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2014年
開始,每一年都會寫年度總結,堅持了6個年頭。
回顧2014,約定2015(QQ空間日志)
2015年總結,淡化舊標簽,無懼未來(QQ空間日志)
2016年度總結,畢業工作
2017年度總結,一如既往
2018年度總結,平淡無奇
2019年度總結,波瀾不驚
2020年度總結,水波不興(本文)
如今第7年了,最近總是想著2020年度總結的點點滴滴,思考這一年要寫點什么不一樣的,可是思前想后覺得這一年好像也沒有什么不一樣啊。2019年度總結文章中就寫了2020年度總結的標題可能取名為「水波不興
」。內心深處就感覺水波不興不錯。可能是內心深處有個湖,湖面平靜,有時會激起水花和波浪,但終究會恢復平靜,也就是說平平淡淡是常態。年度總結往年基本是元旦3天假期就動筆了。
說起跨年和元旦,回憶起這幾年的最后一天。
把時間撥回到2016年12月31日
,那時同行四人去了良渚博物館。
把時間撥回到2017年12月31日
,那時幾個在杭州的大學同學一起聚餐、K歌。
把時間撥回到2018年12月31日
,幾個同事一起去西湖邊跨年,最后同事開車把我們送回。之后聽到朋友說他們去西湖邊跨年,人太多打不到車,最后凌晨四五點才回去,說再也不去西湖邊跨年了。
時間再撥回到2019年12月31日
,有了以往的“經驗”,跨年的氣息也沒有那么濃厚,就自己在住處跨過了一年。第二天元旦,朋友開車帶我去塘棲古鎮逛了逛,開啟了2020年。
后來還把在塘棲古鎮拍的照片簡單做了一個短視頻發布在視頻號。
記得遠在2019年12月份,那時我在微博上看到武漢發生不明肺炎。2020年,1月20日回家過春節時,看到各種群里有討論要口罩,當時沒想那么多也來不及買口罩,于是沒有戴口罩回到了家。誰也不曾想,疫情會影響全世界。而2020年12月31日
,也是在住處跨過了一年。不平凡的一年過去了。
回想這幾年,感嘆時光飛逝,每一年都過得普普通通。遠不及朋友圈各種大佬的一年。
個人是比較建議讀者朋友們都寫年度總結的,不一定要發布出來,給自己看也不錯,或者給未來的自己看興許也是一種回顧。非常欣慰有讀者朋友特意到我的博客看有沒有寫年度總結,也有讀者朋友在公眾號留言說看完了我往年的年度總結,想看我的2020年的。可如今寫出來了,怕是要對不住他們如此期待
了。2016年
學習了一門年度計劃的課程,提到人生的8個方面,分別是身體健康、財務理財、人際社群、工作事業、家庭生活、學習成長、體驗突破、休閑放松。覺得這8方面還是挺合理的,于是從2016年度總結開始,都是按這8個方面來寫年度總結。另外作為讀者朋友的你也可以搜索微信小程序:滴答目標九宮格,看到的就是這八方面。
,也可以看鄒小強老師的這篇文章《小工具:隨時都可以看到漂亮的目標板》。
身體 · 健康
這一年,基本是走路上下班,姑且算是一種鍛煉吧。
這一年,視力又下降了。在2018年度總結中寫過的一句話引用過來同樣適用。正印證了那句話:真的要少玩手機電腦了,眼睛越來越不好了,打開支付寶都看不到錢了。
這一年,沒有難以入睡的記錄。而2019年記錄有12次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身體健康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往往是大部分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存在不良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等,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身體一些問題。而身體健康、財務理財、人際社群可以看成是人生基石三要素。
財務 · 理財
年度總結里一直說理財,實際上很少理財。看到朋友圈同齡人炒股副業一年都賺了30w+,實名羨慕啊。不過仔細一想,別人肯定也是積累了很久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看似云淡風輕,但事實上背后的過程我們沒有看到。看到別人年度總結中的一句話:投資不追求暴利,年化10%~20%即可,相信復利的力量,關鍵在于堅持,10年內投資只是副業,10年后希望可以靠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人際 · 社群
