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看了一個動畫片(《貓與桃花源》),畫風和內容并不是我最偏好的...
但故事結尾的旁白和歌曲卻打動了一顆流浪的心...?
于是單曲循環,卻又沒有聽幾遍便換了...?
原來觸動我的只是“桃花源”這3個字...
?
歲月如風,穿云過隙,
喜歡靜靜的夜晚,喜歡 Bandari 和久石讓的曲子 ...
喜歡一個人一直一直的聽下去 ...
不知道我的桃花源會是什么樣子,是否依舊在遠方 ...
每每看到朋友圈里在老家的朋友們發的動態就會很想回家?
?
有一天夜里夢到爸爸、媽媽、姐姐、弟弟還有已仙去的奶奶都在家,
我還坐在石頭砌成的老屋子里的那個飯桌旁,
爸爸在,媽媽在,奶奶也在 ...
醒后好不情愿,一個勁兒的想再迷糊回去,想接著夢,
可到底還是沒能如愿 ...
一個人愣在那里,呆在寂寂的夜里:兩股暖流,悄悄的、緩緩的溢過面頰,淌進耳朵 ...?
?
幼時,農村嘛,總是會全家人下地一起作農活:
挖土,挑水,種菜,施肥,拔草,收割...
我們家一般都是全家出動,到 12 點時就安排一個人回家作飯,
再到中午 2 點左右作飯的人會再回到地里通知大家回家吃飯 ...
?
有一夜,天還是漆黑的,
媽媽帶著我打著手電去麥田里收麥子,到了田邊竟不用手電了,有月輝,
拿出鐮刀、彎下腰便開始,不知道是空氣還是什么,涼涼的,濕濕的 ...
有一邊田梗上有幾個長了高高的草的土堆,
不能看得很清楚,但我知道,那是墳坡,
—— 我害怕,一直不敢正視那些土堆,一直緊緊的跟在媽媽身邊,
我們割完幾塊田了 天才泛白,慢慢的亮起來 ...
?
有一年地里收成不好,沒錢買米,
于是,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們去土里,掰玉米回來取粒清洗好,
用自家的石磨磨成糊,磨成漿:
會不時的加一點水,再小半勺小半勺的往磨中間那個孔里添玉米,
繼而一點點、一點點的磨爛,磨碎,磨細,
有時也會把磨過的再添回去磨上好幾回。
磨好了就直接上鍋蒸,熟了就吃,全家人都吃,一日三餐都吃。
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
每天去掰玉米,剝玉米,磨玉米,
只是磨:一圈,一圈,又一圈,又一圈,再一圈,再一圈 ...
?
還有一年爸爸出門打工了,媽媽帶著我們照著買來的書種反季節四季豆,
媽媽一直很擔心會不會成功,
直到第一批豆子采摘了,背到集市上賣了回來,
媽媽數了數,那天有 70 多元的收入,媽媽很開心,我也跟著很開心 ...
其實,那天賣菜時下了大雨,大家都趕緊躲到大街店面的屋檐下。
有一個美麗的女人,撐著一把同樣好看的雨傘,
停在了我和媽媽的攤前,似乎很喜歡我們的豆子,
媽媽小步跑了過去,我拿看傘也跟了過去,
或許是我還不夠高,或許是媽媽在撿菜、稱重、裝菜、收錢:一直在動,
我沒有能把傘撐好,我們 2 個都淋了水,濕了幾層衣服,
回到屋檐,旁邊的阿姨說,是她就不作這個生意了,
雨很大,我們只有一把傘?...
/*
而我當時只目送那個美麗的女人離開,
我也想要一把那種好看的雨傘,
我們的傘有一個角已經無法扣在扣里了...?
*/
?
又一年爸爸媽媽種了好幾大塊田的豇豆,
挖土,打小坑,下種子,
苗長到幾十厘米高就要搭苗架,
于是,我們從自家后山上砍了好多竹子,劈開,
劃成 4 半,或者 5 半,或者更多半,一人多高 ...
繼而就是插到土里,3 根、4根、5根的在天上搭在一起,系上麻草,或者隨便什么草、隨便什么繩 ...
有的地方為了穩固,防風,會再在幾個小棚上搭橫梁,
把兩三個架子連起來,
再小心翼翼的把嫩苗扶到竹枝條上,再緾上幾圈,好讓苗往上長。
這些動作會把苗兒翻得亂亂的,也很容易折斷新條兒,
所以一定要輕輕的、輕輕的,
一般兩三天苗兒就能自然翻身,尖向上,葉子也再舒展開來 ...
我記得大多時候是爸爸劈竹子,有時候媽媽也劈,
我們姐兒仨作剩下的工序 ...?
... ...?
?
在地里干活,經常會汗水濕透衣服,貼在身上很不好受,
不少時候還會弄得身上起小紅點點,癢,但不能輕易撓,會紅一片...
還有各種蟲子,
有一種在我們的土話里叫 “八角拉” ,
看著像毛毛蟲,但全身有玫瑰刺一樣的細細的角,經常長在雜草和大樹上,
碰一下就會立馬紅起來,再腫起來,而且特別痛,
就像好多蜜蜂蟄了一般 ...
?
也遇到過好多回大大小小的蛇 ,但聽長輩說大多是無毒的,
只有一次,早上我起床,媽媽就告訴我們不要去動壩子角落上那條爸爸打死的小花蛇,
我們只敢遠遠的瞅著,有顏色,不大,但比較長 ...
?
我上小學的時候
有一天早上,走到半路才想起 當天老師會檢查每個人的手是不是夠干凈,
于是一路上特別注意哪有水坑,好不容易逮著一個,趕緊洗了把手,
結果到學校老師看到我的手,還是打了我兩下:沒洗干凈 ...
?
我們家離小學和中學都很近,
在兩個學校中間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清溪河
長年流水清澈,啦啦啦?
放學后我們經常會去玩水:可以一直一直沿著河走,走很遠很遠,或溯源而上,或順流而下
男男女女的、嘻嘻哈哈的、高年級的、低年級的、亦卷褲腳的、或挽衣袖的
一起去河里打水戰,摸各種小魚兒、螃蟹、貝類 ...
我記得 我和姐姐好幾回把全身衣服上的口袋都裝得滿滿的回家:全是小貝殼 ... ...?
?
我記得 我家有一把很新的很大的鐵鏟,差不多和我一樣高,
我記得 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爸爸買了個黑白電視:是熊貓牌的,
我記得 爸爸媽媽的床是全木的,正面和側面都有內嵌樣式不一的木雕
上面掛了好看的床簾,簾上有各種絢爛的繡畫:花、草、魚、蟲 ...
外婆家的房屋也是木頭的,
木頭的墻、木頭的頂、木頭的門、木頭的窗、木頭的閣樓、木頭的鏤空的臺階 ...
那個臺階有點晃,我每回上下都怕怕的,
屋子每個高高的大大的窗和墻都有各種漂亮的雕花,
大門處有到我膝蓋高的門檻,絆了我好些回 ...?
我記得 外婆家的水缸也很大,只比我矮一點點,我要墊起腳才能看到底 ...
?
多年后,再回到老家和外婆家:
驀然驚訝的發現我家的鐵鏟已經那么舊,并且遠不及我記憶中的大?
同樣變得那么小的還有老家唯一的那臺電視、爸媽的床、外婆家的水缸 ...
... ...
... ...
或許,童年的世界就是最美的世界 ...
或許,小時候就是桃花源? ...
有爸爸媽媽的地方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