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用:比較兩個操作數的關系,返回一個boolean類型的結果
具體含義:如果兩個操作數是基本數據類型,比較值是否相等。如果兩個操作數是引用類型,那么比較的是內存地址是否相同。
equals
Object類的實例方法,剛學Java的時候,很多人會把equals理解成比較內容是否相同,這種理解是不準確的。
我們查看Object.equals的實現: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return (this == obj);}
這明明是比較的內存地址好嗎?那為什么會有很多人說equals是比較內容呢?
原因是String、Integer、Long很多封裝類重寫了equals方法,進行內容的比較。
hashCode
Object類的本地方法,返回對象的內存地址處理后的結構。同樣的思路,很多封裝類重寫了hashCode()方法。
equals和hashCode的區別和聯系
set集合是無序的,因此是不能重復的,那么怎么能保證不能被放入重復的元素呢,單靠equals方法進行比較的話,如果原來集合中以后又10000個元素了,那么放入10001個元素,難道要將前面的所有元素都進行比較,看看是否有重復,歐碼噶的,這個效率可想而知,因此hashcode 就應遇而生了。
所有對于需要大量并且快速的對比的話如果都用equal()去做顯然效率太低,所以解決方式是,每當需要對比的時候,首先用hashCode()去對比,如果hashCode()不一樣,則表示這兩個對象肯定不相等(也就是不必再用equal()去再對比了),如果hashCode()相同,此時再對比他們的equal(),如果equal()也相同,則表示這兩個對象是真的相同了,這樣既能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保證了對比的絕對正確性!
通常如果重寫了equals方法,也需要重寫hashCode方法,并且要保證equals方法返回true時,hashCode()返回的值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