這一年,線下見過面的人屈指可數,總共見過兩個大學校友,兩個前端小伙伴(我微信群里的)。工作后除了公司同事,其他朋友線下見面,基本都是以一年為單位,一年到頭線下見面的人真的很少。真正比較長期聊過天的人數也是很少。正所謂:越長大,越孤獨
。
工作 · 事業
我的年度總結很少寫公司工作方面。本職工作就是某不知名小公司的一名小前端開發工程師,負責小程序和網站開發等。
這一年,在工作方面,由于公司變動,我擔任了前端開發的面試官,負責給公司招人。記得2017年第一次面試別人時,自己都是很緊張的。當初剛畢業時求職面試,如今身份轉換,時間真快。wakatime
2020年使用Vscode
編碼時間統計,總共1572小時,和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平均每天5個多小時在使用編輯器VSCode
,其中2月13日最多,竟然11小時16分鐘,記得這一天在家遠程辦公工作內容很多。花在自己博客的時間為45小時,相比2019年107小時有所下降。這里統計的是實際上聚焦使用VSCode的時間,應該還算是多的。在此放下統計地址https://wakatime.com/a-look-back-at-2020,方便不知道地址的讀者朋友訪問使用wakatime。
按照以往的慣例,順帶貼下公司代碼提交記錄和個人github代碼提交記錄。
技術自媒體,慢慢打造個人品牌
微信: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我從2016年度總結起,就一直寫了「慢慢打造個人品牌」,真正有所收益時是2020年。
公眾號 8w+ 閱讀
這一年,比較佛系的運營了公眾號「若川視野」,有了工作之外的一些收益。清博大數據和新榜年度報告中都顯示公眾號全年累計8w+閱讀,相比2019年增加2183.73%,雖然可能不是那么準確,但應該也相差不大。
年初1月11日時,接了公眾號第一次廣告300元,但后續基本沒有持續更新,比較佛系,接的廣告也比較少。運營公眾號其實是非常耗時耗力的。即使是轉載文章,每天基本都要花上一小時左右選文章發文章。如果是自己寫原創文章,基本每篇文章都需要10小時左右,甚至更多。作為一名互聯網打工人,時間可是稀缺資源啊。
真正醒悟打算不那么佛系,工作日都更新時,已經是11月份了。為什么醒悟了,當時考慮有兩點:1、公眾號對于內容創作者非常有利,同時變現能力非常強,2、相信復利的力量探尋更多可能。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聲明過原創的文章,別人在公眾號發布必須取得授權才能轉載發布,而其他平臺隨意轉載抄襲現象很常見。也許在N年后,運營公眾號的副業收入能超過主業。雖然我的公眾號粉絲數還很少,但也能接上一些廣告,有了一些收益,也可以給我的讀者朋友們謀些福利。比如逢年過節發些紅包或者送些書籍,不知不覺在2020年,兩個微信號竟然分別發出了3306.30元
、2469.30元
,雖然分攤后讀者朋友可能沒收到多少,但我發現發了這么多紅包時是驚訝的,因為相比2019年我發出的紅包是1007.14元
,而且我2020年的廣告收入也很少,遠不及一些大佬。在此特別感謝支持我的讀者朋友們,感謝合作投放過廣告的廣告主(主要是開課吧、拉勾教育、珠峰教育)。
說起運營公眾號可以追溯到2013年,「若川視野」前身是我開通的社團的公眾號,那時微信剛推出「微信公眾號」一年左右。那時微信都很少使用,運營公眾號,雖然關注人數少,但公眾號也少,閱讀量相對高。后來就業指導課上,老師要求我們每人寫份簡歷,我寫了一份「新媒體運營」的簡歷,竟然被老師表揚了,被老師流傳至今,發給學弟學妹們參考,學弟學妹們不認識我,可能以為我在做「新媒體運營」相關工作。誰能想到多年以后的我,依舊會走上了新媒體(公眾號)運營這條路。
