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區規劃建設解決方案摘要
1. 園區定義與發展歷程
園區,亦稱開發區,是在特定產業和區域政策指導下形成的區域。它們通過提供基礎設施和生產空間,吸引投資,形成技術、資本密集區,推動經濟發展。園區發展經歷了四代演進,每一代都反映了不同的產業特征、建筑特征和服務特征。
2. 政策發展趨勢
國家級經開區作為我國經濟重要增長點,通過創新管理體制和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了開發區的競爭力。2018年,219家國家級經開區對全國經濟貢獻顯著。
3. 運營發展趨勢
園區運營經歷了三個階段:1.0版本側重資源運營和政府扶持,2.0版本發展為產業發展服務,3.0版本則轉向資本運營,涉及產業投資和債券融資等。
4. 高質量發展挑戰
園區高質量發展面臨資源管理精細化、經濟監測精確性、招商引資智慧化、項目管理有效性、企業服務精準性和安全環保可靠性等六大核心問題的挑戰。
5. 數字化技術賦能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園區發展帶來轉型機遇,通過3DGIS、BIM、AI、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提升園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高效管理和綜合服務。
6. 虛實結合的園區數字化底座
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園區數字化空間基礎設施,集成設備數據和業務數據,支持可視化、模擬和分析的管理模式。
7. “數字創新”產業園區建設目標
與傳統園區相比,“數字創新”園區更注重產業生態、數據為中心的管理、精準化運營和品牌價值型運營。
8. 建設思路
數字創新園區的建設思路包括節能環保、安全智能、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等三大建設理念,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等四大創新抓手,以及兩個運營中心。
9. 總體架構
“數字創新”園區的總體架構包括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產業發展、園區移動APP、園區公共服務門戶、工業云服務和園區運營管理中心等。
10. 建設規劃
建設規劃涵蓋了智能設施建設、核心支撐平臺建設、園區數字模型(CIM)建設、園區運營管理中心建設等關鍵領域。
11. 智能設施建設
智能設施建設包括智能物聯設施、能效監測、信息發布、環境監測、視頻監控、消防管理、智慧餐廳、AI+零售等。
12. 核心支撐平臺建設
核心支撐平臺建設涉及云服務平臺、物聯網平臺、應用開發賦能平臺、視頻處理服務平臺、應用協同服務平臺和數據管理與共享交換平臺等。
13. 園區數字模型(CIM)建設
園區數字模型(CIM)建設通過多規數據融合,形成園區規劃一張圖,構建數字園區底板。
14. 園區運營管理中心建設
運營管理中心建設包括線下園區運營中心和線上可視化運營平臺,實現全程可視、實時監測和全面運營。
15. 園區管理數字建設監管系統
數字建設監管系統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工程項目的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勞務監管和綠色施工監管。
16. 可視化招商系統
基于CIM模型,搭建園區招商展示平臺,提供數字化、在線化展示窗口和手段。
17. 綜合態勢管控系統
綜合態勢管控系統采用一張圖方式,統一展現園區人員、資產、車輛、安防等信息,實現運行監控和基礎設施管理。
18. 綜合安防管控系統
綜合安防管控系統基于CIM的綜合安防管理,集成視頻監控、智能視頻分析、電子巡更、防盜報警等安防子系統。
19. 設施運維一體化系統
設施運維一體化系統實現園區市政部件資產的全面化、精細化、可視化管理,以及工單調度一體化運維。
20. 安監環保管控系統
安監環保管控系統涉及空間分布、企業名稱、排口位置、監管級別、預警管理、排放標準、排量分析和實時監控等。
21.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園區及設施數字化,用能狀況可視化,基于數據分析,實現能源優化和資產升級。
22. 重大項目管理系統
重大項目管理系統涵蓋項目類型、過程管理、分析與提醒、項目管理、投資建設情況、推進情況和預警提醒等。
23. 產業經濟分析系統
產業經濟分析系統通過產業云圖,助力產城融合協同發展,提供能耗評估優化、圖片智能質檢、潛在客戶挖掘、智慧物流等服務。
24. 園區服務中心建設
園區服務中心建設包括多終端交互式服務門戶、園區服務、生活服務、企業服務、產業鏈公共服務等。
25. 產業數字化服務
產業數字化服務整合生態,聚焦區內產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生產過程優化、企業運營決策優化等服務。
26. 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包括企業云圖、工業云城市節點服務門戶、企業上云服務門戶、生態云服務市場等。
27. 產業公共服務
產業公共服務提供一站式產業運營公共平臺服務,覆蓋人、財、物、研、產、供、銷、服八大模塊的數字化系統服務。
智慧園區規劃化建設方案聚焦于通過數字化轉型,打造高效、智能、綠色的產業園區,以促進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智慧園區標準規范和政策文件參考:
深度剖析智慧園區六大標準規范:打造智能化園區的關鍵所在
文件下載地址: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llooyyuu/8893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