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貿易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物流產業發展迅速,智慧供應鏈已經成為推動流通大國向流通強國過程中的重要行動。6月2日,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市郵政管理局、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指導,上海市國有資產信息中心、上海市計算機用戶協會聯合主辦,上海市快遞行業協會、浦東電子商務行業協會協辦,暢享網承辦的“2017年物流行業高峰論壇”在上海正式開啟。論壇以“開放創新共建智慧供應鏈”為主題,參會專家和CIO共同交流新形勢下物流行業的創新發展,探討智慧供應鏈的應用及實踐。
中航工業集團金網絡(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正珩在會上發表了“航空’智’造的供應鏈支撐平臺”主題演講,他指出:由于中航工業企業協調化的管理難度高,設計主導供應鏈的供應模式,物流的整合是涵蓋產品采購為核心的整合,而不僅僅是聚焦物流,并和眾多參會者一起回顧了航空供應鏈支撐平臺不斷創新發展的歷程。
以下為演講實錄,由暢享網整理:
非常榮幸來到上海。我把我們在航空制造方面,從14年開始為了提升高端制造,供應鏈的支撐,特別是圍繞采購的運作和管理、平臺建設的情況和目前一些新的想法跟大家做一下分享。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介紹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航工業的重點是圍繞航空制造,航空兵、海軍相關武器的制造。目前國內中航工業所制造的產品分為兩大類,軍機和民機。從中航工業定位來看軍機更重要,按照用途分,主要是作戰型飛機和支援型飛機。支援型飛機是運輸機、預警機,目前中國預警機以運輸機作為支撐平臺,搭載新技術的航天系統,特別是雷達預警系統。支援型飛機還有空中加油機和教練機。從目前中航工業整個分布來看,以主機場為龍頭,在每一個主機場的周圍都密布了集團自己投資的輔機場,在各個主機場之間,企業之間的配套關系也比較復雜。飛機制造的零部件種類非常多,給整個的生產和制造帶來的麻煩程度非常高,整個協調化的管理難度非常高。中航工業生產制造主要依托于采購配套,對于主機場交付產品來講,主要依賴于各個下屬配套廠生產的協同。企業之間互相配套,網狀結構非常明顯,供應鏈非常復雜。航空有自己的特點,范圍涉及廣,標準件、電子元器件等等非常復雜,對物流的要求較高。由于它非量產的特點,從主導情況來看,是由設計去主導供應鏈的供應模式。今天我們討論比較多的是物流儲運的環節,目前面臨的問題最主要的是在采購,各個輔機廠、配件廠的協同管理上。基于這樣的要求,我們希望能夠做物流專業的整合,涵蓋產品的采購為核心的整合,而不僅僅是聚焦物流。
航空供應鏈的支撐面臨的問題
從整個航空供應鏈的支撐來說,主要面臨四個問題。一是通過B2B的集中采購,使采購成本庫存量得到控制。二是通過協同的物流打造供應鏈更精細化的管理,特別是在庫的零件,各個主機廠之間庫存的調撥和共享。三是通過策略智能優化,更有利于保密配套的使命完成。四是規劃的智能分析,在去年新的規劃中我們用大數據系統替代了這部分。我們針對當時供應鏈服務的需求做了分析,特別是在全程物流、全程供應鏈的角度,采購最好圍繞主機場,打造區域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集中做一些材料的下料和備份的儲備。單個主裝廠層層擴大,把整個庫存做得非常大。關于成品率的問題,在采購、生產都存在著多頭的現象,通過統一的BC和部件級的管理,把它在小額調劑集中采購、DC庫存公共緩沖、閑置庫存交換中做好協同,重點關注采購和生產兩個鏈條。
航空供應鏈支撐平臺的打造歷程??
這是在14年做的整個供應鏈服務平臺綜合的設計,在博科資訊顧問的協同下完成。從單個主機廠的批量,結合整個航空工業量的角度出發,打造一個電子交易平臺,在采購策略環節獲得更大的優勢。在做規劃時,基于各個現狀提出解決方案,14年3月份初步形成了一個版本,主要是針對集團規劃的目錄物資做了集中采購和管理。從企業自身來講,需要收集整個集團目錄外物資的采購情況,方便制定策略,圍繞集團共享的機票、酒店預訂、出行服務,跟集團的財務公司,圍繞采購結算方便去做平臺。除了采購之外,我們比較關注的是物流,不同的板塊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在14年3月份平臺上線以后,主要圍繞集中采購和陽光采購兩個區域展開。航空內集團在08年重組,采購的策略發生了變化,由集團統一準入指定的專業公司來進行集中采購。到14年的9月,整合了600多家采購單位、4000多名采購人員,312家供應商,交易和備案金額累計超過500億。在16年以后,國資委提出新的要求,從集團的角度,對采購平臺有了新的定位。原來只是解決了采購信息的問題,現在對比價,合同簽署過程,包括確權等方面,改善了供應鏈支撐平臺,從管控平臺定義為第三方平臺,以數據服務為代表性,開展供應鏈金融的服務。
?
這是我們中心規劃過的系統,由中航金網承建的部分已經上線運行,和各個物流公司數據打通,能夠整合很多快遞。在16年版本改動,包括UI的前端,從原來的管控型平臺,變成基于云的交易型平臺,在用戶前端的表現和功能分塊、切割、系統的設計方面,變動非常大。在整個業務比較創新的情況下,選擇平臺支撐的IT工具是比較重要的。整個平臺改版很多次,因為需求是不斷變化的。硬件的準備和采購流程,差異化非常大,我們希望利用基礎的IT架構快速的迭代支持它平滑升級,選擇了BOKE YIGO的平臺幫我們開展,代價成本比較低,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作為供應鏈里面最核心,特別是采購的運作和儲運物流的連接上,采購本身的策略,特別是基于不同的物資類別和它的供應關系的特點,只有通過信息系統和供應鏈金融的打通,給供應商帶來跟傳統的采購模式下不一樣的運作方式,他們才會更加歡迎整個系統的上線。
限于時間的關系,我就介紹這些,非常感謝博科在系統搭建過程中,從顧問咨詢到技術支持到基礎實現上的支持,也謝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