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蕭條或經濟衰退在經濟相關學術上似乎有著嚴格的定義,我不知道我們的經濟是否已經走向了衰退或者蕭條,但有一點那是肯定的,那就現在我們的經濟肯定是不景氣的。經濟不景氣會怎么樣?是的,會有很多人失業,丟掉工作、丟掉飯碗,也就是丟掉了生活上的經濟來源,一個人一旦失業,工作和生活就會有一種被迫中斷的感覺,這肯定不行呀,所以,沒了工作,就得重新拿起簡歷找工作呀,而經濟不景氣,工作容易丟、反過來卻不好找,所以往往需要重新一次次拿起簡歷四處找工作呀,這就是普通民眾的辛酸之處。
英語單詞 resume,表示“簡歷”的意思,這是一個來源于法語的詞匯,底層含義是指“總結”,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所謂簡歷,就是對人生履歷的一份總結,當然,這份總結或個人概述,通常用于找工作。但其實,resume還可以作動詞,表示“重新開始”,而resume表示”簡歷“的義項和表示”重新開始“的義項,在詞源上其實是有一定關系的,它們都和resume一詞的字面含義“重新拿起或再次取回”有關。
- resume 1 n.簡歷;概述;概要
- resume 2 v.重新開始;(中斷后)繼續;恢復席位、職位或地位等
- resume 1 n.簡歷 <-- resume 2 v.重新開始,繼續 <-- resume 字面義:重新拿起或再次取回
即我們可以從失業后,生活還得繼續,需要投簡歷、重新找工作這個情景,將resume一詞的兩個主要語義項聯系起來理解和記憶。但是,為什么resume的字面義為什么會是“重新拿起或再次取回”這樣一類含義呢?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 resume 一詞是由英文中一個超高頻前綴 re-和sume 組成的,re-通常表示“往回,再次,重新,反復”一類的義涵,而sume則包含了該詞的詞根sum-,表示的是拿、取、拿起、承擔一類的含義。
- resume = re-再次 + sum-拿、取、承擔 = 再次拿起、重新承擔 = 引申:v.重新開始,繼續,恢復職位等
詞根sum-,英文表達核心語義是 to take,通常翻譯為拿、拿住、取、拿取,以及承載、承擔一類的含義。
詞根sum-(=to take),在英文中算是一個比較難以理解和記憶的詞根,原因大體有三:
- 【1】詞根sum-(=to take),其實是一個復合詞根,底層邏輯比較復雜
- 【2】英文中的sum-詞根不只一個,表示to take含義的sum-詞根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容易混淆,經常讓人記混
- 【3】詞根sum-(=to take)構成的單詞,從結構拆解和會意的過程,會意比較困難,涉及到的語義通常相對抽象,所以不大好理解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比如 resume 一詞的兩個語義項“簡歷”和“重新開始”雖然可以說存在一定的詞源關聯關系,但也存在爭議,很多時候,被resume(v.重新開始)和resume(n.簡歷)視為是同形異義或同形異源詞匯,也就是說,resume其實是兩個單詞,或者說是由兩個不一樣的單詞合并而成的。所有以上原因,讓詞根sum-(=to take)構成的英語詞匯變得相對難以記憶,讓很多人長時間記不住,或者記了忘,忘了記,或者相關各詞混淆不清,或難以仔細辨析。
不過,通常來說,我們需要記憶的詞根sum-(=to take)構成的基本詞匯并不多,通常來說,主要就是如下幾個:
- consume v.消費;消耗
- resume n.簡歷 v.重新開始,(中斷后)繼續,恢復職位
- assume v.假設,假定;承擔;就(職)
- presume v.推定,假設
所以,我們要記住這幾個單詞,首要就要理解和記住詞根sum-的含義。
事實上,詞根sum-,通常翻譯為拿、拿住、取、拿取,以及承載、承擔一類的含義,主要是由take一詞演變而來的,因為這些含義,基本都是take一詞的語義項或相近義涵。因此,記住詞根sum-的諸含義的一個技巧,就是先記住take這個單詞,并用它來表達或聯想詞根sum-的中文語義。
另外,我們說,sum-這個詞根,大體可以看作是一個復合詞根,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它拆分和理解為:
詞根sum- = su-(=sub-) 在下面;由下往上 + m (=PIE *em-=to take;distribute) 拿、取、托、承載、承擔;分配 = to take
