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物醫藥和智能技術國際學術會議(ICBIT 2024)”擬定于2024年8月23-25日于珠海召開。近年來,智能技術已經逐漸走入生物醫藥領域,并在與生物醫藥領域的融合創新中凸顯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社會價值。人工智能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應用熱度的持續升高以及智能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眾多突破,也正從多方面多角度加速了生物醫藥的發展。ICBIT 2024的召開將圍繞“人工智能”、“智能技術”、“生物醫藥”等方面進行學術研討,針對本領域的發展趨勢、研究熱點與難點,就相關理論與方法進行深入和廣泛的交流。
1. 會議官方
-
會議官網:https://ais.cn/u/u6ZFza 【會議詳情】
-
時間地點:2024年8月23-25日 | 中國-廣東·珠海
-
截稿時間:2024年7月31日23:59(多輪截稿,官網為準)
-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內
-
收錄檢索:EI核心、Scopus(兩大數據庫實現雙檢索!)
2. 組織單位
3. 主席嘉賓
3.1 組委會:
- 張大鵬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H指數114
- 戴勇教授: 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外籍),廣東省A類人才、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之一,入列全球頂尖科學家,H指數 38
- 陳銘教授: 浙江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H指數50
- 張煜東教授: 英國萊斯特大學,IET Fellow,EAI Fellow,BCS Fellow,H指數97
- 更多詳情參見:【會議官網】
3.2 主講嘉賓:
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深度學習和醫學圖像分析。他是 IET Fellow、EAI Fellow 和 BCS Fellow,IEEE 和 ACM 的高級會員。他是 ACM 的杰出演講人,2019-2023年度Clarivate高被引研究者獲得者。他(共同)撰寫了 400 多篇同行評審文章。他(與他人)共同發表的論文中有 60 多篇 ESI 高被引論文和 6 篇 ESI 熱門論文。他在谷歌學術上的引用次數達到 29604 次(h-index 97)。他是《神經網絡》、《IEEE TITS》、《IEEE TCSVT》、《IEEE JBHI》等雜志的編輯。成功開展了許多工業項目,并獲得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英國文化委員會(British Council)、英國科學研究基金會(GCRF)、英國工程和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MRC)、英國生物醫學研究理事會(BBSRC)、美國希望基金會(Hope)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的學術資助。他擔任過 60 多次國際會議(包括 20 多次 IEEE 或 ACM 會議)的(聯合)主席。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每日電訊報》、《鏡報》、《物理世界》、《今日英國新聞》等 70 多家新聞媒體曾報道過他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生物信息學學科帶頭人。2004年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畢業,2005年回國工作于浙江大學,任副教授(2006年)和教授(2010年),生物信息學系主持工作副主任(2006-2010),院長助理(2005-2014);2008.5-2009.6借調科技部基礎司工作;2012.12–2013.12年掛職內蒙古民族大學任校長助理。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方面的科教工作,致力于組學大數據整合與挖掘,非編碼RNA生物信息學研究、生物網絡建模以及精準醫學方面的科學研究。在生物信息學領域權威期刊Bioinformatics、Nucleic Acids Rsearch、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上發表20余篇論文,合作論文發表在Cell、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共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萬多次,H指數50。擔任浙江省生物信息學學會理事長;現曾擔任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組學信息與整合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系統仿真學會生命系統建模仿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運籌學會計算系統生物學分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功能基因組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生物醫學信息技術分會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留聯會理事;內蒙古民族大學校外咨詢專家組組長、決策咨詢委員會成員、特聘院長。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生物科學“101計劃”生物信息學核心課程建設牽頭專家。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4. 征稿主題
智能診斷 | 精準醫療 | 智能藥物研發 | 智能健康數據管理 |
---|---|---|---|
醫學影像 | 智能診療 | 智能健康數據管理 | 生物醫學測量與儀器 |
醫學圖像處理 | 醫療器械研發 | 醫療機器人 | 生物信號處理與分析 |
電子技術 | 計算機技術 | 人工智能 | 數據結構 |
智能技術 | C語言程序設計 | 電子電路基礎 | 康復工程和臨床工程 |
生物醫學設備、傳感器和人造器官 | 生化、細胞、分子和組織工程 生物醫學機器人與機械 | 健康監測系統和可穿戴系統 | |
生物識別與生物測量 | 蛋白質結構、功能和序列分析 | 計算蛋白質組學 | DNA 和 RNA 結構、功能和序列分析 |
計算進化生物學 | 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 | 藥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診斷 | 數據采集、標準化、分析和可視化 |
5. 出版檢索
本會議所有的投稿都必須經過2-3位組委會專家審稿,經過嚴格的審稿之后,最終所錄用的論文將被遞交 ACM (ISBN: 979-8-4007-1006-3) 出版,出版后提交 EI Compendex, Scopus檢索。
6. 參會投稿
6.1 投稿須知:
-
論文根據模板排版不得少于4頁,會議論文模板下載 → 【全文模板】
-
英文投稿:請將排版好的論文全文投稿至 → 【會議官網】
-
論文應具有學術或實用價值,未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會議發表過。
6.2 參會方式:
-
作者參會:一篇錄用文章允許一名作者免費參會;
-
主講嘉賓:申請主題演講,由組委會審核;
-
口頭演講:申請口頭報告,時間為15分鐘;
-
海報展示:申請海報展示,A1尺寸,彩色打印;
-
聽眾參會:不投稿僅參會,也可申請演講及展示。
-
報名參會:請前往 →【會議官網】
學術會議
- 想要了解更多國內主辦的覆蓋學科最全最廣的學術會議,請前往【所有會議官網】
- 如有意愿參會或投稿,可以獲取邀請碼,享受參會、投稿優惠,優先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