有時會想是不是我早點運營起公眾號,成果會比現在好呢,也許會的。但反思一下,公眾號運營是要長期持續給粉絲提供價值,才能夠持續長久正向循環。而長期持續提供價值,是需要作者本身有價值可以提供,需要多輸入提升自己才能有價值的多輸出。我同時也清楚地意識到:過早頻繁的接廣告無異于殺雞取卵涸澤而漁,我需要的是多創作出優質的內容,好好運營,先做增量,穩住粉絲增長和閱讀量增長。粉絲對公眾號作者的內容和作者認可后,不會因為公眾號接些廣告而取消關注,畢竟粉絲因公眾號內容受益,也知道做公眾號不容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利他共贏。目前階段接多了廣告,感覺有點愧對讀者朋友的關注。
這一年,清明節假期,開通了第二個微信號,截止到目前有一千多微信好友。兩個微信號累計3500+好友。也有6個微信交流群,共計一千多小伙伴,相比其他公眾號號主來說算很少了。相比2019年,一個微信交流群來說有所進步。現如今是微信8.0
了,支持一萬個微信好友可看朋友圈,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會加滿一萬個微信好友,不過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運營公眾號以來,也連接到了一些非常優秀的公眾號號主和許多非常優秀的人。偶爾有人加我微信或者在他們的文章中提到,說我的《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
對TA幫助很大,寫作最開心的莫過于有很多人肯定和支持。甚至有的人說找到了20K
的前端開發工作,為了表示感謝,一定要寄來一箱家里種的獼猴桃。而我自己覺得并沒有幫到他們什么忙,不過還是很欣慰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后來想想這樣不對啊,以后都寄來東西給我,而我不能提供相應的幫助,那就不好了。一直以來私聊我答疑解惑時,讀者朋友發給我的紅包都不收,另外也不收讀者朋友寄給我的東西。
知乎 63w+ 閱讀
這一年,知乎「若川」粉絲比去年多了2000+,現在是8377,閱讀量比2019年增長了63w+,2019年時還是4w+閱讀。主要有幾篇回答被知乎推薦了。最高的一篇突破了31w+閱讀量,如下圖所示。雖然我覺得回答的也不是很好。也許是2019年寫了《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
的厚積薄發的表現。
其中高贊的兩篇回答,也同步發表在公眾號,不過知乎上是最新版本。
若川知乎問答:2年前端經驗,做的項目沒什么技術含量,怎么辦?
若川知乎高贊:有哪些必看的 JS 庫?
順便再放下我的《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
鏈接,koa源碼
和redux源碼
是2020年寫的。2019年下半年寫了6篇,2020年只寫了2篇,2021年會不會繼續寫下去是個謎。
1.學習 jQuery 源碼整體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 js 類庫
2.學習 underscore 源碼整體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函數式編程類庫
3.學習 lodash 源碼整體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函數式編程類庫
4.學習 sentry 源碼整體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前端異常監控SDK
5.學習 vuex 源碼整體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狀態管理庫
6.學習 axios 源碼整體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請求庫
7.學習 koa 源碼的整體架構,淺析koa洋蔥模型原理和co原理
8.學習 redux 源碼整體架構,深入理解 redux 及其中間件原理
其他
這一年,2017年時就開通了免費的知識星球「前端視野 · 若川」的人數也陸陸續續有增長,但更新少了,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公眾號更新上。
這一年,在語雀平臺發布的koa源碼
文章,被選為「語雀精選」,比較難得。
