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GPU的架構和工作原理

顯卡GPU(圖形處理單元)是專為并行計算和圖形處理設計的芯片,廣泛應用于游戲、科學計算、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等領域。以下詳細介紹GPU的架構和工作原理,涵蓋核心組件、計算流程和關鍵技術,盡量簡潔清晰。

一、GPU架構概述

GPU架構與CPU不同,專注于高并行計算,適合處理大量簡單、重復的任務。其核心設計目標是最大化吞吐量,而非單任務的低延遲。主流GPU廠商(如NVIDIA、AMD、Intel)架構雖有差異,但基本原理一致,以下以通用架構說明。

1. 核心組件
  • 計算單元(Compute Units / Streaming Multiprocessors)
    • GPU的基本計算模塊,NVIDIA稱為SM(Streaming Multiprocessor),AMD稱為CU(Compute Unit)。
    • 每個計算單元包含多個處理核心(如NVIDIA的CUDA核心、AMD的Stream Processor),負責執行浮點運算、整數運算等。
    • 例如,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的SM包含128個CUDA核心,AMD RDNA 3架構的CU包含64個流處理器。
  • 寄存器和緩存
    • 寄存器:每個計算單元有大量寄存器(如NVIDIA SM約256KB),用于快速存儲線程數據。
    • L1/L2緩存:用于減少內存訪問延遲。L1緩存靠近計算單元,L2緩存共享于多個單元。
  • 內存層次結構
    • 顯存(VRAM):高帶寬顯存(如GDDR6、HBM3),容量從4GB到數百GB,存儲紋理、幀緩沖區等數據。
    • 全局內存:顯存的整體地址空間,帶寬高但延遲較高。
    • 共享內存:計算單元內部的快速內存,供線程組共享數據。
  • 調度單元
    • 負責線程分配和任務調度。GPU采用SIMD(單指令多數據)或SIMT(單指令多線程)模型,同一計算單元內的核心執行相同指令,處理不同數據。
  • 光柵化單元
    • 處理幾何數據,將3D模型轉化為2D像素(光柵化),包括頂點著色、圖元組裝等。
  • 紋理單元
    • 負責紋理映射和過濾,優化圖像質量(如各向異性過濾)。
  • 光線追蹤單元(NVIDIA RT Core、AMD Ray Accelerator):
    • 專為實時光線追蹤設計,處理光線與場景的交點計算,模擬真實光影效果。
  • AI加速單元(NVIDIA Tensor Core):
    • 專為矩陣運算優化,加速深度學習和AI推理任務。
2. 典型架構示例
  • NVIDIA Ada Lovelace(2022)
    • 每個SM包含128個CUDA核心、4個Tensor Core(第4代)、1個RT Core(第3代)。
    • 支持FP8精度,優化AI性能;DLSS 3技術通過AI提升幀率。
    • 高帶寬GDDR6X顯存,L2緩存增至96MB(RTX 4090)。
  • AMD RDNA 3(2022)
    • 每個CU包含64個流處理器,雙指令流SIMD單元。
    • 引入芯片let設計(分片式架構),降低成本;Infinity Cache作為高帶寬緩存,減少顯存依賴。
    • 支持光線追蹤和AI加速,但性能稍遜于NVIDIA。
  • Intel Arc Alchemist(2022)
    • 基于Xe-HPG架構,包含Xe核心(類似CU),每個核心有16個矢量引擎。
    • 支持光線追蹤和XeSS(類似DLSS的超采樣技術)。
    • 性能在入門至中端市場競爭力較強。

二、GPU工作原理

GPU通過并行計算處理圖形渲染和通用計算任務,其工作流程分為以下階段:

1. 輸入數據
  • 來源:GPU接收來自CPU的任務,包括3D模型(頂點數據)、紋理、著色器程序等。
  • API接口:通過DirectX、Vulkan或OpenGL等圖形API與應用程序通信。
2. 渲染管線(Graphics Pipeline)

GPU的圖形渲染遵循固定功能管線或可編程管線,現代GPU以可編程為主,流程如下:

  • 頂點處理(Vertex Shader)
    • 處理3D模型的頂點數據,計算位置、變換(如旋轉、縮放)、光照等。
    • 輸出:變換后的頂點數據。
  • 圖元組裝(Primitive Assembly)
    • 將頂點連接成圖元(如三角形、線段)。
  • 光柵化(Rasterization)
    • 將圖元投影到2D屏幕空間,生成像素片段(Fragment)。
  • 片段處理(Fragment Shader)
    • 為每個像素片段計算顏色、紋理、陰影等。
    • 涉及紋理采樣、顏色混合等操作。
  • 測試與混合
    • 執行深度測試、模板測試,剔除不可見像素。
    • 混合顏色,生成最終像素值,寫入幀緩沖區。
  • 輸出:最終圖像顯示在屏幕上。
3. 并行計算(GPGPU)

GPU不僅限于圖形渲染,還通過CUDA(NVIDIA)、ROCm(AMD)等框架執行通用計算:

