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更多知識總結見SpringBoot 2專欄
🚕本篇知識點總結自尚硅谷雷神的視頻
🚒博主對于該知識尚在學習階段
🚄如果發現存在問題請毫不吝嗇的指出
🚀🚀扎哇太棗糕的博客首頁🚀🚀
文章目錄
- 1 自動配置底層分析
- 1.1 ?自動配置注解解析
- 1.2 修改默認配置
- 1.3 總結
- 1.4 最佳實踐
- 2 開發小技巧
- 2.1 Lombok簡化開發
- 2.2 偽熱更新
- 2.3 創建Spring Initailizr項目
1 自動配置底層分析
1.1 ?自動配置注解解析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是SpringBoot的核心注解,他是由以下三個注解總和而成.
- @SpringBootConfiguration
該注解底層有一個@Configuration注解,標明當前類是一個配置類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該注解又由以下兩個注解組合而成
- @AutoConfigurationPackage:底層使用@Import({Registrar.class})向容器中注冊組件,Registrar.class里獲取到主程序所在的包并將包下的所有組件導入進來,這也就間接說明了SpringBoot的默認包掃描規則: 主程序(MainApplication)所在的包及這個包的所有子包都會被掃描
- @Import(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class下有一個selectImports方法,方法里面又使用getAutoConfigurationEntry內部的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方法獲取需要注冊的組件都有哪些,getCandidateConfigurations方法里面使用SpringFactoriesLoader.loadFactoryNames內層的loadSpringFactories方法里的getResources(“META-INF/spring.factories”)默認掃描當前系統里面所有jar包META-INF/spring.factories位置下的文件。后面發現spring-boot-autoconfigure-2.3.4.RELEASE.jar包里面也有META-INF/spring.factories文件,文件里面有個EnableAutoConfiguratio配置項寫死了spring-boot一啟動就要給容器中加載的所有配置類。雖然我們127個場景中自動配置啟動的時候默認全部加載所有的xxxxAutoConfiguration,但是最終按照條件裝配規則(@Conditional)按需配置。
- @AutoConfigurationPackage:底層使用@Import({Registrar.class})向容器中注冊組件,Registrar.class里獲取到主程序所在的包并將包下的所有組件導入進來,這也就間接說明了SpringBoot的默認包掃描規則: 主程序(MainApplication)所在的包及這個包的所有子包都會被掃描
- @ComponentScan
這個注解定義了包掃描的規則
1.2 修改默認配置
??SpringBoot默認會在底層配好所有的組件,但是如果用戶自己配置了以用戶的優先。使用@ConditionalOnMissingBean注解判斷容器中是否存在該組件的話就使用默認的類進行配置
1.3 總結
● SpringBoot先通過xxxxxAutoConfiguration加載所有的自動配置類
● 每個自動配置類按照條件進行生效,默認都會綁定配置文件指定的值,這個值就在xxxxProperties里面拿,xxxProperties和配置文件進行了綁定。
● 生效的配置類就會給容器中裝配很多組件
● 只要容器中有這些組件,相當于這些功能就有了
● 定制化配置
??○ 用戶直接自己@Bean替換底層的組件
??○ 在創建的配置文件中使用配置項修改默認的配置信息。比如說配置字符編碼格式在HttpEncodingAutoConfiguration里的注解中可以得知
xxxxxAutoConfiguration —> 組件 —>
xxxxProperties里面拿值 ----> application.properties
1.4 最佳實踐
??根據上述自動配置原理總結SpringBoot的最佳項目實踐流程
- 引入場景依賴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 查看自動配置了哪些組件
- 默認場景對應的自動配置一般都生效
- 配置文件中debug=true開啟自動配置報告,其中Positive(生效組件)、Negative(不生效組件)以及會顯示不生效的原因是什么沒有匹配到
- 修改配置項
- 參考文檔:SpringBoot可能會用到的所有配置項
- 按照前面的定制化方式自己分析
- 組件修改
- @Bean、@Component……注解
…………業務流程
- @Bean、@Component……注解
2 開發小技巧
2.1 Lombok簡化開發
第一步: 導入依賴(由于starter啟動器中已經配置了版本,于是可以不去再次進行設置)
<dependency> <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 <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 </dependency>
第二步: 搜索安裝lombok插件
第三步: 使用注解進行開發
JavaBean的注解 使用注解并不會直接自動生成代碼,而是在編譯期間將注解的方法補上。而且如果需要使用多參但不全構造器的話,沒有注解可以完成,需要自己在源碼上手寫
- @NoArgsConstructor: 無參構造器
- @AllArgsConstructor: 全參構造器
- @ToString: 全參數的toString方法
- @Data: getter和setter方法
生成日志
- 類上加注解@Slf4j
- log.info方法打印日志
2.2 偽熱更新
第一步: 導入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devtools</artifactId><optional>true</optional> </dependency>
第二步: 使用熱更新功能,在項目源碼中更新了代碼,不需要重啟服務器,直接使用Ctrl+F9刷新項目信息,就可以使用更新之后的代碼了。靜態頁面的改變使用Ctrl+F9,就是在服務器中直接更新頁面信息,其他的信息改變就相當于使用按鈕重啟項目。如果想要實現不需任何操作就實時更新的話可以使用JRebel,但是缺點就是收費。
2.3 創建Spring Initailizr項目
??這個小技巧就是在使用IDEA的企業版開發的時候,直接創建一個springBoot項目,還可以自定義項目中所需要的技術,創建完成之后就會自動生成SpringBoot項目相應的主程序類、pom.xml文件等
右鍵創建項目的時候選擇Spring Initailizr,主要就是勾選自己需要的技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