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7月,朋友圈都能看到喜慶的時刻,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這確實是一個具有偉大里程碑的意義。同時也是建黨101周年,滿滿的榮譽感,隔著朋友圈都能感受到喜慶。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關心但并不擔憂,反倒對自己的事情開始惆悵了起來。這不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反思總結。
眼看2022年過去了一大半,可我找不到大半年里有任何具有成就感的事情,反倒是畏手畏腳了許多。參加工作之后,我每年都會定一些目標,待在一個屋子里聽著音樂寫下自己的計劃,然后按照這些計劃盡可能地去完成,雖然有未完成的但是完成的也很多,內心也感到很欣喜。
今年,我開始畏懼了不少,沒有制定任何的計劃,反倒是內心戲多了起來,跟愣頭青一樣想到啥就是啥,時不時跟同事吃飯的時候吐露不少自己想做的事情,同事的回應也非常的“油條”,或許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小伙很是激昂。
實際上,這些口嗨,我很容易激昂一段時間之后被平復下來。就比如一個典型的例子,我比較懷念自己家鄉的零食特產,每次回家都會去買幾包解饞。于是便起了想法,想把這些貨提供到周圍的人進行推銷,順便走一走經驗的過程也好。
于是聯系了老家店鋪的師傅,進了幾十斤給了很大優惠的貨源。由于要運輸到省外沒有批量簽約,物流運輸比較昂貴,師傅已經把貨做出來了只能咬著牙關接受了。然后零食的防潮防油包裝袋和簡易logo托一些廠家制作出來,包裝起來確實像模像樣。
▲圖/?零食產品包裝樣本
按照之前的想法放在了公眾號的商鋪和社區群里進行推廣,起初確實有一些人來購買。有一次大晚上送貨回到小區的時候,保安大叔幫我開門的時候看著我拎著好多袋零食詢問起來,我還挺開心的說是老家特產并贈送了大叔一包嘗嘗,大叔看著我然后說不能占人便宜,支持一下我的副業并堅持轉了我錢,感嘆大叔的人品真好。
起初我并沒有收到任何關于零食的回饋和主動詢問零食怎么樣。放置了一周,零食還屯著,想辦法把這些零食銷出去。于是打算在小區里或者周邊跟著阿姨蹲蹲點擺擺攤。內心猶豫了半天,最終戰勝了恐懼跑到附近游玩的小廣場,那里有很多跳舞的阿姨以及帶著孩子玩耍的叔叔阿姨們。
對,我就蹲這兒了,我擺好了小桌子小零食坐光顧四周,著看他們跳舞,玩耍。漸漸的,不少人的眼光投向我,不自覺內心有些膽怯又給我強裝鎮定回去了。有小朋友或者叔叔阿姨經過的時候我會學習性的主動詢問要不要嘗嘗,這是我老家特產。坐在我附近的大叔看著孩子玩去了,過來跟我閑聊,他詢問是不是學生,還是職業的?我外表看起來其實跟學生沒啥區別,能問這些問題也是在意料之內,并且回復大叔說體驗生活,試試看的心態。
▲圖/?蹲點第三人稱視角
大叔比較有興趣,說起了早些年代,大街小巷都學著擺攤,啥都嘗試做小生意,現在很多人都發家致富了,現在時代不同了,擺攤體驗生活可以,但是發家致富現在很難了......然后大叔也指出了我的問題,現在的小零食除非有品牌獲取大眾的信任,一般家長不太會買一些不認識的零食,而且吃出問題也很難解釋,而且你的零食的帶有辣味的,杭州人其實不吃辣......如果,你在這附近賣一些熒光玩具,會發光的小玩具可能會很討小朋友喜歡,家長買的意愿會很大。
