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云棲大會是新科技大放異彩的舞臺,而創業者們同樣聚集于此,探討前沿的商業模式。
在今日舉行的“云棲大會 - 阿里云創新中心年度盛典”上,元璟資本合伙人陳洪亮發表演講,他從新消費和新零售的諸多創新現象出發,解析“人、貨、場”融合趨勢,并同在場創業者交流新消費領域的創業機會。
目前,新消費創新正走過上半場,在移動互聯網推動下,場景從線上延伸至線下,商業的“廣度”由此拓展,消費者也從單純的購買者變身為“粉絲”,提升了消費的“頻度”。
而到了下半場,新消費與新零售的主題則是“深度”。“貨與場、人與場,以及各場景之間深度融合、滲透,催生出更多樣的商業形態。”陳洪亮說。
比如,“貨與場”的融合,使得單純的賣貨融入了“服務”的要素。把貨推到場景里面,把場推到消費者面前。
“場與場”的融合,使得商業服務由單點觸達發展為多點服務觸達,進而衍生出會員體系的競爭。
而在“人與場”的融合之下,消費者的身份也再次發生變化。購買者不但可以變身為粉絲,更可以化身為分銷者,成為商業鏈條上的合作者,這造就了獨特的“社交零售”現象。
據統計,2017年中國社交零售用戶規模為2.23億人,預計2018年將增至3.10億人。
“‘場與人’的深度融合造就新的零售模式,營銷路徑隨之發生變化,傳統電商習慣從‘引流’到‘銷售’的層層‘漏斗’,已經變化成由種子用戶繼續傳播和引導消費的‘喇叭’。“陳洪亮說。
深層的問題更在于社交零售的持續。轟轟烈烈的分享大潮中,一場生產關系的重構與博弈正在上演,但忙于分享商品的消費者到底是誰的粉絲?他們真的忠于社交零售平臺,還是僅僅在意分享帶來的獎勵,這大大考驗著社交零售玩家的組織能力。
毫無疑問,在新零售上下半場的演進中,消費者從購買者、服務、變成忠誠的會員和商業伙伴,“也許消費者還將被附加更多的屬性,但對于創業者來說,圍繞著用戶爭奪的戰略核心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