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描述:
給定兩個字符串?text1
?和?text2
,返回這兩個字符串的最長?公共子序列?的長度。如果不存在?公共子序列?,返回?0
?。
一個字符串的?子序列?是指這樣一個新的字符串:它是由原字符串在不改變字符的相對順序的情況下刪除某些字符(也可以不刪除任何字符)后組成的新字符串。
- 例如,
"ace"
?是?"abcde"
?的子序列,但?"aec"
?不是?"abcde"
?的子序列。
兩個字符串的?公共子序列?是這兩個字符串所共同擁有的子序列。
示例 1:
輸入:text1 = "abcde", text2 = "ace" 輸出:3 解釋:最長公共子序列是 "ace" ,它的長度為 3 。
示例 2:
輸入:text1 = "abc", text2 = "abc" 輸出:3 解釋:最長公共子序列是 "abc" ,它的長度為 3 。
示例 3:
輸入:text1 = "abc", text2 = "def" 輸出:0 解釋:兩個字符串沒有公共子序列,返回 0 。
提示:
1 <= text1.length, text2.length <= 1000
text1
?和?text2
?僅由小寫英文字符組成。
思路:
本題采用動態規劃的思想,是一道很經典的動態規劃問題,我們把查找公共子序列問題一步一步壓縮成最小子問題。創建dp表,寫出狀態轉移方程,本題難點在于如何求出狀態轉移方程。
首先,第一種情況當最后一個字符相同時,我們只要比較前n-1個字符,第二種情況,當最后一個字符不同時,我們將一個字符串的最后一位相前移動一個比較。
如圖:
然后代碼實現時注意細節:我們dp表要創建的是m+1和n+1的大小,好進行初始化。
代碼實現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ongestCommonSubsequence(string text1, string text2) {int m=text1.size();int n=text2.size();vector<vector<int>> dp(m+1,vector<int>(n+1,0));for(int i=1;i<m+1;i++){for(int j=1;j<n+1;j++){if(text1[i-1]==text2[j-1])dp[i][j]=dp[i-1][j-1]+1;elsedp[i][j]=max(dp[i-1][j],dp[i][j-1]);}}return dp[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