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義活動的輸出:活動清單、活動屬性、里程碑清單
- 定義活動的輸入包括進度管理計劃、范圍基準、事業環境因素、組織過程資產
- 定義活動的工具與技術包括專家判斷、分解、滾動式規劃、會議
- 分解是一種把項目范圍和項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劃分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組成部分的技術。WBS中每個工作包都需分解成活動,以便通過這些活動來完成相應的可交付成果
- 活動屬性可能包括活動描述、緊前活動、緊后活動、邏輯關系、提前量和滯后量、資源需求、強制日期、制約因素和假設條件
- 排列活動順序的輸入有:項目管理計劃(進度管理計劃、范圍基準)、項目文件(活動屬性、活動清單、假設日志、里程碑清單)、事業環境因素、組織過程資產
- 排列活動順序的輸出有:項目進度網絡圖、項目文件更新(活動屬性、活動清單、假設日志、里程碑清單)
- 獲得活動清單,表明定義活動已經完成。所以接下來需要先排列活動順序,然后估算活動持續時間,來最終獲得項目的持續時間的估算
- 排列活動順序用到的工具與技術有:緊前關系繪圖法(前導圖法PDM)、箭線圖法ADM、確定和整合依賴關系、提前量或滯后量、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 選擇性依賴關系:選擇性依賴關系有時又稱為軟邏輯關系。選擇性依賴關系應基于具體應用領域的最佳實踐或項目的特殊體質對活動順序的要求來創建
- 單代號網絡圖用箭線表示活動的邏輯順序,沒有虛活動
- 開始到開始(SS)指的是只有緊前活動開始,緊后活動才能開始的邏輯關系。開始進行軟件研發就要開始測試
- 開始到完成(SF):只有緊前活動開始,緊后活動才能完成的邏輯關系
- 完成到完成(FF):只有緊前活動完成,緊后活動才能完成的邏輯關系
- 提前量是相對于緊前活動,緊后活動可提前的時間量,提前量一般用負值表示。滯后量是相對于緊前活動,緊后活動需要推遲的時間量,滯后量一般用正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