這一年,在掘金平臺上只發了3篇文章,相比2019年多了1000+關注,閱讀量卻多了近10w+,現在累計14w+。
家庭 · 生活
這一年,在家待的時間是近年來最長。由于疫情,從1月20日放假到3月14日返杭,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在家,遠程辦公。春節假期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媽做飯,我們不用操心。后來我媽上班去了,就是我們自己做飯了。
這一年,國慶和中秋一起,放假在家八天,國慶歸來工作時,總感覺像是做了一場夢,夢回到家里,在家里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
這一年,給我弟買了一臺新的筆記本電腦。
這一年,清晰的記得父親節那天,和老爸聊天。老爸提起身在體制內堂哥的種種好處,讓我羨慕不已。
這一年,「相親相愛一家人
」微信群用得相對多了起來。
學習 · 成長
這一年,沒有參加一場線下技術分享大會,而2019年參加了5場線下技術分享類大會。
這一年,輸入輸出少了,只寫了3篇文章。
這一年,微信讀書
記錄只看完了4本書。微信讀書非常不錯,很多書都有,如果喜歡讀書的你還沒用過微信讀書,可以嘗試使用。
體驗 · 突破
這一年,也沒有什么特別的體驗突破。
休閑 · 放松
這一年,很長時間都陷入迷茫焦慮中,有個詞語叫低欲望人群
,說的可能就是我這種。周末經常看電視劇或電影打發時光,麻痹自己...最長的一天(8月16日周日)看了長達7小時。看過《慶余年》、抗疫劇《在一起》、《我在未來等你》、《花木蘭》等。
這一年,沒有去旅行。剛畢業時2016-2017年,那時周末有空都會在杭州一些景點或大學逛逛。如今幾乎不逛了。
總結
站在一年的時間節點上來看全年所度過的光陰。不免又想起孔子在川上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年很短,列年度計劃時滿懷信心,寫年度總結時卻早已忘卻當初的計劃可能是多數人的狀態。以前寫過一篇《如何制定有價值的目標》,但真正目標管理很好的人是少數。以往年度總結中寫過的一句話「人們往往容易高估自己一年能完成的事,低估自己五年內能完成的事」同樣適用。
寫年度總結的作用在于每年都自我審視和復盤,多年以后能回顧那一年做成了什么、沒做到什么,也許未來的自己會感謝當初努力的自己。通過一定的努力積累,平靜的湖面,也許會激起水花。
我的2020年,總結起來真的是很普通。只寫了3篇文章,佛系運營了公眾號「若川視野」,知乎平臺積累了63w+閱讀量,多年累計起來,全網也算是超過百萬閱讀。
于是把公眾號簡介改為如下:
我是若川,《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作者,知乎、掘金等平臺的文章累計超過百萬閱讀。致力于前端開發經驗分享。愿景:幫助5年內前端人開闊視野不斷成長,走在互聯網行業前列。
從2018年起,年度總結文章里基本不列舉年度計劃...這篇文章發給我的群里小伙伴試讀時,有人說寫寫2021年度計劃呀。那就簡單寫下2點:
第一點是:自媒體好好運營,特別是公眾號「若川視野」,創作出更多優質的內容,適當招聘小助理分擔部分工作,嘗試更多可能。
第二點則是:「好好工作,多賺點錢」。
不知不覺寫了5000+字,感謝作為讀者朋友的你看到這里
。
最后農歷新年即將到來,預祝各位讀者朋友過一個快樂中國年。在新的一年,遇見更好的自己。
若川
2021年2月4日
你好,我是若川,江西人,江湖人稱菜如若川,歷時一年只寫了一個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點擊藍字了解我)
關注
若川視野
,回復"pdf" 領取優質前端書籍pdf,回復"1",可加群長期交流學習我的博客地址:https://lxchuan12.gitee.io?歡迎收藏
覺得文章不錯,可以點個
在看
呀^_^另外歡迎留言
交流~
精選前端好文,伴你不斷成長
若川原創文章精選!可點擊
小提醒:若川視野公眾號面試、源碼等文章合集在菜單欄中間
【源碼精選】
按鈕,歡迎點擊閱讀,也可以星標我的公眾號,便于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