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解釋
- Python是一種高級編程語言,以其簡潔、易讀和易用而聞名。它是一種通用的、解釋型的編程語言,適用于廣泛的應用領域,包括軟件開發、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
- python是一種解釋型,面向對象、動態數據類型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是一門開源免費的腳本編程語言。
- 2020.1.1,停止Python2的更新。
特點
- 簡潔易讀:Python采用清晰簡潔的語法,使得代碼易于閱讀和理解。它使用縮進來表示代碼塊,而不是依賴于大括號,使得代碼更具可讀性。
- 豐富的庫和框架:Python擁有大量的標準庫和第三方庫,涵蓋了各種領域的功能,例如Web開發、科學計算、數據分析等。這些庫和框架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構建應用程序。
- 跨平臺性:Python可以在多個操作系統上運行,包括Windows、Linux和MacOS等。這使得開發者可以輕松地在不同平臺上部署和運行Python程序。
- 動態類型:Python是一種動態類型語言,不需要提前聲明變量類型。這簡化了代碼的編寫和維護,并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 廣泛的應用領域:Python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Web開發、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科學計算、自動化腳本等。它被許多大型公司和組織采用,如Google、Facebook、Netflix等。
- 強大的社區支持:Python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社區,提供了豐富的教程、文檔和開源項目。開發者可以從社區中獲取幫助、分享經驗,并使用已經開發的工具和庫。
Python基本數據類型
變量
在Python中,變量是用來存儲和操作數據的標識符。可以把變量看作是一個容器,用來存儲值或者引用其他對象。
在Python中,變量的使用有以下幾個特點:
- 變量命名:變量名是用來標識變量的名稱。它可以由字母、數字和下劃線組成,但必須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變量名區分大小寫,例如"count"和"Count"是不同的變量名。
- 變量賦值:使用賦值運算符(=)將一個值賦給一個變量。例如,可以使用語句x = 5將整數值5賦給變量x。變量的賦值不需要類型申明;每個變量在使用前必須賦值。
- 動態類型:Python是一種動態類型語言,這意味著變量的類型是根據賦給它的值自動推斷的。同一個變量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以引用不同類型的對象。
- 變量引用:變量可以引用各種對象,如整數、浮點數、字符串、列表、函數等。通過變量名,可以訪問和操作變量引用的對象。
# 變量賦值
x = 5
name = 'Alice'
pi = 3.14# 使用變量
print(x) # 輸出:5
print('Hello, ' + name) # 輸出:Hello, Alice
radius = 2.5
area = pi * radius ** 2
print('圓的面積為:', area) # 輸出:圓的面積為: 19.625# 變量類型推斷
x = 10 # x是整數類型
x = 'Hello' # x變為字符串類型
x = [1, 2, 3] # x變為列表類型# 多個變量賦值
a = b = c = 0
print(a, b, c) # 輸出:0 0 0
標準數據類型
數字Number
- Python支持四種數字類型,分別是int整型(早期版本還分int和long,從Python3開始合到一起都是int型,可以表示任意整數)、float浮點型、complex復數、bool型;
- 數字是不可改變的數據類型,這意味著改變數據類型會分配一個新的對象;
# 整數
x = 5
y = -10
z = 0# 浮點數
pi = 3.14
radius = 2.5# 復數
a = 2 + 3j
b = -1j# 布爾值
is_valid = True
is_greater = x > y# 數值計算和操作
print(x + y) # 輸出:-5
print(pi * radius ** 2) # 輸出:19.625
print(a.real) # 輸出:2.0
print(b.imag) # 輸出:-1.0
print(not is_valid) # 輸出:False# 數值轉換
x_str = '10'
x_int = int(x_str)
y_float = float(y)
z_complex = complex(x, y)
字符串String
- 在Python中,字符串(str)是一種表示文本數據的數據類型。字符串由一系列字符組成,可以包含字母、數字、符號和空格等內容。
- 在Python中,字符串可以使用單引號(
''
)或雙引號(""
)括起來。 - 反斜杠用來轉義,使用 r 可以讓反斜杠不發生轉義;print(r’this is a line with\n’) 。
- 字符串可以用 + 運算符連接在一起,用 * 運算符重復。
- 字符串屬于不可改變數據類型,但可以通過切片和拼接等操作來生成新的字符串。
- Python 沒有單獨的字符類型,一個字符就是長度為 1 的字符串。
name = 'Alice'
message = "Hello, world!"
sentence = "I'm learning Python."print(name) # 輸出:Alice
print(message) # 輸出:Hello, world!
print(sentence) # 輸出:I'm learning Python.
