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Seismic Unix
Seismic Unix(SU)是一個開源的地震數據處理軟件包,主要用于地震數據的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它由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的Center for Wave Phenomena開發,廣泛應用于學術研究和工業領域。SU提供了一系列命令行工具,支持從數據加載、處理到成像的全流程操作,適用于反射地震學、折射地震學以及其他地球物理應用。
該軟件包的核心優勢在于其模塊化設計,用戶可以通過組合不同的命令實現復雜的數據處理流程。SU支持多種數據格式,包括SEGY,并兼容Unix/Linux環境,便于集成到自動化腳本中。
在Seismic Unix中進行相速度分析
相速度分析是地震數據處理中的關鍵步驟,用于估計地震波在不同頻率下的傳播速度。在Seismic Unix中,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數據預處理
使用suwind
或sufilter
等工具對地震數據進行截取或濾波,確保分析目標區域的信號質量。例如:
sufilter < data.su f=5,10,40,50 amps=0,1,1,0 > filtered.su
頻率-速度譜計算
通過suphasevel
命令生成頻率-速度譜(FVS),該命令基于相位移動法或其他算法計算相速度。需指定速度范圍和頻率參數:
suphasevel < filtered.su nv=100 dv=10 fv=1000 > phasevel.su
結果可視化
使用suximage
或supsimage
查看生成的頻率-速度譜,調整參數以優化分析結果:
suximage < phasevel.su perc=99 title="Phase Velocity Spectrum"
參數優化
根據頻譜特征調整nv
(速度點數)、dv
(速度間隔)和fv
(最大頻率)等參數,確保分辨率與計算效率的平衡。
指令suphasevel介紹
suphasevel
是Seismic Unix中專門用于相速度分析的命令。其核心功能是通過計算頻率-速度譜(FVS)來估計地震波的頻散特性。以下是關鍵參數和使用說明:
主要參數
nv=100
:速度點數,控制速度軸的分辨率。dv=10
:速度間隔(單位:m/s),與nv
共同定義速度范圍(vmin
到vmax
)。fv=1000
:最大分析頻率(Hz),需根據數據采樣率和信號頻帶設置。
輸入輸出
輸入為SU格式的地震數據,輸出為頻率-速度譜,可直接用于可視化或后續分析。輸出數據包含振幅或相位信息,具體取決于算法選擇。
示例命令
suphasevel < input.su nv=150 dv=5 fv=500 verbose=1 > output.su
suphasevel <data.su fv=1500 dv=25 nv=400 |
suamp mode=amp |
suximage cmap=hsv2 perc=99 style=normal wbox=800 hbox=400 \label1="frequency (hz)" label2="Phase Velocity (km/s)" \title="Phase velocity dispersion"
調整仿真模型,這里簡單的調整反射層厚度,再次觀察頻散曲線。
可以看主頻的頻散有些許差異,但是諧波處存在明顯差異,嘗試進行成分分析。