸入值\(x\)&#xff0c;都有唯一確定的輸出值\(y\)。它側重于描述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xff0c;通常通過公式來表示這種關系…

Loki 微服務模式組件介紹

目錄 一、簡介 二、架構圖 三、組件介紹 Distributor&#xff08;分發器&#xff09; Ingester&#xff08;存儲器&#xff09; Querier&#xff08;查詢器&#xff09; Query Frontend&#xff08;查詢前端&#xff09; Index Gateway&#xff08;索引網關&#xff09…

C++ OpenGL學習筆記(1、Hello World空窗口程序)

終于抽出時間系統學習OpenGL 教程&#xff0c;同時也一步一步記錄怎樣利用openGL進行加速計算。 目錄 1、環境準備1.1、庫的下載1.2、庫的選擇及安裝 2、OpenGL第一個項目&#xff0c;Hello World!2.1、新建hello world控制臺項目2.2、配置openGL環境2.2.1 包含目錄配置2.2.2 …

Linux系統命令基礎

Linux命令? [pypylinux ~]$ 普通?戶py&#xff0c;登陸后 [rootpylinux ~]# 超級?戶root&#xff0c;登錄后root代表當前登錄的?戶 分隔符pylinux 主機名~ 當前的登錄的位置&#xff0c;此時是家?錄# 超級?戶身份提示符 $ 普通?戶身份提示符操作系統?錄分隔符 Linux目錄…

不同版本的 Redis 的鍵值對內存占用情況示例

不同版本的 Redis 的鍵值對內存占用情況示例 文章目錄 不同版本的 Redis 的鍵值對內存占用情況示例Redis 6.0redisObjectdictEntrysds&#x1f340; 數據結構&#x1f340; sdslen() 函數&#x1f340; sdsReqType() 函數&#x1f340; sdsHdrSize() 函數 內存分配 - malloc() …

實現 WebSocket 接入文心一言

目錄 什么是 WebSocket&#xff1f; 為什么需要 WebSocket&#xff1f; HTTP 的局限性 WebSocket 的優勢 總結&#xff1a;HTTP 和 WebSocket 的區別 WebSocket 的劣勢 WebSocket 常見應用場景 WebSocket 握手過程 WebSocket 事件處理和生命周期 WebSocket 心跳機制 …

2024.7 XAI 遇見 LLM:可解釋 AI 與大型語言模型之間關系的調查

https://arxiv.org/pdf/2407.15248 問題 Q1&#xff1a;XAI 技術當前如何與 LLMs 集成&#xff1f;Q2&#xff1a;將 LLMs 與 XAI 方法融合的新興趨勢是什么&#xff1f;Q3&#xff1a;當前相關文獻存在哪些差距&#xff0c;哪些領域需要進一步研究&#xff1f; 挑戰 LLMs …

前端滾動錨點(點擊后頁面滾動到指定位置)

三個常用方案&#xff1a; 1.scrollintoView 把調用該方法的元素滾動到屏幕的指定位置&#xff0c;中間&#xff0c;底部&#xff0c;或者頂部 優點&#xff1a;方便&#xff0c;只需要獲取元素然后調用 缺點&#xff1a;不好精確控制&#xff0c;只能讓元素指定滾動到中間&…

前端筆記——大數據量瀏覽器卡頓優化思路

多任務數據量處理卡頓問題 任務分批次 為避免阻塞&#xff0c;可以將 長時間的單一任務 拆分成多個小任務并分批執行。這樣可以在兩次任務之間讓瀏覽器有時間處理渲染、用戶輸入等操作。兩種常見方法&#xff1a; setTimeout 方法&#xff1a; 使用 setTimeout 將任務分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