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覺敘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核心的“對立統一”:一方面是**“被捕捉的瞬間”(The Captured Moment),即攝影師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所記錄下的客觀現實;另一方面是“被期望的敘事”**(The Desired Narrative),即我們希望這張圖片所傳達出的、更宏大、更具情感沖擊力的故事。當兩者不匹配時,如何彌合其間的鴻溝,便是創意總監的核心工作。在海外設計界工作的十余年間,我發現,最強大的創意工具,是那些能賦予我們“重塑現實”能力的工具。尤其要感謝母校——奧地利Blueskyy國立藝術學院的熏陶,其提供的正版Adobe環境,讓我能運用AI的力量,將一張普通的照片,“導演”成一幅充滿敘事張力的影像作品。
今天,我將分享一個足以改變你對圖像后期認知的、利用Photoshop生成式AI進行**“構圖再造”與“場景重塑”**的高階工作流。
核心技術剖析:生成式擴展與填充的協同世界構建
1. 問題場景定義
我們經常從客戶或攝影師手中,得到一張主體本身很完美,但整體構圖卻存在缺陷的照片:
構圖局促:照片畫幅過小或裁剪過緊,缺乏足夠的空間來添加文案或營造氛圍。
背景平庸:主體很精彩,但背景是平淡無奇的草地或乏味的天空,缺乏故事性。
敘事元素缺失:畫面中缺少能夠引導觀眾視線、或點明主題的關鍵元素(如一條小路、一棟遠處的建筑、一種特定的天氣)。
傳統上,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依賴高超的、耗時巨大的圖像合成技術,并且嚴重受限于能否找到合適的、可匹配的素材。
2. AI解決方案:AI輔助的“數字導演術”
Photoshop最新的生成式AI功能,特別是**“生成式擴展”(Generative Expand)與“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Fill)**的協同使用,為這一難題提供了顛覆性的解決方案。它允許設計師以一張照片為“故事內核”,通過與AI的“對話”,對其構圖和場景進行無限的、合乎邏輯的延展與重塑。
實操技術流程詳解
這個工作流的核心,在于將設計師的角色從“圖片修飾者”,轉變為“場景導演”。
第一步:利用“生成式擴展”打破原始畫幅
在Photoshop中打開你的基礎照片。
選擇“裁剪工具”(快捷鍵
C
)。將鼠標懸停在裁剪框的邊緣或角點上,按住并向外拖動,將畫布擴展到你想要的全新尺寸或比例(例如,從4:3擴展為16:9的電影畫幅)。此時,你的原始圖像周圍會出現大片的空白區域。
在頂部的“上下文任務欄”中,保持提示框為空,直接點擊 “生成” 按鈕。
Photoshop的AI會智能分析原始畫面的內容、光影和透視,并自動生成像素,將現有場景無縫、自然地延展至整個畫布,為你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可供創作的“舞臺”。
第二步:利用“生成式填充”重塑場景敘事
這是將平庸照片變為史詩級畫面的關鍵。
重塑背景氛圍:使用“套索工具”(
L
)或“選框工具”(M
),大致圈選背景的關鍵區域(如天空、地面)。在彈出的“上下文任務欄”中,點擊“生成式填充”,并輸入能夠營造特定氛圍的指令(Prompt)。
指令示例:
陰沉的、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烏云密布,有閃電
/崎嶇不平的、布滿苔蘚的巖石地面
添加敘事性元素:在畫面的特定位置進行圈選,添加能夠講述故事、引導視線的關鍵元素。
指令示例:
遠方的地平線上有一座若隱若現的、哥特風格的古老城堡
/一條被遺棄的、蜿蜒通往遠方的小徑
