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博主強化學習(RL)領域學習時,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并基于博主對相關等領域的一些理解而記錄的學習摘錄和筆記,若有不當和侵權之處,指出后將會立即改正,還望諒解。文章分類在👉強化學習專欄:
? ? ? ?【強化學習】- 【RL Latest Tech】(15)---《Reward Model(獎勵模型)詳細介紹》
Reward Model(獎勵模型)詳細介紹
目錄
1.?背景和起源
2.?與強化學習的結合
3.?不同類型的獎勵模型
4.Reward Model原理
5.應用實例
6.論文解讀
7.論文建模
獎勵建模(RM)
PPO算法
結合方式
總結
[Notice]? 常見誤區:
8.?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
9.?未來展望
????????Reward Model(獎勵模型)是近年來在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領域廣泛應用的一種技術,特別是在生成式模型(如大型語言模型)和強化學習(RL)結合的場景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在多個領域的應用中,尤其是在自然語言處理(NLP)和數學推理領域,展現了顯著的潛力。
1.?背景和起源
????????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崛起,如何有效地評估模型生成的響應質量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早期,監督學習方法通過標注數據訓練模型來生成高質量的響應,但這種方法難以處理復雜的偏好和評估機制。此時,Reward Model的提出為此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Reward Model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強化學習中的“獎勵信號”來引導模型生成更符合人類偏好的輸出。在這種框架下,Reward Model通過為每個生成的響應分配一個獎勵值,反饋模型生成的質量或人類偏好。
????????例如,生成的文本被賦予一個標量獎勵值,作為模型進一步優化的依據
2.?與強化學習的結合
????????Reward Model與強化學習的結合,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從人類反饋(RLH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中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該技術的進展。在RLHF的框架中,Reward Model發揮著核心作用,步驟如下:
- Step 1:使用監督微調(SFT)對預訓練語言模型進行優化,使其能夠根據提示生成較高質量的響應。
- Step 2:利用經過SFT訓練的基礎模型,生成多個候選響應,并由人類評估這些響應的質量,基于人類反饋訓練一個Reward Model。
- Step 3:通過強化學習算法(如PPO),基于Reward Model的評分進一步優化基礎模型
????????在這個過程中,Reward Model通過對生成響應的質量打分,幫助模型學習人類的偏好,進而提升生成內容的質量。
3.?不同類型的獎勵模型
????????隨著研究的深入,Reward Model的形式不斷多樣化,出現了多種不同類型的獎勵模型。最常見的有兩種:
-
Outcome Reward Model (ORM):這種模型關注的是最終結果的質量,即模型生成的輸出是否滿足目標要求。ORM通過對生成的最終答案進行評分,來評估模型的表現。
-
Process Reward Model (PRM):與ORM不同,PRM不僅僅關注最終答案,還對模型的推理過程進行評分。PRM在生成答案的過程中逐步激勵或懲罰模型,引導模型朝著更可解釋、更穩定的推理路徑發展。然而,PRM在大規模推理場景中的效果尚不理想,面臨一些挑戰,如計算復雜度和推理的可解釋性。
4.Reward Model原理
????????Reward Model(獎勵模型)是人工智能訓練中的關鍵組件,簡單來說就像給AI定制的"評分老師"。用小朋友學畫畫的例子幫你理解:
核心原理:通過給AI的行為打分,告訴它"什么是對的/好的",就像老師批改作業時給分數和評語。
實際案例——訓練聊天機器人:
-
收集數據:記錄1000條人類客服與客戶的真實對話
-
定義評分標準:
- 正確性(+3分)
- 響應速度(+1分)
- 語氣友好(+2分)
- 提供錯誤信息(-5分)
-
訓練獎勵模型過程:
# 模擬訓練代碼
class RewardModel:def __init__(self):self.weights = {"正確性": 0.3, "響應速度": 0.1, "語氣友好": 0.2}def calculate_reward(self, response):score = 0if check_accuracy(response): # 正確性檢查score += 3 * self.weights["正確性"]if check_speed(response): # 響應速度檢查score += 1 * self.weights["響應速度"]if check_tone(response): # 語氣檢查score += 2 * self.weights["語氣友好"]return score
? 4.應用場景: 當AI生成回復"您的問題需要聯系技術部門"時:
- 正確性:?(+3×0.3=0.9)
- 響應速度:?(+1×0.1=0.1)
- 語氣友好:?(0) 總分:1.0 → 獎勵模型會建議改進語氣
關鍵特點:
- 像體育比賽的評分規則(但更復雜)
- 需要平衡不同評分標準(就像跳水比賽的難度系數)
- 會不斷進化(隨著數據積累調整權重)
? ? ? ? RM這個模型就像給AI裝了個"價值指南針",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決定了AI的行為方向。就像教小朋友時,我們不會直接代他做作業,而是通過表揚和糾正來引導他學會正確的方法。
5.應用實例
????????目前已經有許多工作將強化學習與獎勵模型進行結合使用,例如存在多個重要工作將PPO與reward model結合使用,特別是在需要人類反饋或復雜獎勵建模的場景中:
1.OpenAI的InstructGPT/ChatGPT:
# 典型實現架構:
def train_ppo_with_reward_model():# 1. 預訓練語言模型作為策略policy_model = LanguageModel()# 2. 單獨訓練獎勵模型(基于人類偏好數據)reward_model = train_reward_model(human_feedback_data)# 3. PPO使用獎勵模型生成獎勵信號ppo_trainer = PPOTrainer(policy=policy_model,reward_fn=reward_model.predict # 關鍵集成點)
?2.DeepMind的Sparrow:
// ... existing code ...
