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摘要
- 一、RAG 和知識庫簡介
- 1、RAG
- 2、知識庫
- 二、 工作流程
- 三、系統架構設計
- 文件結構
- 知識庫構建模塊
- RAG 模塊
- 用戶交互模塊
- 四、技術實現細節
- 五、系統使用案例
- 結論
- 未來改進方向
- 致謝
摘要
??????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速準確地獲取知識變得尤為重要。本地 RAG(檢索增強生成)系統結合了檢索和生成技術,通過本地知識庫提供精準答案。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構建一個簡單的本地 RAG 系統,包括知識庫的創建、RAG 模塊的實現以及用戶交互界面的設計。
一、RAG 和知識庫簡介
1、RAG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檢索增強生成)是一種結合了檢索和生成技術的自然語言處理框架。它通過檢索與問題相關的知識庫內容,為生成模塊提供上下文信息,從而生成更準確、更有針對性的答案。RAG 的核心優勢在于能夠處理復雜的、需要背景知識的問題,同時避免了傳統生成模型可能出現的“幻覺”現象。
2、知識庫
??????知識庫是 RAG 系統的核心組件,它存儲了系統需要使用的背景信息和數據。知識庫的質量直接影響 RAG 系統的性能。一個高質量的知識庫能夠提供豐富的上下文信息,幫助系統更好地理解問題并生成準確的答案。知識庫的構建和管理是 RAG 系統成功的關鍵。
二、 工作流程
- 知識庫上傳:用戶通過 UI 上傳知識庫文件。
- 知識庫處理:應用邏輯層調用
knowledge_base.py
中的函數處理上傳的文件,提取文本內容,分割成 chunks,并保存到 CSV 文件中。 - 查詢處理:用戶輸入查詢問題,應用邏輯層調用
RAG.py
中的函數處理查詢。 - 文本向量化:使用 Ollama 的
nomic-embed-text
模型將查詢問題和知識庫 chunks 向量化。 - 相似度計算:計算查詢問題與知識庫 chunks 的相似度,并篩選出最相關的 chunks。
- 答案生成:將篩選出的 chunks 作為上下文,調用智譜 AI API 生成最終答案。
- 結果展示:將生成的答案通過 UI 展示給用戶。
三、系統架構設計
文件結構
rag_llm/
├── flagged/ #導出的日志
└── knowledge_base/ #存放知識庫
├── app.py #gradio頁面
├── knowledge_base.py #知識庫處理模塊
├── RAG.py #RAG問答模塊
知識庫構建模塊
??????knowledge_base.py
是負責知識庫構建的模塊。它支持從多種格式的文件(如 TXT、PDF 和 DOCX)中提取文本內容,并將這些內容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文本塊(chunks)。這些文本塊隨后被保存到 CSV 文件中,方便后續的檢索和處理。
- 文本文件讀取:支持從 TXT、PDF 和 DOCX 文件中提取文本內容。
- 文本分割:將提取的文本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塊,以便于后續的向量化處理。
- CSV 文件保存:將分割后的文本塊保存到 CSV 文件中,方便檢索和管理。
RAG 模塊
??????RAG.py
是 RAG 模塊的核心文件,它實現了從用戶問題到答案的生成過程。該模塊的主要功能包括:
- 文本向量化:使用 Ollama 的 nomic-embed-text 模型將文本塊和用戶問題轉換為向量形式,以便進行相似度計算。
- 相似度計算與篩選:計算用戶問題與知識庫文本塊的相似度,并篩選出最相關的文本塊。
- 智譜 AI API 調用:將篩選出的文本塊作為上下文,調用智譜 AI 的 API 生成最終答案。
用戶交互模塊
??????app.py
是用戶交互模塊的核心文件,它利用 Gradio 創建了一個用戶友好的界面。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界面上傳知識庫文件、輸入問題,并調整參數(如相似度閾值、最大生成長度和溫度)。
- 知識庫管理界面:支持上傳知識庫文件,方便用戶動態擴展知識庫。
- RAG 界面:用戶可以輸入問題,選擇知識庫文件,并調整參數以優化答案生成。
- 界面整合:通過 Gradio 的 Blocks 和 Tabs 組件,將知識庫管理和 RAG 功能整合到一個界面中。
四、技術實現細節
- 文本處理
- 文本處理是知識庫構建的第一步。
knowledge_base.py
支持從多種格式的文件中提取文本內容。對于 PDF 文件,使用pdfminer
庫提取文本;對于 DOCX 文件,使用python-docx
庫提取段落文本。提取后的文本被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塊(chunks),以便后續的向量化處理。
- 文本處理是知識庫構建的第一步。
- 文本向量化
- 文本向量化是將文本轉換為向量形式的過程,以便進行相似度計算。
RAG.py
使用 Ollama 的 nomic-embed-text (可選)模型對文本塊和用戶問題進行向量化。向量化后的文本塊和用戶問題被轉換為高維向量,這些向量將用于計算相似度。
- 文本向量化是將文本轉換為向量形式的過程,以便進行相似度計算。
- 相似度計算與篩選
- 相似度計算是 RAG 系統的關鍵步驟。
RAG.py
使用余弦相似度計算用戶問題與知識庫文本塊的相似度。余弦相似度是一種衡量兩個向量相似度的方法,其值介于 0 和 1 之間。相似度越高,表示兩個向量越相似。系統根據設定的相似度閾值篩選出最相關的文本塊。
- 相似度計算是 RAG 系統的關鍵步驟。
- 智譜 AI API 調用
- 智譜 AI API 是生成最終答案的關鍵環節。
RAG.py
將篩選出的文本塊作為上下文,調用智譜 AI 的 API 生成答案。智譜 AI 提供了強大的語言生成能力,能夠根據上下文生成高質量的答案。
- 智譜 AI API 是生成最終答案的關鍵環節。
五、系統使用案例
- 知識庫上傳
用戶可以通過 Gradio 界面上傳知識庫文件。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 TXT、PDF 和 DOCX。上傳的文件將被處理并保存為 CSV 文件,方便后續的檢索和使用。
- 問題查詢
- 提供一個具體的用戶問題示例,詳細描述系統如何處理問題、檢索知識庫內容并生成答案。
- 展示查詢結果,包括相關知識庫片段及其相似度,以及最終生成的答案。
結論
本文詳細介紹了如何構建一個本地 RAG 系統,包括知識庫的創建、RAG 模塊的實現以及用戶交互界面的設計。本地 RAG 系統在智能問答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為用戶提供準確、高效的知識獲取體驗。
未來改進方向
知識庫優化
探索更高效的知識庫構建和管理方法,提高知識庫的覆蓋范圍和質量。
性能提升
優化文本向量化和相似度計算的算法,減少系統響應時間。
功能擴展
考慮增加多語言支持、更復雜的查詢語義理解等功能。
致謝
感謝智譜 AI 和 Ollama 提供的技術支持,以及 Gradio 為界面開發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