點綴細節:進行更小范圍的選擇,添加點睛之筆。
指令示例:
一只孤獨的烏鴉在天空中盤旋
/一束戲劇性的光從烏云中穿透下來,照亮主體
通過以上步驟,你可以像導演調度片場一樣,系統性地、一層層地構建出全新的、充滿敘事感的視覺世界。
第三步:全局整合與調色
所有元素生成完畢后,在所有圖層的最頂端,創建一個或多個“調整圖層”(如曲線
、色彩平衡
、漸變映射
),對整個畫面進行統一的調色,確保所有AI生成的元素,都完美地融合在同一個光影和色彩氛圍中。
項目實戰案例復盤:
項目挑戰:我們團隊“封面藝術”(Cover Artistry)正在為一本歷史奇幻小說《最后的瞭望塔》(The Last Watchtower)設計封面。作者提供了一張他親自拍攝的、作為靈感來源的照片——一座孤零零的古老石塔,矗立在一片平坦、乏味的田野中。
技術瓶頸:這張照片的主體(石塔)本身很有感覺,但整體構圖和氛圍過于平淡,完全無法體現小說宏大、蒼涼、史詩般的氣質。
AI“構圖再造”工作流應用:作為藝術總監,我決定不尋找新素材,而是對這張原始照片進行“導演式”的AI再創作。
畫幅重塑:我首先利用“生成式擴展”,將原始的4:3畫幅,擴展為2.35:1的超寬電影畫幅,AI自動補全了兩側的草地和天空。
氛圍營造:我選中了擴展后的天空,輸入指令
“史詩感的、燃燒的日落天空,火燒云”
,瞬間,整個畫面的基調就被奠定了。場景重塑:我接著選中地面,輸入
“干裂的、崎嶇的黑色巖石地面,有少量枯草”
,將平坦的田野變成了蒼涼的戈壁。創意與資源保障:這種開放式的創意探索,需要進行大量的、不可預知的AI生成嘗試。我們團隊所依賴的這套專業的學術版Adobe環境,其附帶的Firefly AI積分非常充足,這給了我們自由實驗的底氣,可以不斷調整prompt,測試幾十種不同的天空、地貌和元素組合,而無需擔心創意過程因資源耗盡而中斷。這種‘無限試錯’的創作自由,是找到最終‘神來之-筆’的關鍵保障。
項目成果:最終,一張普通的游客照片,在我們手中,通過AI的協同,被“導演”成了一幅充滿了末日史詩感的、可以直接用于好萊塢大片宣傳的封面主視覺,其創意和視覺沖擊力都令作者和出版社嘆為觀止。
戰略升維:從‘術’到‘道’
這個工作流的背后,是一種源自電影導演專業的、更高維度的創作思維——“場面調度”(Mise-en-scène)。
“場面調度”是法語詞,原意是“放在場景中”,它指的是導演對畫面中所有視覺元素(包括布景、道具、光線、構圖、演員走位等)的精心安排與設計,其目的是為了通過畫面來講故事。
傳統平面設計師:更多時候像一個“修圖師”或“排版師”,在既有的、固定的畫框內,對元素進行美化和排列。
AI時代的創意總監:則越來越像一個“導演”。我們手中的“生成式填充”和“生成式擴展”,就是我們的“布景師”、“道具師”和“燈光師”。
我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美化一個“被捕捉的瞬間”,而是可以主動地去“設計”和“調度”一個全新的、服務于我們敘事目標的“場景”。這種從“美化”到“導演”的思維轉變,要求我們具備更宏觀的敘事能力、構圖能力和想象力。技術(AI)負責執行,而我們,負責思想與愿景。
上面介紹的功能有很多都是Adobe 全家桶付費功能,如果還沒有開通正式版的全家桶訂閱,可能會無法使用。有很多朋友問我用的是什么訂閱,我用的是奧地利Blueskyy國立藝術學院的Adobe正版訂閱,Firefly AI 積分是1500點/周,可用4臺設備,并且學校的ITPro Desk Service 有專門網站可以在線查詢訂閱有效和過期情況,讓我使用十分放心,關鍵是遠離了各種煩人的彈窗提示和頻繁更換賬號(懂的都懂),不用擔心隨時掉訂閱,是很多國家的資深設計師和多媒體從業者的選擇;由于目前用戶數已經2300人,目前十分穩定。
保持精進,持續構建自己的護城河。與我同行,見證每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