也就是說,詞根sum-表示take的含義,主要是由其中的字母-m部分帶出來的,因為-m部分原來就是表達take這樣的含義,這個-m,詞源上表示來源于PIE *em-,這個東西比較復雜,我們在此不講,為了大家方便理解記憶,我們可以這樣簡單理解記憶,就是sum-中的字母-m,可以看成是一個象形字母,表示“手”這樣的象形和義涵,從而引申出伸手“拿”、“取”或“托舉”一類的行為動作相關的義涵。
詞根sum- = su(b)-在下面;由下往上 + m 象形,手->拿、取、托舉、承擔;分配 = 引申:拿、拿住、拿起,取、取走、取用,托、駝,承載、承擔
詞根sum-的底層前綴sub-表示“在下面;由下往上”這樣的含義,這是一個高頻常用前綴,大家應當比較熟悉,在起不展開詳述,我們需要說明的是,前綴sub-主要有兩個義項:【1】在下面;【2】由下往上。我們在理解記住詞根sum-及其構成的相關詞匯時,可以深化我們的理解和記憶,比如 resume,表示“重新開始”義項,來自于“再次拿起”這樣的含義,其中re-表示“再次”,sume-部分表示“拿起”,這個拿起的【起】就可以理解為來自sum-中的原有sub-前綴。
- resume v.重新開始 = re-再次 + sum-拿起(=su-[=sub從下往上] 起 + m拿)
是的,生活往往需要負重前行,但也需要我們拿得起、放得下呀。
resume 的所謂“重新開始”,通常是指“中斷后的”繼續。在Java編程工具IDEA中,就有一個resume按鈕,指從當前斷點繼續運行,它和restart不同,restart是指全新或從頭開始,resume則是指從中途打斷或停頓的狀態中恢復或繼續往前運行。
現在,我們再來看consume一詞,這是一個高考詞匯,對于學計算機、學軟件程序的人,尤其熟悉的,其實是它的派生詞匯 consumer,也就是【消費者】這個單詞,因為我們都很熟悉一個編程或通訊模式,就【生產者-消費者模式】:
- producer n.生產者
- consumer n.消費者 //= consum(e) 消費 + -er名綴,表人
- consume v.消費;消耗
在這里,consume 中的sume,其實是表示“購買”的意思,它是由“拿起、取用”引申出來的含義
- consume = con-共同、一起;密集;強調 + sum-拿起->拿走、取用->買走、購買 + e
consume 最初是指密集購買、或者指大家一起到公共消費的地方買東西,引申為“消費”或“消耗”;事實上,sume-最初也指“胃”這樣的消費器官,指食物從嘴里吃進去,會被在下面的胃給托住,并最終消耗掉,所以consume其實和胃、和消化、消食這些概念是有關的,所以consume有消耗一樣語義也就再自然不過了。總之,consume主要的語義項有兩個:一個是指商業行為中的【消費】;一個是指對食物等商品或資源等事物的【消耗】。
assume 一詞,通常是指缺乏依據或根據的【假設】,或者大膽的【假定】:
- assume v.假設,假定;承擔;就(職)
其結構如下:
- assume = as-(=ad-)朝、向;強調 + sum-拿、拿住、拿起;托起;承擔 = v.假設,假定
我們說,詞根sum-,其實是由sub- 和 m 構成的,表達拿起、托起一類的含義,因此它的本質,其實有一個“從下往上用力或使力”的意思在里邊,就是把某個東西托住或使某個東西能立起來、立住的意思,對于assume一詞,所謂“假設、假定”,所表達的意思,其實是有“想像某個東西能存在或者成立、能立得住”的意思,只是這個立起來的東西,是用想像中扶起來、立起來的一個景像,通常比較缺乏現實的根據或充要之條件,即想像的成份更多一點。
presume 和 assume類似,都有“假設”的義涵,不過相對于 assume,通常 presume 表示的是有相對依據的某種假設,是一種推定行為,有相關的前置條件、推導依據或事實基礎,presume 通常翻譯為“推定”,想像的成份或意味要少得多,對比:
- presume v.推定,假設 //= pre-往前、提前 + sum-拿起->立起、立住 + -e尾素 = 在頭腦中提前立起來(指提前在頭腦中出現某種景象,或得出某種結論) = v.推定(想像成份較少,理性成份更多些,相對把握較大)
- assume v.假設 //= ad-朝、向;強調 + sum-拿起->立起、立住 + -e尾素 = 強調或強行在頭腦中立起來(指強行或努力在頭腦中出現某種景象,或得出某種結論) = v.假設(想像或臆想成份比較多,依據較少,實際把握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