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浪潮信息正致力于將計算創新推向新的高度。作為科技發展的排頭兵,浪潮信息深知算力的重要性,因此不斷探索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浪潮信息的研發人員和科技工作者如同探險家,勇敢地迎接每一個技術挑戰,以求在未來的數字文明中占據領先地位。
浪潮信息的工程師們以“知行合一”的精神,不僅在理論上追求技術突破,更是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優化。他們的工作不只是編寫代碼,更是在實際應用中尋找創新。這樣的努力使得浪潮信息在計算技術領域內持續閃耀,不斷有新技術和新產品問世,這些成果不僅提升了算力,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融合架構3.0,服務器架構的“夢想”
大模型時代,當在單機上獲得較高算力效率之后,能不能在幾百個節點、幾千塊卡保持相對線性的性能擴展比,已經成為算力集群系統設計和并行策略設計時的關鍵性因素。在傳統計算體系結構中,處理器橫向擴展一直是難以突破的瓶頸,尋找新的出路勢在必行。
浪潮信息體系結構工程師Lorne Ci 認為:“傳統服務器是把所有的IT資源放到一個服務器里面。如果需要更多算力、更多內存、更多IO的話,需要把服務器去做疊加,像我們通常意義上一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可能有十幾萬臺,甚至有幾十萬臺服務器。但簡單的堆疊只能堆出各種形態和規格的服務器,這對數據中心計算能力的提升,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需要把服務器IT資源都做成池化的形態,然后通過軟件定義的方式來實現資源的動態調配。”
因此,Lorne Ci 團隊研究的方向是,創造一種新的體系架構,將硬件設備中的同類資源整合成一個資源池,不同的設備能夠任意的整合,再通過軟件動態感知業務的資源需求,利用硬件重組的能力來滿足各類應用的需要。
浪潮信息將這種新的體系架構命名為“融合架構”,早在2014年就提出這一技術理念,核心在于通過硬件解耦實現資源的物理池化和動態重構,通過軟件定義實現業務感知的按需資源組合與配置,滿足系統的彈性伸縮和超大規模的持續擴展,實現軟硬高度協同發展。浪潮信息將融合架構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 “服務器即計算機(Server as a Computer)” ,“機柜即計算機(Rack as a Computer)”以及最終的“數據中心即計算機(Data Center as a Computer)”。
目前融合架構3.0原型系統已經研制成功,實現了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內存資源、異構加速資源等核心IT資源徹底解耦與池化,支持池化資源異步升級、支持細粒度多主機共享高并發存儲、亞微秒級遠端內存共享訪問等特性,可通過軟件定義實現“一套系統,N類應用”。
融合架構3.0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內存資源池的池化與算力資源池的池化。而如何實現遠程內存的調用,實現低延時的快速響應,如何實現緩存一致性……都是內存池化面臨的重大挑戰。Lorne Ci 介紹說,“現在融合架構基于許多開放總線技術,包括PCIE、CXL等等,共同構建一個大內存系統,構建了一個高速高性能的互聯網絡,這對于參數量和數據量激增的大模型訓練有著巨大價值。”
伴隨著融合架構3.0原型系統的研制成功,浪潮信息在融合架構領域完成了重要的突破,實現了整機柜級別的計算、內存、存儲與互聯等各種IT資源的池化。其中,內存解耦實現了亞微秒級的遠端內存訪問,并構建出了一種邏輯上可遠端共享的內存資源池。這種變化讓多臺主機可以訪問同一個內存池,并最終大幅提高了數據交換的效率。新的架構打破了現有服務器的邏輯架構與應用模式。它以系統設計為中心,可以讓數據中心從資源驅動型向業務驅動型轉變。面向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不同場景,這種新的架構和新的組合方式,讓數據中心真正實現了,用一套系統去支撐多類應用。
在數字文明的進程中,浪潮信息始終堅持創新與實用并重。科技工作者們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對“知行合一”理念的最好詮釋。他們通過一系列創新的解決方案,如云計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不斷地推動技術發展,確保浪潮信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
最終,隨著浪潮信息的不懈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數字文明的下一個巔峰將是浪潮信息技術創新的見證。浪潮信息正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加智能、高效、互聯的未來,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在這個旅程中,浪潮信息將繼續發光發熱,不僅照亮了自身的道路,也照亮了整個數字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