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45連接器核心定義
【】物理結構
8個金屬觸點(Pin 1至Pin 8)的透明塑料插頭,帶塑料卡榫。
引腳編號規則
卡榫朝下,金屬觸點面向自己時:
最左側為 Pin 1
最右側為 Pin 8
順序:Pin 1 → Pin 2 → Pin 3 → Pin 4 → Pin 5 → Pin 6 → Pin 7 → Pin 8
【】雙絞線線對(4對彩色絕緣銅線)
線對1:白橙(White-Orange) / 橙(Orange)
線對2:白綠(White-Green) / 綠(Green)
線對3:白藍(White-Blue) / 藍(Blue)
線對4:白棕(White-Brown) / 棕(Brown)
【】主流線序標準(TIA/EIA-568)
【】T568A標準
Pin 1 → 白綠(接收數據正極 RX+)
Pin 2 → 綠(接收數據負極 RX-)
Pin 3 → 白橙(發送數據正極 TX+)
Pin 4 → 藍(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Pin 5 → 白藍(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Pin 6 → 橙(發送數據負極 TX-)
Pin 7 → 白棕(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Pin 8 → 棕(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T568B標準
Pin 1 → 白橙(發送數據正極 TX+)
Pin 2 → 橙(發送數據負極 TX-)
Pin 3 → 白綠(接收數據正極 RX+)
Pin 4 → 藍(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Pin 5 → 白藍(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Pin 6 → 綠(接收數據負極 RX-)
Pin 7 → 白棕(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Pin 8 → 棕(未使用/千兆雙向數據-)
【】關鍵區別
T568A:Pin 1&2(接收對)→ 線對2(白綠/綠);Pin 3&6(發送對)→ 線對1(白橙/橙)。
T568B:Pin 1&2(發送對)→ 線對1(白橙/橙);Pin 3&6(接收對)→ 線對2(白綠/綠)。
共同點:Pin 4&5 → 線對3(藍/白藍);Pin 7&8 → 線對4(白棕/棕)。
【】線纜類型與應用
- 直通線
定義:兩端使用相同線序標準(兩端均T568A或均T568B)。
信號路徑:
設備A發送端(TX±)→ 設備B接收端(RX±)
設備A接收端(RX±)→ 設備B發送端(TX±)
應用場景:
計算機 → 交換機/路由器
路由器 → 調制解調器(光貓)
墻上面板 → 網絡設備
- 交叉線
定義:一端T568A,另一端T568B。
信號路徑:
設備A發送端(TX±)→ 設備B發送端(TX±)
設備A接收端(RX±)→ 設備B接收端(RX±)
應用場景:
計算機 → 計算機
交換機 → 交換機
路由器 → 路由器
現代替代:Auto-MDI/MDIX功能(現代設備支持直通線替代交叉線)。
【】百兆 vs 千兆以太網
百兆(100BASE-TX):
僅用 4根線(Pin 1, 2, 3, 6)
線對1(白橙/橙)和線對2(白綠/綠)傳輸數據。
千兆(1000BASE-T):
使用 全部8根線,4對線同時全雙工通信。
每對線均可同時收發數據。
【】總結要點
引腳視角:卡榫朝下、觸點面朝自己 → Pin 1(左)至 Pin 8(右)。
線序標準:
T568A:Pin 1&2 = 接收對(線對2),Pin 3&6 = 發送對(線對1)。
T568B:Pin 1&2 = 發送對(線對1),Pin 3&6 = 接收對(線對2)。
統一性:整個布線系統必須使用同一標準(推薦T568B)。
線纜選擇:
異類設備(如電腦→交換機)→ 直通線。
同類設備(如交換機→交換機)→ 交叉線(或Auto-MDI/MDIX直通線)。
代際差異:
百兆:4線(Pin 1,2,3,6)。
千兆:8線全雙工(Pin 1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