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統中,/etc/
目錄是系統配置文件的核心存放位置,包含了各種系統服務、應用程序和硬件的配置信息。以下是該目錄下常見的重要配置文件和子目錄:
核心系統配置文件
/etc/hostname
系統主機名配置,直接決定當前系統的名稱。/etc/hosts
本地域名解析表,用于將域名映射到IP地址,優先級高于DNS。/etc/resolv.conf
DNS服務器配置,指定系統使用的域名解析服務器。/etc/fstab
文件系統掛載表,定義系統啟動時自動掛載的分區和文件系統。/etc/passwd
用戶賬戶信息(不含密碼,密碼存儲在/etc/shadow
)。/etc/group
用戶組信息。/etc/sudoers
sudo命令權限配置,控制哪些用戶可以以root身份執行命令。/etc/profile
系統環境變量和啟動腳本,登錄時執行。
網絡相關配置
/etc/network/interfaces
網絡接口配置(Debian/Ubuntu系統),定義網卡IP、網關等。/etc/sysctl.conf
內核參數配置,可調整網絡、內存等系統行為。/etc/ssh/sshd_config
SSH服務器配置,控制SSH連接的安全策略和認證方式。/etc/hosts.allow
和/etc/hosts.deny
TCP wrapper配置,控制哪些IP可以訪問特定服務。
服務管理配置
/etc/init.d/
系統服務腳本(SysVinit系統),存放啟動/停止腳本。/etc/systemd/
systemd服務管理器配置(現代Linux系統),包含.service
、.target
等單元文件。/etc/crontab
定時任務配置,定義系統級別的周期性任務。/etc/logrotate.conf
日志輪轉配置,控制日志文件的大小和保留時間。
應用程序配置
/etc/apache2/
或/etc/httpd/
Web服務器(Apache)配置目錄。/etc/nginx/
Web服務器(Nginx)配置目錄。/etc/mysql/
或/etc/mariadb/
數據庫(MySQL/MariaDB)配置目錄。/etc/php/
PHP解釋器配置目錄,包含php.ini
等文件。/etc/dhcp/
DHCP服務器配置目錄。/etc/firewalld/
或/etc/ufw/
防火墻配置(分別對應CentOS/RHEL和Ubuntu/Debian)。
用戶環境配置
/etc/bash.bashrc
或/etc/bashrc
Bash shell配置,影響所有用戶的交互式Shell行為。/etc/skel/
用戶主目錄模板,新用戶創建時會復制此目錄內容。/etc/default/
系統服務默認參數配置,如/etc/default/grub
控制GRUB引導參數。
硬件和驅動配置
/etc/modules
系統啟動時自動加載的內核模塊列表。/etc/X11/
X Window系統(圖形界面)配置目錄。/etc/udev/
設備管理器配置,控制硬件設備的識別和命名。
其他常見配置
/etc/localtime
系統時區設置,通常是到/usr/share/zoneinfo/
目錄的符號鏈接。/etc/aliases
郵件別名配置,用于郵件系統轉發規則。/etc/motd
登錄消息(Message of the Day),用戶登錄時顯示的信息。/etc/security/
安全相關配置,如PAM(可插拔認證模塊)和limits.conf(資源限制)。
注意事項
- 修改權限:大部分配置文件需要root權限才能修改。
- 備份原則:修改前建議備份原文件(如
sudo cp /etc/fstab /etc/fstab.bak
)。 - 配置生效:修改后可能需要重啟服務(如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或系統才能生效。
不同Linux發行版可能略有差異,但核心配置文件基本一致。了解這些配置文件是系統管理和故障排查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