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疑惑!實測數據后才知道固態硬盤究竟要不要分區
2019-12-10 20:52:00
162點贊
594收藏
177評論
前幾年的固態硬盤價格昂貴,一般用戶會選擇128G或256G的固態作為系統盤,由于單盤空間不大,一般都會配合機械硬盤使用,無需考慮分區的問題。而如今固態硬盤價格跳水嚴重,1TB固態硬盤六百多就能買到,1T空間只做系統盤難免有些浪費,用來存資料的話,一旦需要重做系統,向外導數據非常麻煩,不導數據就面臨著資料丟失;分區的話,又擔心會影響固態的讀寫速度和壽命。那么固態硬盤到底需不需要分區呢?分區后又會有那些影響?今天剛子就帶大家一起來測試一下,看看能不能解決這個謎團。
今天我們使用Lexar雷克沙NM610 M.2 2280 1TB 固態硬盤來進行測試,它采用NVMe 1.3協議,支持PCIe Gen3 四通道,官方讀取速度為2100MB/s,寫入速度為1600MB/s,在目前屬于中高端速度級別,提供三年有限保修。
Lexar雷克沙NM610 M.2 2280 1TB 固態硬盤采用了一顆慧榮SM2263XT芯片作為主控。它是專為PCIe SSD設計的主控芯片,具有NVMe 1.3、PCIE 3.0 x4系統總線、LDPC ECC糾錯以及HMB緩沖技術等諸多新技術。
為了讓固態硬盤更好地散熱,在使用之前,我們可以先將產品信息標簽撕掉,然后裝入主板的M.2 插槽中,之后就可以開機了。如果是新裝系統,建議使用微軟原版安裝盤進行安裝,不推薦使用Ghost方式安裝,否則容易造成4K不齊影響固態性能。如果不想重裝系統,那么建議使用傲梅分區助手進行系統遷移。
有些人認為加裝固態硬盤只是提升了系統啟動的速度,對于電腦運行速度并沒有明顯的提升。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確,電腦的運行速度主要取決于CPU和內存的性能,但是在軟件運行過程中,會在硬盤中進行數據讀寫,因此固態硬盤的隨機讀寫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電腦的性能。從實測的讀寫速度來看,Lexar雷克沙NM610的單盤讀速度為2037MB/s,寫入速度為1594MB/s,達到了官方宣傳的讀寫速度,比原來的機械硬盤速度提升了20倍。
將NM610分為兩個大小相等的分區,分別進行速度測試,這次測得的讀寫速度和未分區之前測得的讀寫速度基本一致,也就是說分區并不影響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固態硬盤的特性,在滿盤時讀寫性能會下降,所以分區時一定要根據使用情況綜合考慮分區大小,盡量保持一定的空閑空間,從而保持穩定高速的讀寫速度。
專業軟件測試:
PhotoShop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專業圖像處理軟件,尤其是搞設計的用戶,經常需要打開大型圖片,對硬盤讀取速度要求很高。我們使用一張88億像素單文件24.6GB的銀河psd圖片來進行測試,用PhotoShop軟件從不同的硬盤里打開這張圖。測試數據顯示,使用機械硬盤時打開這張圖花費了需要335秒,而使用NM610單分區模式時,打開這個文件只需51秒,而將NM610分為兩個分區時,在分區1打開這張大圖花費了53秒,在分區2打開這張圖花費了52秒。由此來看,分區對于NM610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幾乎沒有影響。
游戲測試:
相信使用機械硬盤的游戲玩家們對打開游戲時的漫長等待時間都深有感觸,而固態硬盤則能大大提升游戲的加載速度,我們依舊使用《GTA5》進行了測試,使用機械硬盤時,打開游戲加載資源需要86秒,將游戲資源轉移到單分區模式的NM610時,《GTA5》加載時間降到28秒,而分區后,在兩個固態分區內加載速度分別為29.5秒和29秒,同樣印證了固態硬盤分區后,讀取速度并不會明顯的變化。
關于使用壽命:
由于現在的主控都有負載均衡算法,會自動根據各個地址的擦寫次數自動調整數據寫入地址,所以分區對于固態的壽命同樣沒有太大影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固態的空間用盡,這樣不但影響固態硬盤的性能,也會影響固態硬盤的壽命,所以分區時盡量對半分區。
總結:
通過測試,我們發現是否分區對于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來說影響并不大,而主控的均衡磨損算法又能保護固態各個地址的壽命均衡,所以對于1T的大固態來說,還是分一下區比較好,畢竟后面做系統更方便,不用來回導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