# 獎勵模型整合到PPO訓練循環中
for episode in training_loop:responses = policy.generate()rewards = reward_model.score(responses) # 使用RM評分advantages = calculate_advantages(rewards)policy.update_with_ppo(advantages)
// ... existing code ...
3.Anthropic的Constitutional AI:
- 使用多個reward model組合(安全性、有用性等)
- PPO同時優化多個獎勵信號
- 通過加權組合不同reward model的輸出
技術特點:
- Reward model通常獨立于PPO訓練(預訓練或同步更新)
- 常見于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對話系統、文本生成)
- 解決稀疏獎勵/復雜獎勵建模問題
- 論文參考:OpenAI的《Training language models to follow instructions with human feedback》(2022)---OpenAI的InstructGPT/ChatGPT
這些實現保持PPO的核心算法不變,但將環境獎勵替換為reward model的輸出,形成:
策略網絡 → 生成行為 → reward model評分 → PPO更新
的閉環。
6.論文解讀
摘要:
-
大型語言模型雖然能夠執行多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但往往表現出與用戶意圖不一致的行為,如編造事實、生成有害內容等。因此,需要對這些模型進行對齊,使其更好地遵循用戶的指示。
-
本文提出了一種通過對人類反饋進行微調來對齊語言模型的方法,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監督微調、獎勵模型訓練和基于獎勵模型的強化學習。
-
實驗結果表明,經過對齊的InstructGPT模型在遵循用戶指示、減少有害輸出和提高真實性方面優于原始的GPT-3模型,且在大多數情況下,13億參數的InstructGPT模型的表現優于1750億參數的GPT-3模型。
引言:
-
大型語言模型雖然能夠執行多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但往往表現出與用戶意圖不一致的行為,如編造事實、生成有害內容等。因此,需要對這些模型進行對齊,使其更好地遵循用戶的指示。
-
本文提出了一種通過對人類反饋進行微調來對齊語言模型的方法,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監督微調、獎勵模型訓練和基于獎勵模型的強化學習。
相關工作:
-
研究了與模型對齊和從人類反饋中學習相關的技術,如強化學習從人類反饋(RLHF)、跨任務泛化等。
-
探討了語言模型遵循指令的訓練方法,以及在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中的應用。
方法和實驗細節:
-
高階方法論: 采用與Ziegler等人和Stiennon等人類似的方法,通過對人類反饋進行微調來對齊語言模型,具體步驟包括收集演示數據、訓練監督策略、收集比較數據和訓練獎勵模型,最后使用PPO算法對監督策略進行優化。
-
數據集: 主要包括通過OpenAI API提交的文本提示,以及由標注者編寫的提示。數據集涵蓋了多種自然語言任務,如生成、問答、對話、總結等。
-
任務: 訓練任務來自兩個來源:標注者編寫的提示和通過早期InstructGPT模型提交的提示。
-
人類數據收集: 聘請了約40名標注者來收集演示和比較數據,并進行主要評估。標注者的選擇基于其在篩選測試中的表現,以確保他們對不同人群的偏好敏感,并能夠識別潛在的有害輸出。
模型:
-
從GPT-3預訓練語言模型開始,使用三種不同的技術進行訓練:監督微調(SFT)、獎勵建模(RM)和強化學習(RL)。
-
監督微調(SFT): 使用標注者的演示數據對GPT-3進行微調,訓練了16個epoch,使用余弦學習率衰減和0.2的殘差dropout。
-
獎勵建模(RM): 使用標注者的比較數據訓練獎勵模型,預測人類標注者偏好的輸出。使用6B的獎勵模型,因為其訓練更穩定。
-
強化學習(RL): 使用PPO算法對SFT模型進行微調,將獎勵模型的輸出作為獎勵信號。同時,引入預訓練數據的更新,以減少在公共NLP數據集上的性能退化。
結果:
-
API分布上的結果: 標注者顯著偏好InstructGPT模型的輸出,其在遵循用戶指示、減少有害輸出和提高真實性方面優于GPT-3模型。例如,175B InstructGPT模型的輸出在85±3%的情況下優于GPT-3模型。
-
公共NLP數據集上的結果: InstructGPT模型在TruthfulQA數據集上生成更真實和信息豐富的答案,在RealToxicityPrompts數據集上生成的有害內容較少,但在Winogender和CrowSPairs數據集上沒有顯著改進。
-
定性結果: InstructGPT模型在非英語語言任務和代碼相關任務上表現出一定的泛化能力,但仍然存在簡單錯誤,如未能遵循具有錯誤前提的指令、過度對沖等。
討論:
-
對齊研究的影響: 該研究為對齊研究提供了現實世界的基礎,驗證了RLHF作為一種低稅收對齊技術的有效性。
-
我們對齊的對象是誰: 模型的對齊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標注者的偏好、研究人員的指示等。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設計一種公平、透明且具有問責機制的對齊過程。
