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1、原始類型:
v void 只能用于返回值類型
Z boolean
B byte
S short
C char
I int
J long(64位)
F float
D double(64位)
對象類型:
Lpackage/name/ObjectName相當于java中的package.name.ObjectName解釋如下:
L:表示這是一個對象類型
package/name:該對象所在的包
;:表示對象名稱的結束
數組的表示形式:
[I :表示一個整形的一維數組,相當于java的int[];
對于多維數組,只要增加[ 就行了,[[I = int[][];注:每一維最多255個;
對象數組的表示形式:
[Ljava/lang/String 表示一個String的對象數組;
方法的表示形式:
Lpackage/name/ObjectName;——>methodName(III)Z 詳解如下:
Lpackage/name/ObjectName 表示類型
methodName 表示方法名
字段的表示形式:
Lpackage/name/ObjectName;——>FieldName:Ljava/lang/String;
即表示: 包名,字段名和各字段類型
方法的傳參:
當一個方法被調用的時候,方法的參數被置于最后N個寄存器中;
例如,一個方法有2個參數,5個寄存器(v0~v4)
那么,參數將置于最后2個寄存器(v3和v4)
非靜態方法中的第一個參數總是調用該方法的對象;
說明:對于靜態方法除了沒有隱含的this參數外,其他都一樣
寄存器的命名方式:
V命名
P命名 第一個寄存器就是方法中的第一個參數寄存器
比較:使用P命名是為了防止以后如果在方法中增加寄存器,需要對參數寄存器重新進行編號的缺點:
特別說明一下:Long和Double類型是64位的,需要2個寄存器
例如:對于非靜態方法
LMyObject——>myMethod(IJZ)V;
有4個參數:LMyObject,int,long,bool; 需要5個寄存器來存儲參數;
P0 this
P1 I (int)
P2,P3 J (long)
P4 Z(bool)
取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