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網絡互聯模型
- 網絡協議與標準
- 應用層協議
- FTP協議
- TFTP協議
- HTTP協議
- HTTPS協議
-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 DNS協議
- 迭代查詢
- 遞歸查詢
- 傳輸層協議
- 網絡層協議
- IPV4協議
- IPV6協議
- IPV6數據報的目的地址
- IPV4到IPV6的過渡技術
- 網絡設計
- 分層設計
- 接入層
- 匯聚層
- 核心層
- 網絡布線
- 綜合布線系統
- 工作區子系統
- 水平子系統
- 管理子系統
- 垂直(干線)子系統
- 設備間子系統
- 建筑群子系統
網絡互聯模型
名稱 | 功能 | 相關實現 |
---|---|---|
應用層 | 處理網絡應用 | HTTP、Tenlent、FTP、SMTP、NFS |
表示層 | 數據表示 | JPEG、ASCII、GIF、DES、MPEG |
會話層 | 互聯主機通信 | RPC、SQL |
傳輸層 | 端到端連接 | TCP、UDP、SPX |
網絡層 | 分組傳輸和路由選擇 | IP、IPX |
數據鏈路層 | 傳輸以幀為單位的信息 | IEEE802.3/2、HDLC、PPP、ATM |
物理層 | 二進制傳輸 | RS232、V.35、RJ-45 |
網絡協議與標準
應用層協議
FTP協議
File Transport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是網絡上兩臺計算機傳送文件的協議,運行在TCP之上,是通過Internet將文件從一臺計算機傳輸到另一臺計算機的一種途徑。
FTP在客戶機和服務器之間需建立兩條TCP連接:
- 用于傳送控制信息,端口號21。
- 用于傳送文件內容,端口號20。
TFTP協議
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是用來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進行簡單文件傳輸的協議,提供不復雜、開銷不大的文件傳輸服務。
TFTP建立在UDP之上,端口號69。
HTTP協議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
用于從WWW服務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HTTP建立在TCP之上,端口號80。
HTTPS協議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本加密傳輸協議。
以安全為目標的HTTP通道,在HTTP的基礎上通過傳輸加密和身份認證保證傳輸過程的安全性。
HTTPS是在HTTP的基礎上加入SSL,端口號443。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通常被應用在大型的局域網絡環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網絡環境中的主機動態的獲得IP地址、網關地址、DNS服務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夠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在網絡范圍內可能存在多個DHCP服務器,各自負責不同的網段。也可能由同一個DHCP服務器,負責多個不同網段的地址分配。
DNS協議
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
把主機域名解析為IP地址的系統。
PTR(Pointer Recored)負責將IP地址映射到域名。
迭代查詢
查詢得到的是其他服務器的引用,本地服務器就要訪問被引用的服務器,做進一步的查詢。
遞歸查詢
查詢方式要求服務器徹底進行域名解析,并返回最后的結果。
傳輸層協議
TCP | UDP |
---|---|
可靠的、面向連接的、字節流服務。 | 不可靠的、無連接的、面向報文。 |
首部開銷20個字節。 | 首部開銷8個字節。 |
具有差錯校驗和重傳、流量控制、擁塞控制等功能。 | |
適用于數據量比較少,且對可靠性要求高的場合。 | 數據量大,對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但要求速度快的場合。 |
網絡層協議
IPV4協議
版本 | IP協議版本,版本號為4. |
---|---|
首部長度 | 可表示的最大數值是15個單位,60字節。 |
區分服務 | 不同優先級服務質量不同,只有在使用區分服務時有效。 |
總長度 | 首部與數據之和的長度,最大長度為2^16-1=65535字節。 |
標識 | 唯一標識數據報的標識位。 |
標志 | DF-不分片位,MF-片未完位。 |
片偏移 | 指明該段處于原來數據報中的位置。 |
生存時間 | 記為TTL(Time To Live),指示數據報在網絡中可通過的路由器的最大值。 |
協議 | 數據報攜帶的協議(TCP、UDP、IGMP等)。 |
首部檢驗和 | 只檢驗首部,不檢驗數據。采用16位二進制反碼求和算法。 |
可選字段 | 可記錄時間戳、通過路徑、安全信息等。 |
填充 | 填充為4的倍數。 |
IPV6協議
版本 | IP協議的版本,版本號為6. |
---|---|
流量分類 | 通信類型,相當于IPV4服務類型字段。 |
流標簽 | 從源點到終點的一系列數據報,同一個流上的數據報標簽相同,保證服務質量。 |
有效負載長度 | 除基本首部以外的字節數(所有擴展首部都算在有效負載內),最大值為64KB。 |
下一頭部 | 相當于IPV4的協議字段或可選字段。 |
跳數限制 | 用于檢測路由循環,路由器在轉發數據報時對這個字段減1,變成0時,丟棄該數據報。 |
IPV6數據報的目的地址
- 單播(unicast):點對點通信。
- 多播/組播(multicast):一點對多點通信。
- 任播(anycast):新增類型,一對最近。
IPV4到IPV6的過渡技術
技術 | 說明 |
---|---|
雙協議棧技術 | 兩種技術共存 |
隧道技術 | 在IPV4網絡中部署隧道 |
NAT-PT技術 | NAT-PT網管實現兩種協議的轉換翻譯和地址的映射。 |
網絡設計
分層設計
接入層
- 通常將網絡中直接面向用戶連接或訪問網絡的部分稱為接入層,目的是允許終端用戶連接到網絡。
- 主要解決相鄰用戶之間的互訪需求,并且為這些訪問提供足夠的帶寬。
- 接入層還應當適當負責一些用戶管理功能(如地址認證、用戶認證、計費管理等),以及一些用戶信息收集工作(如用戶的IP地址、MAC地址、訪問日志等)。
匯聚層
- 核心層和接入層的分界面,完成網絡訪問策略控制、數據包處理、過濾、尋址,以及其他數據處理的任務。
- 匯聚層交換機與接入層交互及比較,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少的接口和更高的交互速率。
核心層
- 網絡主干部分稱為核心層。
- 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高速轉發通信,提供優化、可靠的骨干傳輸結構。
- 核心層交換機應擁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 核心層的設備采用雙機冗余熱備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負載均衡功能來改善網絡性能。
網絡布線
綜合布線系統
一個用于傳輸語音、數據、影響和其他信息的標準結構化布線系統,是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傳輸網絡,它使語言和數據通信設備、交換設備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接。
綜合布線系統結構由6個獨立的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內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之間的設備組成。
水平子系統
布置在同一樓層上,一端接在信息插座,另一端接在配線間的跳線架上。
它的功能是將干線子系統線路眼神到用戶工作區,將用戶工作區引至管理子系統。并為用戶提供一個符合國際標準,滿足語音及高速數據傳輸要求的信息點出口。
管理子系統
安裝有線路管理器件及各種公用設備,實現整個系統集中管理。
它是干線子系統和水平子系統的橋梁,同時又可為同層組網提供條件。
垂直(干線)子系統
通常是由主設備間至各層管理間,特別是在位于中央店的公共系統設備處提供多個線路設施。
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設備、程控交換機(PBX)、控制中心與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鏈接,是建筑物干線電纜的路由。
設備間子系統
由設備間中的電纜、鏈接跳線架及相關支撐硬件、防雷電保護裝置等構成。
建筑群子系統
將多個建筑物的數據通信信號連接成一體的布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