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期權盤位是什么意思?“期權盤位”并非金融交易中的標準術語,可能是口語化表達或對某些概念的簡化描述。
期權盤位是什么意思?
1. 期權盤口的“價位”(買賣報價位置)
在期權交易中,“盤口”通常指實時買賣報價及對應的委托數量(類似股票的“五檔行情”)。而“盤位”可能口語化指代某個具體的報價位置,例如:
買一盤位:當前最高愿意買入期權的價格(買一價)及對應的委托量;
賣一盤位:當前最低愿意賣出期權的價格(賣一價)及對應的委托量。
示例:
若某看漲期權(行權價3.00元)的盤口顯示:
買一價2.80元(10手委托),
賣一價2.85元(5手委托),
則可以說“該期權的買一盤位在2.80元,賣一盤位在2.85元”。
2. 期權持倉的“位置”(實值/平值/虛值狀態)
期權合約根據標的資產價格與行權價的關系,可分為實值、平值、虛值三種狀態。“盤位”可能口語化描述期權合約在市場中的相對位置,即其處于實值、平值還是虛值區間。
實值盤位:標的資產價格 > 行權價(看漲期權)或 < 行權價(看跌期權),合約具有內在價值;
平值盤位:標的資產價格 ≈ 行權價,無內在價值但時間價值最高;
虛值盤位:標的資產價格 < 行權價(看漲期權)或 > 行權價(看跌期權),僅含時間價值。
示例:
若50ETF當前價格3.00元,某看漲期權行權價為2.95元,則該合約處于“實值盤位”;若行權價為3.05元,則處于“虛值盤位”。
3. 期權策略中的“合約位置”(行權價/到期日安排)
在組合策略(如跨式、垂直價差、鐵鷹等)中,“盤位”可能指代策略中各期權合約的行權價或到期日位置,即如何選擇不同行權價或到期日的合約以構建策略。
示例:
跨式策略:同時買入同一行權價、同一到期日的看漲和看跌期權(“平值盤位”組合);
垂直價差策略:買入一個行權價的看漲期權,同時賣出另一個行權價(更高或更低)的看漲期權(“實值+虛值盤位”組合)。
小結:以上就是期權盤位是什么意思?希望對各位期權投資者有幫助,了解更多期權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