- 字符串的拼接:用+號將兩個字符串拼接在一起。
greeting = "Hello"
name = "Alice"
message = greeting + ", " + name
print(message) # 輸出:Hello, Alice
- 切片(Slicing):可以使用切片操作符([:])獲取字符串的子串。
sentence = "I'm learning Python."
print(sentence[2:9]) # 輸出:m learn
- 索引(Indexing):可以使用索引操作符([])獲取字符串中特定位置的字符。
word = "Python"
print(word[0]) # 輸出:P
print(word[-1]) # 輸出:n
print(word[2:4]) # 輸出:th
- 長度獲取:可以使用內置函數len()獲取字符串的長度。
sentence = "I'm learning Python."
words = sentence.split() # 按空格分割字符串
print(words) # 輸出:["I'm", 'learning', 'Python.']
print(sentence.upper()) # 輸出:"I'M LEARNING PYTHON."
print(sentence.lower()) # 輸出:"i'm learning python."
print(sentence.replace('Python', 'Java')) # 輸出:"I'm learning Java."
列表List
- 列表是python中使用最頻繁的數據類型。
- 在Python中,列表(list)是一種有序、可變、可重復的數據類型,用于存儲多個值。列表可以包含任意類型的元素,包括整數、浮點數、字符串、布爾值、甚至其他列表等。
- 列表使用方括號(
[]
)來表示,其中的元素使用逗號(,
)分隔。
numbers = [1, 2, 3, 4, 5]
names = ['Alice', 'Bob', 'Charlie']
mixed = [1, 'Hello', True, 3.14]
nested = [[1, 2], [3, 4, 5], [6, 7, 8, 9]]
empty = []
- 訪問元素:可以使用索引操作符(
[]
)來訪問列表中的元素。索引從0開始,負數索引表示從列表末尾開始倒數。
numbers = [1, 2, 3, 4, 5]
print(numbers[0]) # 輸出:1
print(numbers[-1]) # 輸出:5
print(numbers[2:4]) # 輸出:[3, 4]
- 修改元素:由于列表是可變的,可以通過索引操作符(
[]
)來修改列表中的元素。
numbers = [1, 2, 3, 4, 5]
numbers[0] = 10
print(numbers) # 輸出:[10, 2, 3, 4, 5]
- 添加元素:可以使用
append()
方法向列表末尾添加新元素,或使用拼接操作符(+
)將兩個列表合并。
numbers = [1, 2, 3]
numbers.append(4)
print(numbers) # 輸出:[1, 2, 3, 4]names1 = ['Alice', 'Bob']
names2 = ['Charlie', 'Dave']
combined = names1 + names2
print(combined) # 輸出:['Alice', 'Bob', 'Charlie', 'Dave']
- 刪除元素:可以使用
del
語句或remove()
方法刪除列表中的元素。
numbers = [1, 2, 3, 4, 5]
del numbers[2]
print(numbers) # 輸出:[1, 2, 4]names = ['Alice', 'Bob', 'Charlie']
names.remove('Bob')
print(names) # 輸出:['Alice', 'Charlie']
- 列表長度:可以使用內置函數
len()
獲取列表的長度(即元素個數)。
numbers = [1, 2, 3, 4, 5]
print(len(numbers)) # 輸出:5
- 列表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和操作,如排序、插入元素、統計元素出現次數等
元組Tuple
- 在Python中,元組(tuple)是一種有序、不可變的數據類型,用于存儲多個值。元組與列表相似,但不同之處在于元組的元素不可修改。元組使用圓括號(
()
)來表示,其中的元素使用逗號(,
)分隔。
coordinates = (3, 4)
colors = ('red', 'green', 'blue')
mixed = (1, 'Hello', True, 3.14)
nested = ((1, 2), (3, 4, 5), (6, 7, 8, 9))
empty = ()
- 訪問元素:可以使用索引操作符(
[]
)來訪問元組中的元素,索引從0開始。
coordinates = (3, 4)
print(coordinates[0]) # 輸出:3
print(coordinates[1]) # 輸出:4
- 元組不可變:元組的元素是不可變的,即不能修改元組中的元素。如果嘗試修改元組的元素,將會引發TypeError錯誤。
coordinates = (3, 4)
coordinates[0] = 10 #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 解包元組:可以將元組的元素解包到多個變量中。
