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3日20:45(美國當地時間6月13日上午8:45),微軟(Nasdaq: MSFT)和LinkedIn(領英,NYSE: LNKD)對外宣布,雙方達成協議,微軟宣布將以每股196美元、總價26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inkedIn,由現金支付。收購完成后,Jeff Weiner(杰夫·韋納)仍將擔任LinkedIn公司CEO,并向微軟公司CEO Satya Nadella(薩蒂亞·納德拉)匯報。
該交易將于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
納德拉評價道,“作為連接世界上專業人士的一個夢幻般的商業中心,LinkedIn的隊伍不斷壯大,” “我們可以讓微軟Office 365幫助LinkedIn加速成長。”
這是納德拉兩年前上任以后操刀的第一起大收購,微軟把這起收購定位于“全球最領先的專業云”與“全球領先的職業網絡”之間的合并。微軟目前還沒有明確說明他們買來LinkedIn后會把它怎么使,不過很容易想到的是,微軟會用它來猛刷自己在社交網絡領域里的存在。
“這次與微軟的合作,它的云計算和LinkedIn網絡的結合給我們一個機會,也改變了世界的運作方式,”韋納表示 ,“在過去的13年中,我們一直在連接專業人士、使他們更富有成效和成功方面擁有獨特的優勢,我期待著掀起我們的故事的下一章節。”
LinkedIn創始人霍夫曼則表示,這是LinkedIn重生的機會。
而LinkedIn最近的遭遇讓它被微軟收購成為理所當然。
今年2月4日一開盤,LinkedIn便立即暴跌,收盤后公司股票跌掉超過40%,市值減去100億美元,此后股價一蹶不振。這甚至讓傲嬌的摩根士丹利承認:“ We were wrong”,并隨后將LinkedIn的評級下調至“持股觀望”,并將目標股價減到了125美元。
虎嗅曾在這篇文章中給出了LinkedIn“藥丸”的理由:
在VentureBeat的Hank Nothhaft看來,LinkedIn其實是一家披著2B外衣的社交網絡公司,然而問題在于你是不可能在做一家體量可觀的社交網絡公司的同時又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家企業級的軟件公司的。前者要求你盡可能地開放平臺,迎進更多的第三方開發者,而后者要你做的就是將軟件賣給企業以獲得相應的回報。
去年,LinkedIn宣布僅開放部分通用API接口,功能限于允許用戶、企業在平臺展示信息,介紹自己,且視企業服務的開發者為勁敵,將其拒之門外,客戶的選擇被大大削減。LinkedIn也將自己完完全全限制在了服務企業級用戶的怪圈里。而更糟糕的是,他們又試圖不斷去擴展服務的范圍,而不少業務是他們其實并不擅長的。
限制API接口可以看作是LinkedIn轉企服的一個標志性舉動,然而效果如何呢?很多的人成了LinkedIn的僵尸,不僅是那些第三方的開發商,還甚至包括Sales Navigator等工具的個人用戶。
現在微軟接盤了這個看似燙手的山芋。
傳在LinkedIn上市之前,微軟多次對它伸出了收購的橄欖枝,甚至差一點兒達成了交易,最開始微軟報價僅5億美元,結果告吹。現在,微軟花了262億美元的代價將LinkedIn抱在了懷中。但是網友顯然認為微軟給出的這個價格簡直“瘋了!”“愚蠢!”……
微軟承諾LinkedIn仍將保持獨立運行,并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但考慮到諾基亞手機業務被微軟收購后的悲慘命運,不禁替LinkedIn有點兒小擔心。
文章轉載自 開源中國社區[http://www.os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