  • 任務劃分:將計算任務拆分為大量線程(如數千到數百萬),分配到計算單元。
  • SIMT執行:同一計算單元內的線程執行相同指令,處理不同數據。
  • 應用場景:深度學習(矩陣運算)、科學模擬、加密貨幣挖礦等。
4. 光線追蹤(Ray Tracing)
  • 原理:模擬光線與場景物體的交互,計算反射、折射、陰影等,生成逼真圖像。
  • 流程
    • 光線生成:從相機發射光線。
    • 交點計算:使用BVH(邊界體層次結構)加速光線與物體交點檢測。
    • 著色:根據材質和光源計算顏色。
  • 硬件加速:RT Core或Ray Accelerator專用單元大幅提升性能。
5. 內存管理
  • 顯存訪問:GPU通過高帶寬顯存(如GDDR6,帶寬可達1TB/s)存儲數據,優化吞吐量。
  • 緩存優化:L1/L2緩存和共享內存減少全局內存訪問,降低延遲。
  • 統一內存(UMA):部分架構(如AMD APU)支持CPU與GPU共享內存,提升數據傳輸效率。

三、關鍵技術與優化

  • 多線程并行:GPU支持數千個線程同時運行,適合數據并行任務。線程束(NVIDIA Warp,32線程)或波前(AMD Wavefront,64線程)是調度單位。
  • 流水線優化:GPU通過深流水線設計隱藏延遲,保持計算單元高占用率。
  • AI加速:Tensor Core(NVIDIA)或矩陣核心(AMD)優化矩陣運算,加速AI訓練和推理。
  • 超采樣技術:DLSS(NVIDIA)、FSR(AMD)、XeSS(Intel)通過AI或算法提升分辨率,降低性能開銷。
  • 芯片let設計:AMD RDNA 3引入分片式架構,降低制造成本,類似CPU的chiplet趨勢。

四、GPU與CPU的對比

特性GPUCPU
設計目標高吞吐量,并行處理低延遲,通用計算
核心數量數百至數千個簡單核心幾個至幾十個復雜核心
線程管理大量線程,SIMT模型少量線程,復雜調度
緩存小容量高帶寬緩存大容量多級緩存
應用場景圖形渲染、AI、科學計算通用計算、操作系統管理

五、未來趨勢

  • AI驅動:GPU將進一步優化AI工作負載,如NVIDIA H200 Tensor Core GPU針對大模型推理。
  • 工藝進步:3nm、2nm制程提升性能和能效,臺積電和三星為主力代工廠。
  • 生態競爭:NVIDIA CUDA生態領先,AMD ROCm和Intel oneAPI迎頭趕上。
  • 國產GPU:中國廠商(如摩爾線程、景嘉微)基于自研架構(如MUSA)進入市場,但性能和生態仍落后。

六、總結

GPU通過高度并行的計算單元、高帶寬顯存和專用加速單元(如RT Core、Tensor Core),高效處理圖形渲染和通用計算任務。其架構圍繞SIMT模型和渲染管線設計,優化吞吐量和數據并行。NVIDIA、AMD和Intel在技術上各有側重,NVIDIA在AI和高性能計算領先,AMD注重性價比,Intel在入門市場發力。未來,AI應用、先進制程和生態競爭將推動GPU持續演進。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diannao/90514.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diannao/90514.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diannao/90514.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AndFix、Robust 與 Tinker 熱修復框架深度對比

AndFix、Robust 與 Tinker 熱修復框架深度對比 在 Android 熱修復領域,AndFix、Robust 和 Tinker 是三種主流的解決方案,它們在實現原理、使用場景和限制條件上有顯著差異。以下是三者的詳細對比分析: 一、核心原理對比特性AndFixRobustTinke…

FlashAttention 快速安裝指南(避免長時間編譯)

簡介:FlashAttention 編譯太慢?本篇提供無需編譯的預編譯 wheel 快速安裝方案,適配多版本 Python、PyTorch 和 CUDA,極大節省部署時間! 💡 背景介紹 FlashAttention 是由 DAO Labs 提出的一種高性能 atten…

openresty增加tcp端口轉發

openresty增加tcp端口轉發 1.配置文件nginx.conf 增加stream模塊 stream {include /etc/nginx/conf.d/stream/*.conf; }2.在nginx/conf/目錄下創建個stream文件夾 新增個10000.conf配置文件server {listen 10000;proxy_pass data_tcp; upstream data_tcp {server 10.10.10.2:10…

動態物體濾除算法

圖像層面:2D圖像分割反投影到3D點云濾除 基于分割 原理:通過2D語義分割(如DeepLab、Mask R-CNN)識別動態物體(車輛、行人),將分割結果反投影至3D點云中濾除。優化方向: 結合時序一致…

Redisson是如何實現分布式鎖的?

