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機構市場拓展戰略報告
前言:RWA代幣化的機構化浪潮與市場機遇
截至2025年6月,全球RWA(Real World Assets)鏈上規模突破240億美元,3年增長超380%,成為僅次于穩定幣的增速第二賽道。貝萊德、摩根大通等傳統巨頭已從實驗轉向實戰:
- 貝萊德通過BUIDL基金配置648.5億美元鏈上資產;
- 摩根大通在Onyx平臺完成代幣化汽車貸款結算;
- 香港發布《虛擬資產政策2.0》支持RWA跨境支付與綠色金融。
機構價值聚焦:RWA正從“概念驗證”步入“真實運營”階段,為技術輸出方提供千億級企業服務市場入口。
一、核心架構層:機構級基礎設施的三大基石
1.1 區塊鏈選型:合規與性能的平衡術
- 公有鏈+Layer2:螞蟻數科專為RWA打造的Jovay鏈(10萬TPS + 毫秒響應)支持跨境高并發交易,香港“跨境支付通”系統依托類似架構實現秒級匯款;
- 聯盟鏈主導國內場景:朗新集團新能源RWA項目采用國家級聯盟鏈,通過海南-香港數據跨境通道實現合規流通;
- 選型建議:向機構客戶強調“混合架構”價值——公有鏈處理跨境流動性,聯盟鏈滿足數據主權要求。
1.2 智能合約:合規嵌入式的自動化引擎
- 法律條款代碼化:浙商銀行區塊鏈票據平臺實現簽發、轉讓、兌付全流程自動合規;
- ESG賦能案例:上海樹圖研究院將4000個換電柜運營數據寫入合約,生成可審計綠色金融產品;
技術輸出關鍵點:為機構提供“智能合約+法律文本”雙輸出模式,降低合規風險。
1.3 數據存儲:跨境內外資產穿透式管理
通過物聯網+區塊鏈實現資產狀態動態上鏈,支撐朗新集團發行充電樁收益權數字資產。
二、中間件層:打通機構業務的三大樞紐
2.1 預言機:現實世界與鏈上價值的橋梁
- 機構痛點:傳統資產定價依賴中心化機構,存在數據黑箱;
- 解決方案:
- Chainlink“RWA跨鏈橋協議”接入多鏈能源資產;
- 螞蟻數科AIoT設備實時上傳充電樁運營數據,生成可信收益憑證;
客戶價值:為機構提供可審計的鏈下數據源,降低盡職調查成本30%以上。
2.2 合規身份系統:KYC/AML的鏈上重構
- 香港范式:監管沙盒內測試去中心化身份(DID),實現“選擇性披露”;
- 技術融合:京東穩定幣項目通過手機號完成跨境轉賬,后臺嵌入實時AML監測;
商務拓展提示:向金融機構強調“合規即服務”(Compliance-as-a-Service)能力。
2.3 跨鏈互操作性:流動性的核心引擎
- 機構剛需:歐洲央行與BIS合作批發結算系統,要求資產跨鏈自由流通;
- 技術方案對比:
協議 適用場景 代表客戶 IBC 主權鏈間結算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 Polkadot 企業資產交易所 EuroRWA醫療地產 LayerZero 穩定幣跨境支付 京東全球售
數據來源:Chainlink跨鏈協議、EuroRWA白皮書
三、跨境金融場景:RWA代幣化的爆發點
3.1 跨境支付:替代SWIFT的“中國方案”
-
效率對比:
| 渠道 | 耗時 | 成本 | 合規性 | |-------------|--------|-------|-------------| | 傳統SWIFT | 3-5天 | 1.2% | 需代理行審查 | | 數字人民幣橋 | 分鐘級 | 0.3% | 央行直連 | | RWA穩定幣 | 秒級 | 0.12% | 嵌入式監管 |
京東跨境結算成本下降90%,香港“跨境支付通”實現手機號秒級匯款
-
地緣戰略價值:78%央行采用中國“多邊數字貨幣橋”框架,規避美國《GENIUS法案》約束。
3.2 供應鏈金融:中小企融資新范式
- 朗新模式:充電樁收益權Token化 → 吸引國際私募認購 → 反哺中小運營商;
- 航運業案例:馬士基TradeLens平臺引入穩定幣,提單處理成本從25→2美元;
客戶提案話術:“通過RWA將應收賬款轉化為鏈上流動資產,盤活機構表外資產”。
四、企業級實施路徑:從沙盒到規模化
4.1 合規先行:監管沙盒驅動創新
- 香港Ensemble項目:朗新、螞蟻數科完成首單新能源RWA,獲金管局背書;
- 內地借鑒:推動“海南-香港”雙沙盒機制,打通數據跨境通道。
4.2 技術部署四步法
- 資產錨定:選擇高流動性資產(國債>房地產>藝術品);
- 合規映射:德林控股聯合Asseto開發符合香港穩定幣草案的證券化方案;
- 流動性設計:EuroRWA通過Polkadot對接DEX,解決機構退出痛點;
- 持續治理:部署AI風控系統實時監測儲備金比例。
4.3 收益模型設計
貝萊德BUIDL基金6個月管理費收入超6億美元
五、未來趨勢:2030年50萬億美元市場的關鍵布局
- 監管融合:德國、瑞士、阿聯酋推動證券代幣化法律互認;
- 資產擴展:碳信用、文化IP、大宗商品成下一階段焦點(EuroRWA醫療地產案例);
- 技術革命:AI+IoT實現資產自動估值,動態調整抵押率。
致機構客戶的行動建議:
- 短期:參與監管沙盒試點,獲取合規先發優勢;
- 中期:構建“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RWA場景;
- 長期:布局ESG資產代幣化,對接全球綠色資本。
報告核心結論:
RWA系統的勝負手已從技術可行性轉向“合規互操作性”。機構客戶應抓住三波紅利:
- 政策紅利:香港/海南沙盒加速合規資產上鏈;
- 流動性紅利:跨境支付通+數字人民幣橋重構清結算網絡;
- 溢價紅利:ESG資產通過Token化獲得國際綠色溢價。
最后結語:當德林控股、朗新集團、EuroRWA紛紛卡位RWA交易樞紐,傳統金融機構只有兩條路——成為流動性提供者,或被新范式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