聊完后,大叔走的時候從我這兒買了一包零食并表示支持。之后坐了一會,心想大叔說得很實在,就以我做的這些舉動而言,我對一個事物思考的角度是不夠成熟的,完全沒想過零食的受眾性,也沒考慮過零食的辣味不符合當地人的口味...又或者,沒準采納大叔的建議晚上賣一些閃光的玩具,活躍性會更高一點。
可是,我選擇了擺爛,那一晚之后我受挫了似的,沒有再往那個小廣場蹲點了。屯的小零食也不去出售了,閃光玩具的點子也不去做了,這一切都是那么的糟糕,原來禁錮我的東西是那么多。
有一次工作期間有意無意發現前端發展越來越前沿,無論是語法還是工程化都越來越像后端。一些技術棧也很有趣,產生了興趣之后,跑去系統性地學習并做了一些demo。學得津津樂道并發了社交平臺,引來了大家的褒貶不一,于是我的內心又開始動搖了,前端很雜?沒有后端吃香?全棧偽命題?盡管我知道只是他們每個人不同的觀點發出來了,具有主觀性且片面性的回答,但是我還是被這些問題所纏繞,又開始擺爛不停,停滯不前了,從第三人稱視角看這個人確實很遜。
又比如這周,某大佬們舉辦的行業見面交流會。提早發布了公告,可我因為偽繁忙給忽略了這個事兒,直到交流會的前一天,利亞老師發了朋友圈,我才驚醒有這個事兒,聯系了利亞拉我進了交流群。周五晚上我連忙查好路線,訂好酒店,買好車票,就差這個npc按指定指令行動了......
到了周六上午,我的內心開始活動了,我總是在想,會不會這次去了疫情又糟糕起來回不來或者回來要被隔離?看他們的簡歷各個這么優秀怕是鎮不住場吧?我這么迷茫啥方向都沒有我能交流啥?太遜了吧?
果然,負面的我終于戰勝了正面的我。把票退了,把酒店退了,蓋好空調被睡覺去了。退完了之后看了交流群公告的一個句子,把背包先扔過墻,我這會看到簡直哭笑不得,我這次算是把背包直接丟了不要了。
回頭看了朋友圈和交流群,看他們舉辦得如火如荼。啊,原來帥哥美女這么多?大學生也這么多啊,思想這么眼前嗎?啊,這不是有央企的研發組組長,能交流更多嗎?呀,還有做游戲的小姐姐......
▲圖/?上海行業交流
▲圖/?某央企研發組組長的簡歷
總之,我又莫名其妙的網抑云了。當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有的和女朋友去上海邂逅了,有去了西雙版納游玩的。又回想起上周自己做好的決定,去嘉興游玩兩天又因為一場簡短的雨天氣打了退堂鼓。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操作,越來越不懂自己了。
回想起自己取得筆名桑小榆,公眾號原取名桑小榆的堅定學說,為啥帶上堅定學說,就是想知行合一,堅定自己的信念和遵從自己的內心,現在又開始打回原型了。
原來,內心新生了一個魔念,能夠摧毀你內心這么多的防線,內心的邪念余饒在耳,不斷動搖你的意志,產生意見分歧、懦弱、退縮,恐懼的心理。
所以,今年一大半過去了,半年里沒有任何的成果,做的決定都被擺爛了,這非常的糟糕。我想我這把年紀最不應該的就是淺嘗輒止,不應該產生過多不成熟的想法,想想這個學習學習,那個接觸接觸就沒問題了,實際上只會無路可走。而應該遵從自己內心堅定的一個方向持之以恒,想好了,就去做,做失敗了就去反思,反思后再去做,一而再再而三之后再回到原點選擇方向。
任何做決定產生分歧的時候,和薛定諤的貓一樣,理論上只有兩種結果,有,或者沒有;去,或者不去;好的,或者壞的。只有在你決定揭開(選擇)的那一刻,兩種結果就合為一種結果,好的就是好的,壞的我不知道也不存在,壞的就是壞的,好的我不知道。而不是,你選擇了好的我還想去看壞的,選擇了壞了還想回過頭來盼望好的。
此篇,警醒年輕的自己或者你,在飄忽不定,把握不定的內心能夠回歸到最初的自己。
👇?更多有趣內容,請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