Redisson 如何實現分布式鎖?(核心原理與思考) Redisson 是一個功能強大的 Redis 客戶端,它提供了許多分布式對象和服務,其中就包括分布式鎖。Redisson 的分布式鎖是基于 Redis 的 Lua 腳本實現的,這保證了操…

Java 導出word 實現餅狀圖導出--可編輯數據

📊 支持圖表導出功能! 支持將 柱狀圖、折線圖 圖表以 Word 文檔格式導出,并保留圖例、坐標軸、顏色、數據標簽等完整信息。 如需使用該功能,請私聊我,備注 “導出柱狀圖 / 折線圖”。 生成的效果圖如下:示例…

AI大模型平臺

在科技浪潮迅猛推進的當下,AI大模型平臺宛如一顆璀璨的新星,強勢闖入大眾視野,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功能,深刻地變革著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每一處角落。從日常智能助手的貼心陪伴,到專業內容創作的靈感激發;…

C# Console App生成的 dll文件

在使用 dotnet 8.0 創建一個 C# console app后,執行完編譯操作,會發現除了生成可執行文件外,還生成一個 dll文件。 $ls ConsoleApp1 ConsoleApp1.dll ConsoleApp1.runtimeconfig.json ConsoleApp1.deps.json ConsoleApp1.pdb $ …

【AI】環境——深度學習cuda+pytorch配置

文章目錄關鍵組件及關系顯卡驅動GPU DriverCUDACUDA ToolkitcuDNNPytorch各組件版本選擇驅動程序CUDA查看驅動及CUDA的最大支持版本CUDA Toolkit選自定義安裝檢驗無法識別nvcccuDNNcondapip換源conda管理py包conda 換源查看列表、創建、克隆、激活、刪除conda包管理包安裝原則設…

觀眾信息設置與統計(視頻高級分析與統計功能)

Web播放器(POLYV-html5-player)支持設置觀眾信息參數,設置后在播放器上報的觀看日志中會附帶觀眾信息,這樣用戶就可以通過管理后臺的統計頁面或服務端API來查看特定觀眾的視頻觀看情況了。 一、觀眾信息設置 播放器設置觀眾信息參…

《數據庫》 MySQL庫表操作

1. SQL語句基礎 1.2 SQL簡介 SQL: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在關系型數據庫上執行數據操作、數據檢索以及數據維護的標準語言。使用SQL語句,程序員和數據庫管理員可以完成如下的任務 改變數據庫的結構 更改系統的安全設置…

DSP的基礎平臺搭建

1、CCS6.0的安裝安裝步驟這里就不說了,只談論最可能遇到的問題:可以看到為需要關閉防火墻和掃描;在這里將其都關閉,然后可以斷掉網絡,關閉聯想管家,可能還是會出現防火墻提示,但是可以安裝&…

下一代防火墻-終端安全防護

實驗設備1、 山石網科(hillstone)系列下一代防火墻(實訓平臺v1.0中hillstone設備)2、 三層交換機一臺(實訓平臺v1.0中cisco vios l2設備)3、 二層交換機一臺(實訓平臺v1.0中cisco iol switch設備…

Scala實現網頁數據采集示例

Scala 可以輕松實現簡單的數據采集任務,結合 Akka HTTP(高效HTTP客戶端)和 Jsoup(HTML解析庫)是常見方案。Scala因為受眾比較少,而且隨著這兩年python的熱門語言,更讓Scala不為人知,…

【IO復用】五種IO模型

文章目錄五種IO模型Linux設計哲學BIONIOAIOSIOIO多路復用五種IO模型 Linux設計哲學 在linux系統中,實際上所有的I/O設備都被抽象為了文件這個概念,一切皆文件,磁盤、網絡數據、終端,甚至進程間通信工具管道pipe等都被當做文件對…

FeatherScan v4.0 – 適用于Linux的全自動內網信息收集工具

前言 在平時滲透打靶的時候,經常要自己手工輸入命令,做各種基本的信息收集,非常的繁瑣,所以自研了一款工具,這款工具沒有接入AI,因為不合適,接入了AI的話在一些不能上網的環境下進行信息收集&a…

如何精準篩選優質SEO服務資源?

核心要點: 中小企業選擇SEO服務常陷困惑——效果難量化、承諾不透明、策略模糊化。本文剖析核心痛點,拆解技術合規性、策略透明度、行業經驗匹配度等關鍵篩選維度,提供一套清晰的評估路徑,助您在復雜市場中找到真正專業的合作伙伴…

在教育領域中,如何通過用戶ID跑馬燈來對視頻進行加密?

文章目錄前言一、什么是用戶跑馬燈二、用代碼如何實現用戶ID跑馬燈的功能三、如何通過用戶ID跑馬燈來對視頻進行加密?總結前言 在教育領域,優質視頻課程易遭非法傳播。為強化版權保護與責任追溯,引入基于用戶ID的跑馬燈水印技術成為有效手段…

MCP協議:AI時代的“萬能插座”如何重構IT生態與未來

MCP協議:AI時代的“萬能插座”如何重構IT生態與未來 在人工智能技術爆炸式發展的浪潮中,一個名為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 的技術協議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IT行業的底層邏輯。2024年11月由Anthropic首次發布,MCP在短…

同步,異步復位問題

1.同步復位的基本原理是,復位信號僅在時鐘的有效邊沿影響或重置觸發器的狀態。復位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使 ASIC 在仿真時進入已知狀態。由于復位樹的扇出較大,復位信號相對于時鐘周期可能成為 “晚到信號”。即使復位信號會通過復位緩沖樹進行緩沖&#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