-
局限性: InstructGPT模型仍然存在生成有害或有偏見內容、編造事實等問題。此外,模型的大小和性能之間存在權衡,需要進一步優化。
結論:
-
通過對人類反饋進行微調,可以顯著提高語言模型在遵循用戶指示、減少有害輸出和提高真實性方面的表現。然而,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以進一步提高模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論文建模
????????在論文《Training language models to follow instructions with human feedback》中,獎勵建模(RM)和PPO算法的結合方式如下:
獎勵建模(RM)
- 數據收集:收集人類標注者對模型輸出的比較和排名數據。這些數據包括對同一輸入的不同模型輸出的偏好排名。
- 訓練目標:訓練獎勵模型來預測人類標注者更偏好的輸出。獎勵模型的輸入是提示(prompt)和模型的輸出(completion),輸出是一個標量值,表示該輸出的獎勵。
- 模型架構:獎勵模型基于GPT-3的架構,但輸出層被修改為一個標量輸出,用于表示獎勵。
- 損失函數:使用交叉熵損失函數來訓練獎勵模型。具體來說,對于每一對輸出(preferred completion和less preferred completion),獎勵模型的損失函數如下:
?
PPO算法
-
初始化:從監督微調(SFT)模型初始化PPO策略模型。
-
獎勵信號:使用訓練好的獎勵模型作為獎勵函數,為策略模型的輸出提供獎勵信號。
-
強化學習優化:使用PPO算法優化策略模型,以最大化獎勵模型提供的獎勵。具體來說,策略模型的更新目標是:
?
結合方式
-
獎勵模型作為獎勵信號:獎勵模型的輸出直接作為PPO算法中的獎勵信號,指導策略模型的優化方向。獎勵模型替代了環境提供的獎勵函數,成為策略模型優化的唯一獎勵來源。
-
獎勵模型的訓練數據:獎勵模型的訓練數據來自人類標注者的比較和排名,而不是環境交互數據。這使得獎勵模型能夠更好地捕捉人類的偏好。
-
策略模型的更新:策略模型在PPO算法中通過與獎勵模型交互,不斷調整其輸出以最大化獎勵模型提供的獎勵。獎勵模型的輸出作為標量獎勵,直接用于計算策略梯度。
總結
????????獎勵模型(RM)在強化學習過程中替代了環境提供的獎勵函數,成為策略模型優化的唯一獎勵來源。獎勵模型的輸出是一個標量值,表示模型輸出的獎勵,這個獎勵值用于指導策略模型的優化方向。通過這種方式,獎勵模型和PPO算法緊密結合,共同實現了對語言模型的對齊和優化。
[Notice]? 常見誤區:
- RM不是簡單的打分器,而是復雜的價值判斷系統
- RM需要避免"分數欺騙"(比如為了快速回復犧牲正確性)
- RM需要定期更新(就像考試大綱會變化)
8.?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
盡管Reward Model在多個領域展現了其強大的潛力,但其發展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 模型偏差與可解釋性:Reward Model在處理復雜任務時,容易受到數據偏差的影響,并且模型的決策過程往往缺乏可解釋性。
- 跨任務泛化能力:Reward Model是否能有效地適應不同任務或領域,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尤其是在跨領域任務的應用中,Reward Model的泛化能力和穩定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 PRM的局限性:盡管PRM在一些任務中表現出色,但其在處理大規模推理任務時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研究者正在探索如何改進PRM,提升其在復雜推理任務中的表現。
9.?未來展望
Reward Model的未來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優化算法:如何設計更高效的算法,以解決Reward Model在推理過程中的計算復雜度和可擴展性問題。
- 多模態學習:Reward Model未來可能與圖像、視頻等多模態數據結合,進一步推動跨領域的應用。
- 自監督學習:通過自監督學習,Reward Model可能能夠減少對人工標注數據的依賴,提高訓練效率。
????????綜上所述,Reward Model作為強化學習與深度學習結合的產物,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展現出強大的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Reward Model有望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中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強化學習文章,請前往:【強化學習(RL)】專欄
????????博客都是給自己看的筆記,如有誤導深表抱歉。文章若有不當和不正確之處,還望理解與指出。由于部分文字、圖片等來源于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相關爭議,請聯系博主刪除。如有錯誤、疑問和侵權,歡迎評論留言聯系作者,或者添加VX:Rainbook_2,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