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安全問題已成為開發者最為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至少五年來,大數據已融入各類企業的運營體系,而采用先進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組織數量仍在持續增長。本文將明確當前市場中最關鍵的大數據安全問題與威脅,概述企業在使用大數據時面臨的主要挑戰,并涵蓋 2025 年大數據安全管理領域的最新趨勢。
什么是大數據安全?
近年來,大數據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統計,該市場規模已達到 1030 億美元。企業借助大數據進行戰略規劃、優化運營、預測市場趨勢及分析發展機遇。目前,97% 的組織都在投資大數據分析工具,這也使得大數據安全問題在當下變得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學會如何保護組織安全,并妥善處理大數據帶來的隱私問題。
那么,什么是大數據安全?它是一個涵蓋所有用于保護分析過程和數據處理的安全措施與工具的總稱。這些工具能夠抵御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勒索軟件、數據盜竊及其他惡意活動。此外,大數據無論是在線還是離線狀態,都有可能遭遇泄露或攻擊。
保護存儲在云端的數據變得愈發復雜。但無論如何,數據保護已成為首要問題,因為數據安全事故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或其他組織層面的問題。例如,企業可能因未能妥善保護用戶數據、未遵守數據丟失防護及隱私法規而面臨罰款。因此,那些投資大數據分析工具的企業,也必須重視數據保護,并了解該領域最新的威脅。
需要補充的是,大數據安全與隱私工具必須應用于數據分析的三個階段:
- 數據來源(輸入的數據,所有非結構化數據)
- 存儲的數據(本地或云端存儲的數據)
- 輸出數據(輸出到應用程序或報告的數據)
大數據安全挑戰
在探討 2025 年最佳大數據保護工具之前,我們需要先梳理數據安全面臨的問題。以下討論的挑戰既涉及本地存儲的數據,也涉及云端存儲的數據。同時,我們僅列舉最常見的挑戰,實際情況遠不止這些。
-
虛假數據。生成虛假數據是大數據領域最嚴重的安全問題之一。虛假數據會導致系統無法檢測到其他安全問題,還可能造成客戶數據丟失。模擬數據產生的誤報會使欺詐識別工作復雜化,甚至中斷所有業務流程。
-
數據清理失敗。另一個挑戰與自動化數據清理工具相關。若選擇的軟件不一致,其可能基于有缺陷的模型進行數據清理,這不僅會降低數據庫質量,還可能為數據泄露埋下隱患。
-
數據挖掘解決方案問題。數據挖掘是數據分析的關鍵環節,但數據中往往包含隱私和安全信息。因此,需要為數據挖掘工具增加額外的安全層級。在某些情況下,數據管理員可能未經特殊許可就進行數據挖掘,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發出警報。
-
數據屏蔽措施問題。數據屏蔽過程旨在將客戶的機密信息與實際數據分離。如果操作正確,該過程是不可逆的。但與此同時,仍有可能有人重構數據庫并濫用機密數據,這對組織處理的所有敏感信息而言都是極大的風險。
-
復雜大數據難以保護。為復雜多樣的數據構建良好的保護措施向來是一項挑戰。因此,使用成熟的提取、轉換和加載(ETL)服務至關重要,它能提高數據的統一性。
-
終端易受攻擊。有人可能操縱終端設備上的數據,并向數據湖發送虛假數據。這意味著還需要驗證終端日志分析的安全解決方案。例如,黑客若入侵帶有故障傳感器的制造系統,可能會偽造結果,從而破壞整個系統流程。
-
數據訪問控制缺失。不同用戶對數據庫可能擁有不同的訪問權限,在擁有 1000 名或更多員工的大公司中,管理所有訪問權限并非易事。訪問權限的失控等同于數據機密性的喪失。不過,從本地解決方案向云端解決方案的轉變簡化了保護流程。云服務通過身份訪問管理(IAM),借助身份識別來控制數據流。
-
