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上海大學計算機考研試卷
第 頁 共 頁 第 頁 共 頁
第 頁 共 頁 第 頁 共 頁
上海大學2008~2009學年 秋季學期研究生答題卷
課程名稱:計算機視覺基礎 課程編號: 0座機電話號碼 學 分: 4 考試日期: 2008年11月23日
應試人聲明: 我保證遵守《上海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冊》中的《上海大學考場規則》,如有考試違紀、作弊行為,愿意接受《上海大學學生考試違紀、作弊行為界定及處分規定》的紀律處分。
應試人 應試人學號 應試人所在院系 題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 答 題 區 域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計算機視覺:是指用計算機實現人的視覺功能-----對客觀世界的三維場景的感知、識別和理解。根據研究內容可以把計算機視覺劃分為計算理論、表達與算法和系統實現三個層次
成 績
評卷人 答 題 區 域
二、簡答題:每題10 分,共40分
1.什么錯覺?常見幾何圖形視錯覺有哪幾類?產生視錯覺的假說有哪些?(錯覺:是人們的感官對客觀事物不正確感覺的反映。常見的幾何圖形視錯覺可根據所引起錯誤的傾向性分為兩類:數量 尺寸 上的視錯覺,包括在大小、長短方面引起的視錯覺;方向上的視錯覺,指直線或曲線在方向上引起的視錯覺。產生視錯覺的假說主要有:眼球運動假說;透視說或常性誤用假說;混淆(錯誤比較)假說對比假說;同化假說;神經位移假說等
2簡述立體視覺系統的組成。(圖象獲取——是立體視覺的物質基礎;攝象機校準——建立有效的成象模型,確定攝象機內部的參數;特征提取——包括象素、象素的集合和象素的抽象表達;立體匹配——根據對所選特征的計算,建立特征間的對應關系,將同一個空間物理點在不同圖象中的映象點對應起來,并由此得到相應的視差圖象;3-D信息恢復——從深度圖象恢復場景3-D信息;后處理——深度插值、誤差校正和精度改善)
3常用的匹配方式和技術有哪些?它們各有什么特點?(模板匹配:是最常用的方法,計算量大;目標匹配:包括字符串匹配、特征點匹配、形狀數匹配、慣量等效橢圓匹配等。其特點是用簡潔的表達使計算量減少,匹配的效率和精度較高。動態模式匹配:在匹配的過程中根據待匹配的數據建立不同的表達來用于匹配。模式是動態建立的,匹配完全自動,方法靈活,應用面廣。關系匹配:是圖象理解的重要步驟,其特點是根據待匹配的對象來求與其匹配的模型。特征內容匹配:包括顏色匹配、紋理匹配形狀匹配、綜合特征匹配和語義內容匹配。)
視覺信息加工有哪三個要素?它有哪三級內部表達?(三個要素:計算理論,算法實現,硬件實現;三級內部表達:基素表達,2.5-D表達,3-D表達)
三、計算題:(每題20分,共40分)
1.計算下圖中從p點到各ri(i 1,2,3,4,5)點的馬步距離。
r5r3r4pr1r2
解:dk p,r1 dk[ 0,0 , 1,0 ] 3;
dk p,r2 dk[ 0,0 , 2,0 ] max[「2/2」],「(2+0)/3」]+ (2+0)max[「2/2」, 「 2+0 /3」] mod 2 2
dk p,r3 dk[ 0,0 , 1,1 ] max[「1/2」, 「 1+1 /3」]+ 1+1 max[「1/2」, 「 1+1 /3」] mod2 2
答 題 區 域
答 題 區 域
dk p,r4 dk[ 0,0 , 2,1 ] max[「2/2」, 「 2+1 /3」]+ 2+1 max[「2/2」, 「 2+1 /3」] mod2 1
dk p,r5 dk[ 0,0 , 2,2 ] 4
2.解:
X f*[ X-Dx cosγ+(Y-Dy)sinγ]/[- X-Dx sinαsinγ+ Y-Dy sinαcosγ- Z-Dz cosα+f]
Y f*[- X-Dx sinγcosα+(Y-Dy)cosαcosγ+ Z-Dz sinα]/[- X-Dx sinαsinγ+ Y-Dy sinαcosγ- Z-Dz cosα+f]
將X 1,Y 1,Z 0,α 1350,γ 1350代入上式可算得W 1,1,0 點的象坐標為:x 0m和y -0.00座機電話號碼m.
四、論述Marr視覺計算理論的主要框架。
答:1、視覺是一個復雜的信息加工過程。要理解視覺,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視覺的表達,二是視覺信息的加工問題。 2、視覺信息加工具有三個要素:(1)計算理論(2)算法實現(3)硬件實現。 3、視覺信息的三級內部表達:(1)基素表達(2)2.5D表達(3)3D表達。 4、視覺信息處理是按照功能模塊的形式組織起來的。 5、計算理論形式化表示必須考慮約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