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機器學習
- 2.監督學習
- 3.無監督學習
- 4.線性回歸
- 5.邏輯回歸
1.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的定義:一個計算機程序可從經驗E(Experience)中學習如何完成任務T(Task),并且隨著經驗E的增加,性能指標P(performance measure)會不斷提高;
拿下西洋棋舉例,經驗E 就是程序上萬次的自我練習的經驗而任務 T 就是下棋。性能度量值 P,就是它在與一些新的對手比賽時,贏得比賽的概率。再比如垃圾郵件篩選器,經驗E就是程序從垃圾郵件成千上萬次的自我練習的經驗而任務是當郵件過來時,給郵件分類是正常郵件還是垃圾郵件,性能P就是對垃圾郵件正確分類的準確率;
2.監督學習
監督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種方法,它使用已知輸入和對應的輸出數據來訓練模型,以便模型能夠預測新的輸入數據對應的輸出。在監督學習中,訓練數據包括輸入特征和目標輸出,模型通過學習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系來進行預測。
監督學習常用于解決分類和回歸問題。在分類問題中,模型試圖將輸入數據分為不同的類別或標簽;在回歸問題中,模型試圖預測連續數值型輸出。
常見的監督學習算法包括線性回歸、邏輯回歸、支持向量機、決策樹、隨機森林、神經網絡等。監督學習是機器學習中最常見和重要的方法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如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金融預測等。
3.無監督學習
無監督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種方法,它用于從未標記、未分類的數據中發現模式、結構和關系。與監督學習不同,無監督學習不需要已知輸出的訓練數據,而是通過對數據進行聚類、降維、關聯規則挖掘等技術來發現數據中的隱藏結構和模式。
在無監督學習中,訓練數據只包括輸入特征,而沒有對應的目標輸出。模型需要自主地發現數據中的內在結構和規律,從而能夠對數據進行歸納、分類或者分析。
常見的無監督學習算法包括 K均值聚類、DBSCAN、主成分分析(PCA)、關聯規則挖掘算法等。
無監督學習在許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如數據挖掘、模式識別、推薦系統等。通過無監督學習,可以從未標記的數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和見解。
4.線性回歸
線性回歸是一種用于建立輸入變量(特征)和連續數值型輸出變量之間關系的統計學習方法。它試圖通過對輸入變量和輸出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進行建模,來預測新的輸入對應的輸出。
線性回歸模型通常會使用最小二乘法來估計模型的參數,通過最小化觀測值和模型預測值之間的殘差平方和來確定最優的參數估計值。
線性回歸模型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經濟學、金融、社會科學、生物統計學等領域。它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預測模型,為數據分析和預測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5.邏輯回歸
邏輯回歸是一種用于處理分類問題的統計學習方法,盡管其名稱中包含“回歸”一詞,但邏輯回歸實際上是一種分類算法,用于預測離散的輸出值(類別標簽),而不是連續數值型輸出。
邏輯回歸模型采用了邏輯函數(也稱為S形函數)來建模輸入變量與輸出變量之間的關系,通常用于解決二元分類問題,即將輸入數據分為兩個類別。
邏輯回歸在分類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醫學診斷、金融風險評估、廣告點擊率預測等。它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分類算法,為處理二元分類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