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結交有很好的自然觀察能力的朋友,這是種對周圍環境和文化的洞察力。
一方面的原因是優秀的領導者、企業家和投資人能利用這種能力發現新市場,預測新潮流,設計出有效的市場營銷活動,并找到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
另一方面,我羨慕擁有這種洞察力的人可以活得明白,也可以活得糊涂。
1. 為什么每個,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活得很累
前段時間好多朋友買房,這些焦慮不用多談,大家心知肚明。這些都是同齡人差不多的焦慮,平凡人的焦慮,普通人的安全感的焦慮,群體的焦慮根源是什么,我簡述一些別人的觀點談談我的理解,比如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何帆的觀點有見地。
a. 相對底層階層核心的焦慮是社會流動性的喪失,上一輩的底層民眾可以通過參軍、考學或者婚姻改變自己的社會階層屬性,現在相對底層的很少能夠實現跨越階級的婚姻,現有的教育體系對這些人而言也越來越沒有希望,體制內的體系也缺少了流動性,底層階級的上升道路相當于被封死了。
b. 中產階級的焦慮主要在于缺乏對未來長期穩定可信賴的預期。旅行中,我總結一個很重要的發現,就是發達國家或者成熟的經濟體系里的管理者對自己體系長期的發展架構是有相對穩定的規劃,民眾交了養老金和稅金就可以把剩下的錢全花掉了,不需要像我們那么儲蓄。我們儲蓄的焦慮,投資房產的焦慮,很大程度上是預料不到自己養老還需要多少儲蓄,我們的養老保險體系不完善,公共醫療和醫療保險體系也都問題重重。養老靠自己就只能從年輕干到老,無底洞一樣的養老金焦慮,在養老這個問題上每個人都沒有一個穩定的預期。
c. 另外一個焦慮根源是教育陷入了“軍備競賽”,公共管理者缺乏對長期教育體系的重視,公共教育投入不足,所以只能個人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但是隱藏的教育問題比暴露出來的問題多。我就常常后悔沒有好好讀書,名校教育非常的稀缺,非常高難度的競爭。高等教育質量真是天差地別,排名第一和排名第十,完全就不是一個水平上的,更何況二類三類高等教育質量的糟糕。具體到微觀來說,每一對父母的視角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無缺的。每一對夫妻不得不要拿出十二分的努力,在孩子教育上做得比別人好一點,正荒誕的是做得和別人一樣好你就已經輸了。所以,不但年輕的父母很累,連孩子也承受了很大的競爭壓力。以前我一直以為是超大規模性,現在覺得得按照密度來衡量比較準確,日本、韓國、荷蘭和新加坡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地區人口密度排名世界前二十,教育質量以及整體的效率,真是高得驚人。
d. **普遍焦慮最主要的問題跟政策變化非常快有關系。**這個政策節奏變化非常快,比貿易政策改變還快。快速變化的政策缺乏對長遠未來錨定一個預期,大家做啥事情都只能做短期投資,沒辦法做長期投資,發達國家的店鋪開了之后可以營業很久,我們辦公樓附近的店鋪兩年就可以更換一遍。2018年6月14日,在第十屆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在談論金融如何支持中小微企業時,例舉數據稱,“美國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12年,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左右。”
e. 從上到下關注的都是短期,比如今年的GDP增長率是6.5%還是6.7%等等這樣的短期目標。比如長期缺乏有效的信用體系,欠債了就像某老板一樣跑路美國的,各種P2P、PPP亂象都是一樣的道理,尊重規則的要么死掉要么活得很慘,破壞規則的逍遙法外,破壞成本和遵守成本不對等。何帆教授覺得,政策一定要給大家一個未來錨定的預期,“可能一兩年做不了這件事情,但是一定要告訴大家,這是我們以后要去走的路。”如果把預期錨定在十年甚至更久遠后,政策要告訴大家,十年甚至更久遠后我們會在什么地方,會達到什么目標。“如果我認為十年之后確實會走到那兒,那我就可以按照十年的視野來布局。”如果能夠把預期錨定在未來,那可能大家的焦慮感就會減少。
f. 我們的同齡人的父母他們本應該享受晚年生活,不該再為成年子女辛苦;但是離開他們,年輕人的生活根本搞不定。與此同時,還有個變化,中國人以前生活的意義是光宗耀祖。但是現在,祖先在信仰層面被拋棄,除了閩南潮汕這些傳統地區,很少有人相信祖先顯靈,舉頭三尺有神明。尤其是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的崛起,引用加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家閻云翔的說法,時代生活意義從祖先和傳統的精神世界,轉移到“現時現刻此時此地的消費欲望”,“生活的意義也在轉變,誰能把自己的孩子孫子扶過了一坎一坎又一坎誰就覺得生活還有意義”。
g. 以上可以部分解釋,“為什么每個人,或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活得很累”。可能95后、00后就沒有這樣的焦慮,95后敢于借錢消費的特征被稱為“新時代財富安全感1.0”,挺期待再過10年他們會焦慮什么,沒準他們會是幸福的一代人。
2. 難得糊涂的摸魚
我前段時間看到一個采訪,一位名人說確實現在這個時代比他們當年那個時代更亂更沒有底線,確實是一個令人憂慮的時代。很多人怪這個世界問題太多,以此為不努力、不必去積極尋找人生方向的借口。這種沮喪是可以諒解但不表示真的可以碌碌無為,有句很流行的話大意“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難能可貴”。
歷史曲折前進,無論時局如何,每個人都值得追求擁有一技之長,成為能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這種理想主義的非常珍貴。如果你抱怨國際形勢,但你在大學畢業10年后既沒有獲得技能專長也沒能做好自己的工作,這個世界只會變得更沒有希望?
避免“從眾心理”是需要忍受孤獨忍受作為異類存在,要真正了解自己,然后選擇自己想做的事,并把它做好。
3. 順天時、借地利、求人和
河南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講過九個字,“順天時、借地利、求人和”。他說“你不能造天時,只能順著它;你也不能造地利、只能借著它;而人和只能自己求。要怎么求人和呢?我總結成8個字就是「為人示弱、做事留余」。”
今年我們企業發展經歷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企業來了很多新人以及很多結束學生生涯的職場新人,企業上下是最需要“求人和”,也需要更多的業績來打造我們的業務口碑,我也把這八個字送給大家,共同努力在第二季度做出一番好成績。
4. 說點題外
最近如火如荼進行著的世界杯,相信大家一定有關注,畢竟霸屏了各大平臺,那么我們也蹭了蹭熱點,特此獻上我們的誠意。
我們掬著六月的陽光,等待你淺淺的來;飄香四溢行歌,裹挾著碧綠的祝福。 我們是廣州蘆葦科技,祝福你端午安康!
本文作者:
Andy
蘆葦科技創始人、CEO
蘆葦科技-廣州專業軟件外包服務公司
提供微信小程序、APP應用研發、UI設計等專業服務,專注于互聯網產品咨詢、品牌設計、技術研發等領域
訪問 www.talkmoney.cn 了解更多
萬能說明書 | 早起日記Lite | 凹凸壁紙 | 言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