coordinates = (3, 4)
x, y = coordinates
print(x) # 輸出:3
print(y) # 輸出:4
- 元組的長度和元素個數:可以使用內置函數len()獲取元組的長度(即元素個數)。
colors = ('red', 'green', 'blue')
print(len(colors)) # 輸出:3
集合Set
- 在Python中,集合(set)是一種無序且不重復的數據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不會按照特定的順序排列,而且集合中不允許存在重復的元素。集合使用大括號(
{}
)或者使用set()函數
來創建。 - 集合屬于可變數據類型。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numbers = set([1, 2, 3, 4, 5])
empty = set()
- 去重:集合中的元素不會重復,如果嘗試添加重復的元素,集合會自動去重。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apple'}
print(fruits) # 輸出:{'apple', 'banana', 'orange'}
- 添加元素:可以使用
add()
方法向集合中添加新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fruits.add('grape')
print(fruits) # 輸出:{'apple', 'banana', 'orange', 'grape'}
- 刪除元素:可以使用
remove()
方法從集合中刪除指定的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會引發KeyError錯誤。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fruits.remove('banana')
print(fruits) # 輸出:{'apple', 'orange'}
- 集合運算:集合支持各種集合運算,如并集、交集、差集等。
set1 = {1, 2, 3, 4, 5}
set2 = {4, 5, 6, 7, 8}union = set1.union(set2) # 并集
intersection = set1.intersection(set2) # 交集
difference = set1.difference(set2) # 差集print(union) # 輸出:{1, 2, 3, 4, 5, 6, 7, 8}
print(intersection) # 輸出:{4, 5}
print(difference) # 輸出:{1, 2, 3}
- 集合大小:可以使用內置函數
len()
獲取集合的大小(即元素個數)。
字典Dictionary
- 在Python中,字典(dictionary)是一種無序的鍵值對(key-value)數據結構,用于存儲和獲取多個值。字典中的每個元素由一個鍵(key)和對應的值(value)組成,鍵和值之間使用冒號(
:
)來分隔,而不同的鍵值對使用逗號(,
)分隔。字典使用花括號({}
)來表示。 - 字典屬于可變數據類型。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fruits = {'apple': 1, 'banana': 2, 'orange': 3}
empty = {}
- 訪問元素:可以使用鍵來訪問字典中的元素,類似于使用索引來訪問列表中的元素。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print(person['name']) # 輸出:Alice
print(person['age']) # 輸出:25
- 修改元素:可以通過鍵來修改字典中的值。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person['age'] = 26
print(person) # 輸出:{'name': 'Alice', 'age': 26, 'city': 'New York'}
- 添加元素:可以通過鍵值對的方式向字典中添加新元素。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person['city'] = 'New York'
print(person) # 輸出:{'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 刪除元素:可以使用
del
語句刪除字典中的元素。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del person['age']
print(person) # 輸出:{'name': 'Alice', 'city': 'New York'}
- 字典長度:可以使用內置函數
len()
獲取字典中鍵值對的數量。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print(len(person)) # 輸出:3
- 字典是一種非常常用的數據結構,它提供了高效的鍵值對查找和操作。可以將字典用于存儲和操作各種類型的數據,如配置信息、用戶信息、數據記錄等。
后續
- 下一篇章介紹Python的運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