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務的概念最早由Martin Fowler與James Lewis于2014年共同提出,核心思想是圍繞業務能力組織服務,各個微服務可被獨立部署,服務間是松耦合的關系,以及數據和治理的去中心化管理。微服務能夠幫助企業應對業務復雜、頻繁更新以及團隊規模龐大帶來的挑戰,實現IT對業務創新的驅動。
?
9月1日,網易云將聯合諧云在上海InnoSpace舉辦“微服務實踐沙龍”,邀請業界微服務的先行者,分享落地實踐過程中總結的干貨經驗。
?
報名: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1454239907000
時間:2018年9月1日 13:30-17:00
地點:上海楊浦區政學路77號 INNOSPACE+
?
議程安排:
議題1:配置中心,讓微服務更『智能』
議題介紹:隨著微服務的流行,應用和機器數量急劇增長,程序配置也愈加繁雜:各種功能的開關、參數的配置、服務器的地址等等。同時,我們對程序配置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配置修改后實時生效,灰度發布,分環境、分集群管理,完善的權限、審核機制等等。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的通過配置文件、數據庫等方式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我們對配置管理的需求。配置中心,應運而生!
通過配置中心,我們可以方便地管理微服務在不同環境中的配置,從而可以在運行時動態調整服務行為,真正實現配置即『控制』的目標。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配置中心就成為了微服務的大腦,如何用好這個大腦,讓微服務更『智能』,也就成為了一項比較重要的議題。
講師:攜程框架架構研發部技術專家 宋順
開源配置中心Apollo(https://github.com/ctripcorp/apollo)作者。2016年初加入攜程,主要負責中間件產品的相關研發工作。畢業于復旦大學軟件工程系,曾就職于大眾點評,擔任后臺系統的技術負責人。
?
?
議題2:微服務完整劇情中Spring Cloud框架的角色缺失
議題介紹:互聯網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強烈的競爭,市場環境需要我們有更快速的業務響應能力,同時隨著容器技術的成熟微服務部署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在微服務這個概念火了很久,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得到微服務帶來的好處,走上微服務轉型的道路。今天讓我們來探討下一個無從到有的微服務之路應該怎么走?我們需要關注哪些方面?Spring Cloud框架對于整個微服務的架構來說,還缺少哪些功能?實現這些功能都有什么方案?同時來談談現在很紅的Service Mesh在微服務架構中占據了那一部分功能,僅僅結合微服務,我們怎么看待Service Mesh? 讓我們走進微服務。
講師:諧云科技資深架構師 蔣玉芳
曾就職于浙江網新恒天,負責團隊負載CloudFoundry平臺和服務治理平臺的開發和設計,擁有5年+底層技術研發經驗,負責JVM底層技術的調用和開發,目前負責主導諧云科技應用性能監控(APM)的架構設計。
?
?
議題3:SOFA微服務多語言演進
議題介紹:每個獨立的微服務的團隊可以使用自己選型技術來開發自己的微服務,是微服務架構的一大優勢,然而,這也意味著,使用不同的技術的微服務之間系統有一個統一的方式進行通信。在本次分享中,將會分享 SOFA 的微服務體系在多語言支持上的演進過程。
講師:螞蟻金服高級技術專家 黃挺(魯直)
螞蟻金服分布式架構 SOFA 的開源負責人,目前在螞蟻金服中間件團隊負責應用框架與服務化相關的工作。2010 年加入阿里巴巴。在應用框架,服務化,高可用等領域有豐富的經驗。
?
?
議題4: 微服務在Kubernetes平臺上的探索與實踐
議題介紹:在實施微服務架構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諸如如何解決限流降級、服務治理、可靠通信、容錯、故障追蹤等方面的痛點和技術挑戰。本次分享基于網易云對于這些問題的理解,并以考拉和某物料行業為例分享實施微服務框架過程中的一些探索和最佳實踐。
講師:網易云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 王必成
8年云計算領域相關工作經歷,先后就職于華為、網易,參與過虛擬化平臺、私有云、公有云、容器平臺、微服務等研發和架構工作。
?
報名: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1454239907000
?
主辦方: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