數據安全預算不足。專家認為,應有 10% 的 IT 預算用于改善大數據隱私與安全。但實際上,許多組織削減了保護工具的支出,因為它們沒有意識到這些工具的重要性。隨著黑客的攻擊工具日益增多,企業也必須更新其數據保護軟件。
-
員工欺詐。據統計,70% 的離職員工承認從公司系統中竊取過數據,其中大多數人在入職后的三個月內仍在使用這些數據。這意味著企業在關注外部問題的同時,還需審視內部情況,確保員工意識到濫用私人數據需承擔的全部責任。
同時,數據也可能因員工的疏忽而泄露。對此,企業需要通過更新政策、加強溝通和保障物理訪問安全來加以防范。此外,數據還可能因難以控制和預測的物理威脅而受損。
- 數據投毒。數據投毒是對機器學習模型的訓練數據發起的攻擊。這些聊天機器人通過機器學習不斷改進,一旦遭受攻擊,模型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導致數據被損壞或篡改。
最佳大數據安全技術
了解了最常見的數據安全威脅后,我們來探討預防數據泄露或解決安全問題的最新技術與方法。
以下是最高效的大數據安全解決方案:
-
數據加密:加密工具可保護海量不同類型的數據。數據可通過機器編碼,也可使用用戶生成的代碼。該工具能與其他分析工具協同工作,處理輸出數據,還可應用于來自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非關系型數據庫(NoSQL)或專用文件系統(如 Hadoop 分布式文件系統)等不同來源的數據。
-
保護分布式編程框架:首先,建立信任并確保安全政策的執行,在此情況下,所有數據都將被去標識化,機密數據也能得到保護。下一步是根據預定義的安全政策授予數據庫訪問權限。最后,需要維護系統以防止數據泄露。目標是監控工作節點,排查虛假節點和被篡改的結果副本。
-
用戶訪問控制:這可能是管理安全問題最有效的工具,但許多公司僅使用最低限度的訪問控制。要通過管理用戶訪問來保護數據,需要采用基于政策的方法來自動化訪問權限管理。例如,多管理員設置可提供良好的大數據保護。
-
保護非關系型數據、數據存儲和交易日志:首先要明白,非關系型數據庫相當脆弱,可通過高級加密標準(AES)等對其進行保護。此外,還需保護存儲和交易日志。
-
集中式密鑰管理:這是應用于大數據環境的最佳安全解決方案之一。該技術通過政策自動化流程、按需提供密鑰服務,并將密鑰管理的復雜細節抽象化。
-
攻擊檢測與預防:此方法采用入侵防御系統(IPS),通過檢查網絡流量來提供保護。入侵檢測系統(IDS)能在入侵對系統和數據庫造成重大損害前將其隔離。
-
數據的物理保護:我們通常認為數據保護只是軟件解決方案,但物理損害也不容忽視。需配備帶有視頻監控的物理安全系統。
這些數據保護方法是解決大數據安全問題最常用的手段,同時還有許多先進的解決方案可針對特定情況發揮作用。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問題上投入資金,因為數據損壞可能危及整個企業的未來。
如何實施數據安全?
認識到數據保護的重要性并了解最佳實踐后,還需要明確安全實施的具體方式。在數據保護方面,有幾個實際問題需要考慮:
-
員工培訓:如前所述,員工的疏忽往往是數據泄露的原因之一。
-
定期監控與審計:有許多先進的解決方案可實時監控用戶活動,在問題導致業務中斷前對其進行評估,總是更為可取。
-
與可信的大數據公司合作:通常,存儲供應商、分析機構或其他服務供應商都會提供一些數據保護選項。與第三方組織合作可能對企業有益。
結語
采用大數據分析進行戰略規劃和管理的企業數量正迅速增長,與此同時,網絡攻擊、數據泄露或數據篡改事件也在增多。安全問題多種多樣,但大多數攻擊都可通過集成大數據安全工具來預防。
本文探討了大數據領域最常見的安全挑戰。此外,關于數據存儲和私人使用,存在諸多政府法規,因此在軟件開發中,保護數據免受惡意軟件攻擊和未授權訪問始終是重中之重。
最后一個你可能關心的問題是:誰對數據保護負責?答案是 —— 每個人。因此,對于處理大數據的企業而言,安全培訓至關重要。
本文轉載自 雪獸軟件
更多精彩推薦請訪問 雪獸軟件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