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設備管理介紹
設備管理主要包括設備分配、緩沖區管理、實際物理I/O設備操作、通過管理提高設備利用率和方便用戶使用的目的。
設備屬于計算機系統和外界交互的工具,不要負責計算機和外部的輸入/輸出工作,通常稱為外設。
2、設備分類
2.1 按數據組織分類
塊設備:以數據塊為單位來組織和傳遞數據信息的設備。比如磁盤。
字符設備:以單個字符為單位來傳輸數據信息的設備。交互式終端、打印機等。
2.2 按照設備功能分類
輸入設備:將信息送入計算機的設備。比如鍵盤
輸出設備:將加工好的數據展示、印制等。比如 顯示器、打印機。
存儲設備:用來存儲信息的設備。磁盤、內存等。
網絡聯網設備:網絡連接需要的設備。路由器、交換機等。
供電設備:給計算機提高電力能源的設備。比如:開關電源。
2.3 按資源分配角度分類
獨占設備:一段時間內只能有一個用戶訪問的設備。用戶終端、打印機等。
共享設備:一段時間內允許多個用戶同時訪問的設備。比如:磁盤。
虛擬設備:通過虛擬技術將一臺獨占設備變換成若干個供多個用戶共享的邏輯設備。
2.4 按數據傳輸速率分類
低速設備:傳輸速率每秒為幾個字節到百個字節的設備。比如 鍵盤、鼠標。
中速設備:傳輸速率每秒為千字節到十千個字節的設備。比如行式打印機、激光打印機等。
高速設備:傳輸速率每秒為百千字節到數兆個字節的設備。比如磁帶機、磁盤機、光盤機等。
3、設備的管理目標與任務
3.1 設備的管理目標
設備的管理最終目標是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為用戶提供方便、統一的界面。
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CPU與I/O設備之間的并行操作程度。
3.2 任務管理的任務
保證在多道程序環境下,當多個進程競爭使用設備時,按照一定的策略分配和管理設備、控制設備的各種操作完成I/O設備與主存之間的數據交換。
3.3 設備管理的功能
動態地掌握并記錄設備的狀態、設備分配和釋放、緩沖區管理、實現物理I/O設備的操作、提供設備使用的用戶接口、設備的訪問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